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搜索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6.王琳不知不觉就会唱许多流行歌曲。她的这种学习属于()

A、 发现学习

B、 替代学习

C、 内隐学习

D、 外显学习

答案:C

解析:解析:内隐学习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14.吴北即将高中毕业,他既想读国外的大学,又想读国内高校,迟迟不能做出选择,他的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467-eca8-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维果茨基认为评价人类发展应该从四个层面进行,除了微观、个体、社会历史之外,第四个层面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f6f7-a94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790-bf3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晓玲性格内向,平时不敢同老师讲话,遇到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求教。偶有一次,她向杨老师求教,杨老师耐心解答了问题,并对她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经过多次这样的教学交往,晓玲学会了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杨老师改变晓玲行为的方法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790-cae8-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在一次心理知识测试中,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学生们的答案涉及下列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7fb-320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618-a20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高三学生志强认为,做事应达到尽善尽美,因此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常常因偶尔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心理辅导教师通过纠正其不合理信念来调整他的情绪,该教师采用的合理辅导方法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fe6-c988-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李老师经常自觉的对自己的课程过程进行分析,进行全面深入的归纳与总结,以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李老师的做法是基于下列哪种专业发展方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985-f0b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f6f7-a56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李伟同学在上课前会对本节内容进行判断,如果认为自己能听懂老师讲述的知识,他就会认真听课,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种现象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640-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16.王琳不知不觉就会唱许多流行歌曲。她的这种学习属于()

A、 发现学习

B、 替代学习

C、 内隐学习

D、 外显学习

答案:C

解析:解析:内隐学习

分享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相关题目
14.吴北即将高中毕业,他既想读国外的大学,又想读国内高校,迟迟不能做出选择,他的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A.  双避型

B.  趋避型

C.  双趋型

D.  多重趋避型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志冲突,既想又想就是双趋冲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467-eca8-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维果茨基认为评价人类发展应该从四个层面进行,除了微观、个体、社会历史之外,第四个层面是()

A.  文化层面

B.  系统层面

C.  技术层面

D.  规范层面

解析:解析:维果茨基使用了发生学的分析方法,考察人的发展的起源和历史,他认为,对发展的分析涉及四种分析水平的相互交织:第一种分析水平是种族发生分析,即系统层面分析,种族发生分析将人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其标志是工具的使用,尤其是符号形式的心理工具;第二种分析水平是文化历史分析,即社会历史层面,关注特定文化和同一文化群体的实践在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与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所具有的过程是迥然不同的;第三种分析水平是个体发生分析,即个体层面,主要关注个体特征,如个体的生理或心理需求、年龄、气质等;第四种分析水平是微观发生学分析,即微观层面,关注个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真实的互动过程,同时考虑到个体、人际之间与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f6f7-a94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在教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A.  《普通教育学》

B.  《大教学论》

C.  《教育过程》

D.  《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解析: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明确提出发现学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790-bf3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晓玲性格内向,平时不敢同老师讲话,遇到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求教。偶有一次,她向杨老师求教,杨老师耐心解答了问题,并对她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经过多次这样的教学交往,晓玲学会了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杨老师改变晓玲行为的方法属于()

A.  强化法

B.  自控法

C.  脱敏法

D.  放松法

解析:解析:强化法是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本题中杨老师改变晓玲行为的方法属于强化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790-cae8-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在一次心理知识测试中,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学生们的答案涉及下列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A.  比特

B.  组块

C.  字节

D.  词组

解析:解析:短时记忆容量为5-9组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7fb-320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分科课程

D.  综合课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618-a20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高三学生志强认为,做事应达到尽善尽美,因此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常常因偶尔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心理辅导教师通过纠正其不合理信念来调整他的情绪,该教师采用的合理辅导方法是()。

A.  理性情绪疗法

B.  系统脱敏法

C.  阳强化反应

D.  来访者中心疗法

解析:解析:理性情绪理论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决定的,所以要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调整自己的情绪。题干中老师所用的方法正是理性情绪疗法,故选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fe6-c988-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李老师经常自觉的对自己的课程过程进行分析,进行全面深入的归纳与总结,以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李老师的做法是基于下列哪种专业发展方式?()

A.  教学实践

B.  教学研究

C.  自我发展

D.  教学反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985-f0b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A.  陶冶法

B.  示范法

C.  锻炼法

D.  说服法

解析:解析: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是学校的物环境,其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是陶冶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f6f7-a56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李伟同学在上课前会对本节内容进行判断,如果认为自己能听懂老师讲述的知识,他就会认真听课,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种现象是()。

A.  结果期待

B.  过程期待

C.  社会期待

D.  效能期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640-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