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第24题-3.0分: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的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摘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这段话的含义是

A、 哲学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B、 自然界是无止境的,所以,自然界不可知

C、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E、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答案:ACE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33题-1.0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两个最基本阶级指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3-f970-c0f5-18fb755e88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3题-1.0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820-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6题-2.0分: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2a10-c0f5-18fb755e88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7题-1.0分: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7d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8题-1.0分: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8478-c0f5-18fb755e88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2题-3.0分:1、自1995年9月以来,在法国巴黎连续召开了4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大会每3年举办一次,每次都有几百甚至上千人参加。一些国际媒体对大会进行报道时用了这样一些言语:“马克思引起了轰动”,“马克思没有死”,“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新生”……近十几年来,俄国、法国、美国、英国等地召开过一系列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国际会议。这些情况反映了国际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3f0-c0f5-18fb755e881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题-1.0分: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0cf8-c0f5-18fb755e881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1题-1.0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3-edb8-c0f5-18fb755e88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4题-2.0分: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4180-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3题-3.0分: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早年和他手下一个叫张纸的宦官到白水槐沟河为张父祝寿,发现小孩子们用木杆挑着水面上的沤变物嬉闹,当他看到那沤变物一离开水面,迅即变干,用手摩擦,质地柔韧轻薄,可用来书写文字,第二天回到宫中,又用黑色颜料在每块沤变物上写了一个字,让皇帝察看,皇帝甚为高兴,就派蔡伦重返槐沟河,借居张纸家,到处拣麻、布、棉絮、树皮等一类沤物,挖池沤制,经打浆、搅混、沉淀、反复试验,终于制造出了理想的书写材料。在此之前,用过的麻、布、棉絮,还有树皮等被人们认为是无用的而被丢弃。此案例表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bc0-c0f5-18fb755e88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24题-3.0分: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的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摘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这段话的含义是

A、 哲学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B、 自然界是无止境的,所以,自然界不可知

C、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E、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答案:ACE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第33题-1.0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两个最基本阶级指的是

A.  无产阶级与农民阶级

B.  资产阶级与农民阶级

C.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

D.  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3-f970-c0f5-18fb755e88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1.0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A.  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  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  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D.  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820-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2.0分: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2a10-c0f5-18fb755e88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1.0分: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的用于生产的棉花属于

A.  不变资本

B.  固定资本

C.  可变资本

D.  流动资本

E.  预付资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7d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1.0分: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

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折中主义的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8478-c0f5-18fb755e88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3.0分:1、自1995年9月以来,在法国巴黎连续召开了4届“国际马克思大会”。大会每3年举办一次,每次都有几百甚至上千人参加。一些国际媒体对大会进行报道时用了这样一些言语:“马克思引起了轰动”,“马克思没有死”,“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新生”……近十几年来,俄国、法国、美国、英国等地召开过一系列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国际会议。这些情况反映了国际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些新的变化和趋势

A.  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学者预言的那样趋于消失

B.  马克思主义者在反思中实现自我超越

C.  马克思主义前途一片光明

D.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当代适用性

E.  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3f0-c0f5-18fb755e88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题-1.0分:下列各项属于感性认识基本形式的是

A.  感觉

B.  概念

C.  判断

D.  推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0cf8-c0f5-18fb755e881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1.0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决定人的本质的是

A.  人的社会属性

B.  人的生理结构

C.  人的心理状况

D.  人的自然属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3-edb8-c0f5-18fb755e88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2.0分: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4180-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3.0分: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早年和他手下一个叫张纸的宦官到白水槐沟河为张父祝寿,发现小孩子们用木杆挑着水面上的沤变物嬉闹,当他看到那沤变物一离开水面,迅即变干,用手摩擦,质地柔韧轻薄,可用来书写文字,第二天回到宫中,又用黑色颜料在每块沤变物上写了一个字,让皇帝察看,皇帝甚为高兴,就派蔡伦重返槐沟河,借居张纸家,到处拣麻、布、棉絮、树皮等一类沤物,挖池沤制,经打浆、搅混、沉淀、反复试验,终于制造出了理想的书写材料。在此之前,用过的麻、布、棉絮,还有树皮等被人们认为是无用的而被丢弃。此案例表明:

A.  认识的提高受实践的影响。

B.  客观对象的价值总是变化的。

C.  价值具有社会性。

D.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价值的发展。

E.  人的主观愿望推动着价值的发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bc0-c0f5-18fb755e88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