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刑法期末选择题复习
搜索
刑法期末选择题复习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关于刑法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将虐待罪的对象“家庭成员”解释为包括保姆在内,属于类推解释

B、B.根据体系解释,传播淫秽物品罪与传播性病罪中“传播”含义一致

C、C.将副乡长冒充市长招摇撞骗解释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违反文理解释

D、D.根据论理解释,倒卖文物罪中倒卖是指以牟利为目的,买入或者买出国家禁止经营文物

答案:AD

Scan me!
刑法期末选择题复习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关于因果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坐公交车的时候偷偷把睡着的乙手机微信零钱里的钱转走了, 为了避免被发现, 随手又将乙的手机拿走准备销毁。第二天甲后悔了, 没有销毁手机, 随即把手机卖了。甲成立何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丁某有精神病,丁之妻郭某系丁某监护人。一日, 二人到丁某父母家吃饭时,丁某和其父母争吵,拿起 菜刀欲将其父母砍死(实际未死),郭某未制止,未呼 救也未报警,而是关了门走了,丁某父母因流血休克 而亡,郭某事后还洗了丁某的血衣。事后证明,丁某 当时精神病发作没有责任能力。关于郭某,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的邻居乙家中着火,甲便冲入乙家救火。因火 势太大,甲无法将位于乙家中的婴儿丙(1 岁)带出, 甲便将丙从二楼窗户上扔下了。后甲自己从大火中 逃出,赶紧将被摔伤的丙送往医院,最终造成丙轻伤。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打算盗窃油气,便买了电钻等工具,趁晚上的时候向正在使用的油气管道上打孔,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谎称自己获得了政府许可并办了证件,让乙交给自己 6 万元后,乙便砍伐了森林的林木 30 立方米。关于甲的罪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宋某以杀人的故意对刘某实施砍杀, 致刘某重伤昏迷、生命垂危。此时, 宋某良心发现, 心生怜悯, 试图将刘某抱上车送往医院救治, 不料抱上车过程中脚下一滑, 两人同时摔倒在地, 刘某当场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关于共同犯罪和认识错误,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刑法期末选择题复习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刑法期末选择题复习

关于刑法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将虐待罪的对象“家庭成员”解释为包括保姆在内,属于类推解释

B、B.根据体系解释,传播淫秽物品罪与传播性病罪中“传播”含义一致

C、C.将副乡长冒充市长招摇撞骗解释为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违反文理解释

D、D.根据论理解释,倒卖文物罪中倒卖是指以牟利为目的,买入或者买出国家禁止经营文物

答案:AD

分享
Scan me!
刑法期末选择题复习
相关题目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A.甲诈骗被害人钱款到自己账户,乙事后知道后帮甲取现。乙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B. B.乙因涉嫌受贿被监察委留置,在留置期间脱逃,乙的行为不构成脱逃罪

C. C.甲非法集资 3 亿,乙明知该款系甲非法集资所得,还帮甲换汇并汇往境外,乙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 D.被执行人甲,以虚假诉讼的方式将财产转移给乙,以逃避执行,甲构成虚假诉讼罪和拒不执行判决罪想象竞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因果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A.甲醉酒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 同向行驶的乙突然超速撞到甲的车, 使在甲前面行驶的车被撞, 车里的人受重伤, 甲的驾车行为和车主受伤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B. B.甲、乙飙车竞速, 乙撞上了正常行驶的丙, 致丙重伤。丙的重伤结果和甲的飙车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C. C.甲抢夺了被害人徐某财物就跑, 被害人徐某紧追不舍, 甲在逃跑过程中跨越栏杆时, 过失将栏杆带倒了。 徐某追赶过来后, 撞向了被甲撞倒的栏杆, 身受重伤。甲的行为与徐某的重伤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D. D.甲盗窃后, 逃跑过程中过失推倒行人毛某, 导致毛某受伤。毛某的受伤结果与甲的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坐公交车的时候偷偷把睡着的乙手机微信零钱里的钱转走了, 为了避免被发现, 随手又将乙的手机拿走准备销毁。第二天甲后悔了, 没有销毁手机, 随即把手机卖了。甲成立何罪?

A. A.甲对微信零钱成立盗窃罪

B. B.甲转走微信零钱的行为成立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C. C.甲对手机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

D. D.甲对手机成立侵占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丁某有精神病,丁之妻郭某系丁某监护人。一日, 二人到丁某父母家吃饭时,丁某和其父母争吵,拿起 菜刀欲将其父母砍死(实际未死),郭某未制止,未呼 救也未报警,而是关了门走了,丁某父母因流血休克 而亡,郭某事后还洗了丁某的血衣。事后证明,丁某 当时精神病发作没有责任能力。关于郭某,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A.妻子郭某构成不作为犯的故意杀人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应数罪并罚

B. B.妻子郭某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C. C.如果认为丁某父母即使及时送医仍会死亡, 也不应认为死亡结果与妻子郭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无因果关系

D. D.妻子郭某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的邻居乙家中着火,甲便冲入乙家救火。因火 势太大,甲无法将位于乙家中的婴儿丙(1 岁)带出, 甲便将丙从二楼窗户上扔下了。后甲自己从大火中 逃出,赶紧将被摔伤的丙送往医院,最终造成丙轻伤。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

B. B.甲的行为在客观上都不属于犯罪行为,不需要通过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排除违法性事由将其从犯罪中排除出去,甲既不属于紧急避险,也不构成犯罪

C. C.甲的行为在客观上降低了丙的风险,不构成犯罪

D. D.甲的行为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打算盗窃油气,便买了电钻等工具,趁晚上的时候向正在使用的油气管道上打孔,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A.甲只构成盗窃罪

B. B.甲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C. C.即使甲没能盗窃到油气,仍需处罚甲

D. D.甲、乙事前无通谋,但乙明知是甲盗窃到的油气,仍帮助其销售,乙成立共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谎称自己获得了政府许可并办了证件,让乙交给自己 6 万元后,乙便砍伐了森林的林木 30 立方米。关于甲的罪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甲构成诈骗罪、盗伐林木罪、滥伐林木罪的竞合

B. B.甲构成诈骗罪的直接正犯和盗伐林木罪的间接正犯

C. C.甲应以诈骗罪与盗伐林木罪并罚

D. D.甲的行为应以诈骗罪与盗伐林木罪,择一重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贾某酗酒之后在公路上驾车行驶,将水泥地上的井盖等杂物撞飞致行人重伤,其醉酒行为与重伤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B. B.甲、乙发生口角,甲把瘦小的乙踢伤致乙心脏病发作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C. C.甲和乙是行政机关执法人员,扣留丙的过程中,丙中途以要上厕所为由而逃跑,甲、乙的过失行为(疏于管理)与丙的脱逃之间有因果关系

D. D.甲为了杀乙,在饭中下毒药,乙中毒,家人送乙去医院,途中偶遇丙驾驶车辆在道路上横冲直撞报复社会,乙被当场撞死,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宋某以杀人的故意对刘某实施砍杀, 致刘某重伤昏迷、生命垂危。此时, 宋某良心发现, 心生怜悯, 试图将刘某抱上车送往医院救治, 不料抱上车过程中脚下一滑, 两人同时摔倒在地, 刘某当场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宋某未能预料到刘某死亡的因果关系, 宋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 B.宋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试图救助的行为可以作为酌定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C. C.不论如何评价其犯罪形态, 宋某都应对刘某的死亡结果负刑事责任

D. D.宋某构成犯罪中止, 其中止行为导致死亡结果, 应当减轻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关于共同犯罪和认识错误,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A.乙对丙实施杀害行为后, 甲来到现场。 甲误以为乙已杀死丙, 帮助乙毁灭尸体, 将尸体投入江中。经鉴定, 丙系溺水身亡, 甲不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

B. B.甲误以为乙利用网络实施诈骗, 实施了帮助行为。 实际上, 乙利用网络传播淫秽视频。 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C. C.甲误以为乙正在对丙实施抢劫, 进而对乙实施了帮助行为, 实际上乙是对丙实施了敲诈勒索, 甲成立敲诈勒索共犯

D. D.甲误以为乙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而教唆乙杀人, 乙接受并实施了杀人行为, 但实际上, 乙无刑事责任能力。 甲不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460b-3108-c0f5-18fb755e881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