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第2题-2.0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21题-3.0分:近几年,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明显加强,国企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扎实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迈出新步伐,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截至2001年底,全国党的基层组织共有348.7万个,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7.1万个,是1997年的3倍。——摘自《瞭望》2002年第46期。请回答:如何正确认识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入党问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c3f0-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9题-2.0分: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基本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2a10-c0f5-18fb755e88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3题-3.0分: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早年和他手下一个叫张纸的宦官到白水槐沟河为张父祝寿,发现小孩子们用木杆挑着水面上的沤变物嬉闹,当他看到那沤变物一离开水面,迅即变干,用手摩擦,质地柔韧轻薄,可用来书写文字,第二天回到宫中,又用黑色颜料在每块沤变物上写了一个字,让皇帝察看,皇帝甚为高兴,就派蔡伦重返槐沟河,借居张纸家,到处拣麻、布、棉絮、树皮等一类沤物,挖池沤制,经打浆、搅混、沉淀、反复试验,终于制造出了理想的书写材料。在此之前,用过的麻、布、棉絮,还有树皮等被人们认为是无用的而被丢弃。此案例表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ac80-c0f5-18fb755e88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4题-1.0分: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f6b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0题-1.0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014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5题-1.0分: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的主体与客体能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依靠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a8e0-c0f5-18fb755e88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2题-1.0分: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念,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关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b498-c0f5-18fb755e88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0题-1.0分:“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ft运动员登ft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ft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9d28-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2题-1.0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091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9题-1.0分: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8d88-c0f5-18fb755e88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2题-2.0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第21题-3.0分:近几年,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明显加强,国企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扎实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迈出新步伐,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截至2001年底,全国党的基层组织共有348.7万个,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7.1万个,是1997年的3倍。——摘自《瞭望》2002年第46期。请回答:如何正确认识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入党问题?

A.  马克思主义政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但并不排斥那些虽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但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入党。

B.  吸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的具备了党员条件的人入党,并不影响党的先进性,反而能扩大党的队伍。

C.  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

D.  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加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E.  吸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的人入党会改变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c3f0-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2.0分: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基本形态是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2a10-c0f5-18fb755e88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3.0分: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早年和他手下一个叫张纸的宦官到白水槐沟河为张父祝寿,发现小孩子们用木杆挑着水面上的沤变物嬉闹,当他看到那沤变物一离开水面,迅即变干,用手摩擦,质地柔韧轻薄,可用来书写文字,第二天回到宫中,又用黑色颜料在每块沤变物上写了一个字,让皇帝察看,皇帝甚为高兴,就派蔡伦重返槐沟河,借居张纸家,到处拣麻、布、棉絮、树皮等一类沤物,挖池沤制,经打浆、搅混、沉淀、反复试验,终于制造出了理想的书写材料。在此之前,用过的麻、布、棉絮,还有树皮等被人们认为是无用的而被丢弃。此案例表明:

A.  认识的提高受实践的影响。

B.  客观对象的价值总是变化的。

C.  价值具有社会性。

D.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价值的发展。

E.  人的主观愿望推动着价值的发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ac80-c0f5-18fb755e88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1.0分: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

A.  历史发展有规律可循

B.  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

C.  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D.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E.  普通个人在历史中没有发挥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f6b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1.0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B.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  重点论和两点论

D.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014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5题-1.0分: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的主体与客体能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依靠的是

A.  认识工具

B.  精神媒介

C.  实践的中介系统

D.  社会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a8e0-c0f5-18fb755e88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1.0分:恩格斯指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念,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关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

A.  社会意识及其载体都是社会存在

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b498-c0f5-18fb755e88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1.0分:“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ft运动员登ft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ft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  它揭示了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B.  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

C.  它否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D.  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9d28-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2题-1.0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  工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  阶级斗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091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9题-1.0分: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是

A.  从概念到判断的过程

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  从判断到推理的过程

D.  从感觉到概念的过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8d88-c0f5-18fb755e88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