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第4题-1.0分:关于感性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B、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事物

C、 感性认识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

D、 感性认识可以认识到事物的外部联系

E、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答案:ABCDE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30题-1.0分: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b880-c0f5-18fb755e881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9题-1.0分跨国公司是由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a110-c0f5-18fb755e88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1题-1.0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问题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3-f588-c0f5-18fb755e88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8题-1.0分银行利润的来源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3020-c0f5-18fb755e881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8题-1.0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管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0140-c0f5-18fb755e88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9题-1.0分: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3-fd58-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4题-3.0分:“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辩证方法是唯一的、最高度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由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这段话可知,唯物辩证法的特征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eb00-c0f5-18fb755e88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3题-1.0分:实现整个社会形态质变的革命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3020-c0f5-18fb755e88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9题-1.0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要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个别资本增大的途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e330-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3题-3.0分:以下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自身限制的有关论述:“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相反。”(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积累的发展,竞争和信用——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也以同样的程度发展起来。”(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请回答:马克思论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本质和社会再生产周期性的观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2ee8-c0f5-18fb755e88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4题-1.0分:关于感性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B、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事物

C、 感性认识可以认识事物的现象

D、 感性认识可以认识到事物的外部联系

E、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答案:ABCDE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第30题-1.0分: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

A.  真理与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  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C.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D.  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b880-c0f5-18fb755e881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1.0分跨国公司是由

A.  联合国有关组织出资建立的

B.  一国或以一国的垄断组织为主建立的

C.  多个国家的最大垄断组织共同建立的

D.  发展中国家政府出资建立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a110-c0f5-18fb755e88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1.0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问题是

A.  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据

B.  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

C.  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据

D.  区分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根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3-f588-c0f5-18fb755e88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8题-1.0分银行利润的来源是

A.  银行资本家自有资本的平均利润

B.  银行雇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C.  生产部门的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D.  存贷款利息差额再减去经营银行的业务费用的余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3020-c0f5-18fb755e881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8题-1.0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管理

A.  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  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  使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0140-c0f5-18fb755e88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9题-1.0分: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A.  客观的物质世界

B.  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  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3-fd58-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3.0分:“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辩证方法是唯一的、最高度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由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这段话可知,唯物辩证法的特征是:

A.  唯物辩证法所了解的联系是以否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B.  除了“非此即彼”也承认“亦此亦彼”

C.  把世界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正确处理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  肯定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但并不否认它们之间的区别

E.  以唯物论为基础的科学思维方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eb00-c0f5-18fb755e88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1.0分:实现整个社会形态质变的革命是()

A.  产业革命

B.  技术革命

C.  思想革命

D.  社会革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3020-c0f5-18fb755e88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1.0分: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要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个别资本增大的途径是

A.  提高劳动生产率

B.  资本积聚

C.  资本集中

D.  银行贷款

E.  兼并小资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e330-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3.0分:以下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自身限制的有关论述:“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相反。”(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积累的发展,竞争和信用——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也以同样的程度发展起来。”(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请回答:马克思论述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本质和社会再生产周期性的观点是

A.  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和目的是为了追逐剩余价值。

B.  以竞争和信用为强大杠杆的生产集中,为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C.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的重要根源。

D.  资本的增殖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和终点,使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稳步运行。

E.  资本周期性贬值和投资,引发了生产过程的突然停滞和经济危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2ee8-c0f5-18fb755e88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