APP下载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第15题-1.0分: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

A、 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 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E、 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答案:BCDE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10题-2.0分:垄断组织通过规定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获取垄断高额利润,是一种掠夺,但破坏了价值规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31e0-c0f5-18fb755e88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5题-1.0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其表现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0-f068-c0f5-18fb755e88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3题-3.0分:《西京杂记》记载:匡衡年轻的时候十分好学。他家里很贫困,买不起蜡烛,一到夜晚,屋里就漆黑一片。匡衡想读书,又没有亮光,怎么办呢?他见隔壁人家点着蜡烛,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微微透过洞口的烛光映在书上,就这样,他常常学到深夜。他们乡下有个大户人家,并不识字,却有很多藏书。匡衡听说了,就卷起铺盖上他家去做佣工。每天起五更睡半夜,却不要一个工钱。主人家很奇怪地问他要什么,他说:“只要能遍读你家的藏书,我就满足了。”主人很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匡衡就这样勤奋读书,后来成了西汉有名的学者,做过汉元帝的丞相。这则故事说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cbc0-c0f5-18fb755e88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3题-1.0分:判断一种观点是非对错的标准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18b0-c0f5-18fb755e88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4题-1.0分: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9558-c0f5-18fb755e881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0题-1.0分: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范畴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c3f0-c0f5-18fb755e88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2题-1.0分: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994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5题-1.0分: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3-f970-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4题-1.0分:实现整个社会形态质变的革命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74d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4题-3.0分:“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5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df48-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15题-1.0分: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含义是指()

A、 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 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E、 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答案:BCDE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第10题-2.0分:垄断组织通过规定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获取垄断高额利润,是一种掠夺,但破坏了价值规律。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31e0-c0f5-18fb755e88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1.0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其表现在()

A.  它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B.  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C.  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  它是形成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E.  物质决定意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0-f068-c0f5-18fb755e88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3.0分:《西京杂记》记载:匡衡年轻的时候十分好学。他家里很贫困,买不起蜡烛,一到夜晚,屋里就漆黑一片。匡衡想读书,又没有亮光,怎么办呢?他见隔壁人家点着蜡烛,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微微透过洞口的烛光映在书上,就这样,他常常学到深夜。他们乡下有个大户人家,并不识字,却有很多藏书。匡衡听说了,就卷起铺盖上他家去做佣工。每天起五更睡半夜,却不要一个工钱。主人家很奇怪地问他要什么,他说:“只要能遍读你家的藏书,我就满足了。”主人很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匡衡就这样勤奋读书,后来成了西汉有名的学者,做过汉元帝的丞相。这则故事说明

A.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根本对立的

B.  人们学习成才的决定的因素是内因

C.  在一定的条件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极其重要的

D.  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E.  环境和条件是人们学习成才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cbc0-c0f5-18fb755e88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1.0分:判断一种观点是非对错的标准是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  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效果定是非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18b0-c0f5-18fb755e88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1.0分: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认识是否同

A.  已被实践证实的理论相符合

B.  大多数人的主观愿望相符合

C.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D.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9558-c0f5-18fb755e881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1.0分: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范畴的有()

A.  工人阶级

B.  广大农民

C.  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

D.  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E.  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c3f0-c0f5-18fb755e88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1.0分: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折中主义的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994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1.0分: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3-f970-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1.0分:实现整个社会形态质变的革命是()

A.  产业革命

B.  技术革命

C.  思想革命

D.  社会革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74d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3.0分:“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5页。)

A.  真理具有相对性。

B.  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

D.  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中。

E.  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df48-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