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铬不锈钢
B、 合金调制钢
C、 耐热钢
D、 耐磨钢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金属材料识别的问题,需要我们根据给出的元素(Cr,即铬)来判断其通常在哪种类型的钢材中应用。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铬不锈钢:虽然铬是不锈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用于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但“Cr”单独并不代表“铬不锈钢”这一类别,而是不锈钢中的一个组成元素。因此,这个选项过于宽泛,不够精确。
B. 合金调制钢:合金调制钢是指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如铬、镍、钼等)并进行热处理(如淬火和回火)来调整钢的力学性能的钢材。铬是这类钢材中常见的合金元素之一,用于提高钢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因此,“Cr”作为铬的代表,与合金调制钢的概念高度相关。
C. 耐热钢:耐热钢主要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工作,虽然铬可以提高钢的耐高温性能,但“Cr”并不特指耐热钢,因为耐热钢的定义更侧重于其使用环境和性能要求,而非单一元素。
D. 耐磨钢:耐磨钢主要用于需要抵抗磨损的场合,铬的加入可以提高钢的耐磨性,但同样,“Cr”并不等同于耐磨钢这一类别。
综上所述,考虑到“Cr”作为铬的代表,在金属材料中常作为合金元素添加,以改善钢材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等,特别是在合金调制钢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是B,“合金调制钢”。这个选项直接关联到铬作为合金元素在钢材调制过程中的应用。
A、 铬不锈钢
B、 合金调制钢
C、 耐热钢
D、 耐磨钢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金属材料识别的问题,需要我们根据给出的元素(Cr,即铬)来判断其通常在哪种类型的钢材中应用。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铬不锈钢:虽然铬是不锈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用于提高钢的耐腐蚀性能,但“Cr”单独并不代表“铬不锈钢”这一类别,而是不锈钢中的一个组成元素。因此,这个选项过于宽泛,不够精确。
B. 合金调制钢:合金调制钢是指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如铬、镍、钼等)并进行热处理(如淬火和回火)来调整钢的力学性能的钢材。铬是这类钢材中常见的合金元素之一,用于提高钢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因此,“Cr”作为铬的代表,与合金调制钢的概念高度相关。
C. 耐热钢:耐热钢主要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工作,虽然铬可以提高钢的耐高温性能,但“Cr”并不特指耐热钢,因为耐热钢的定义更侧重于其使用环境和性能要求,而非单一元素。
D. 耐磨钢:耐磨钢主要用于需要抵抗磨损的场合,铬的加入可以提高钢的耐磨性,但同样,“Cr”并不等同于耐磨钢这一类别。
综上所述,考虑到“Cr”作为铬的代表,在金属材料中常作为合金元素添加,以改善钢材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等,特别是在合金调制钢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是B,“合金调制钢”。这个选项直接关联到铬作为合金元素在钢材调制过程中的应用。
A. 127
B. 110
C. 74
D. 220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DF4C型内燃机车内启动发电机过压保护机制的理解。在内燃机车上,启动发电机不仅用于启动时提供动力,同时也可以作为发电机为机车上的电气系统供电,并给蓄电池充电。
题目中的关键点在于“过压保护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值”。过压保护是为了防止发电机输出电压过高而损坏用电设备或者造成其他电气系统的故障。
选项A:127V - 这是正确的答案。在DF4C型机车的设计中,当启动发电机电压上升到127伏特时,过压保护继电器会动作,以保护电路不受高电压的影响。
选项B:110V - 这个电压通常是列车上直流系统的标准工作电压,而不是过压保护触发的电压。
选项C:74V - 这个数值通常不会作为过压保护的触发点,因为它相对较低,可能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工作电压,但不是过压保护的动作电压。
选项D:220V - 这个电压在很多国家是家用交流电的标准电压,但对于机车上的直流系统来说,220V太高了,且不符合DF4C型机车过压保护的实际设计参数。
因此,正确答案是A,即127V。当启动发电机电压达到127伏特时,为了防止进一步的电压升高导致系统损坏,过压保护继电器将动作,使系统自动进入故障发电模式,从而保护机车电气系统。
A. 平面摩擦式
B. 橡胶堆
C. 高圆簧
D. 不用旁承
解析:解析这道题目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内燃机车中旁承的作用及其常见的类型。旁承是机车转向架中的一个重要部件,主要用于在垂直方向上传递载荷,并帮助保持转向架的横向稳定性。
现在,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平面摩擦式:这种旁承在过去的一些机车型号中有所使用,但它并不是DF4D准高速机车所采用的类型。平面摩擦式旁承通过摩擦来限制转向架的横向移动,但在高速和重载条件下,其性能可能受限。
B. 橡胶堆:橡胶堆旁承主要用于吸收振动和冲击,但在DF4D准高速机车的设计中,它并不是主要的旁承形式。橡胶堆旁承更多见于需要高度减震和缓冲的场合。
C. 高圆簧:在DF4D准高速机车中,旁承的设计确实采用了高圆簧结构。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有效传递垂直载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横向稳定性,适应高速运行的需求。因此,这个选项与题目描述相符。
D. 不用旁承: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所有机车转向架都需要某种形式的旁承来保持其稳定性和传递载荷。
综上所述,DF4D准高速机车的旁承采用的是高圆簧结构,因此正确答案是C。这个选项直接对应了机车的实际设计,并且符合高速运行对转向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要求。
A. 80
B. 100
C. 120
D. 200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柴油机启动过程中机油压力的理解。当柴油机启动时,需要确保机油系统能提供足够的压力来润滑发动机内部零件,以防止因缺油而导致的机械损坏。
解析如下:
A. 80 KPa:这个数值偏低,不足以保证所有关键部件都能得到有效的润滑。
B. 100 KPa:这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最低安全机油压力值,能够确保发动机在启动后各部件获得基本的润滑。
C. 120 KPa:虽然比100 KPa高,也能提供良好的润滑,但在启动瞬间达到这个压力并不是所有机型的必须要求。
D. 200 KPa:这个数值偏高,对于启动过程来说,并不是所有机型都需要这么高的机油压力。
正确答案是B,因为100 KPa是一个合适的机油压力值,它表明机油系统已经开始有效地工作,可以为发动机提供必要的润滑。选择这个答案是因为它代表了启动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即机油压力达到了一个安全且有效的水平。
A. (25±2)mm
B. (40±2)mm
C. (30±2)mm
D. (60±2)mm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DF4型机车车体与转向架构架间间隙标准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看题目中的各个选项:
A. (25±2)mm:这个选项的间隙值相对较小,不符合DF4型机车车体与转向架构架间的实际设计间隙。
B. (40±2)mm:虽然这个值比A选项大,但仍然不是DF4型机车的标准间隙。
C. (30±2)mm:这是DF4型机车车体与转向架构架间的标准间隙范围,符合机车的设计和制造要求。
D. (60±2)mm:这个间隙值过大,不符合DF4型机车的实际情况。
接下来,我们分析为什么选择C选项:
DF4型内燃机车作为一种常见的铁路机车,其车体与转向架构架间的间隙有严格的设计标准。这个间隙不仅关系到机车的运行稳定性,还影响到机车的安全性能和乘坐舒适度。因此,在机车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这个间隙值是被精确控制的。
根据DF4型机车的设计要求,车体与转向架构架间的两侧总自由间隙应控制在(30±2)mm的范围内。这个值既保证了机车的运行稳定性,又兼顾了其他性能指标。
综上所述,C选项(30±2)mm是正确答案。
A. 启动变速箱
B. 齿轮
C. 轴承
D. 尼龙绳
解析:解析如下:
题目考察的是DF4型内燃机车内辅助发电机的传动方式。DF4型机车是以柴油机为动力源的机车,其辅助发电系统对于保证机车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A. 启动变速箱:启动变速箱在内燃机车上是一个关键组件,它通常用于将柴油机的动力传递给各种辅助设备,包括辅助发电机。因此,这是一个合理的连接方式。
B. 齿轮:虽然齿轮可以传递动力,但在这种情况下,直接使用齿轮来连接柴油机-发电机组和辅助发电机并不常见,因为这样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灵活性或适应性。
C. 轴承:轴承是用来支撑轴并减少摩擦的部件,并不适合用来直接连接动力传输系统中的两个设备。
D. 尼龙绳:尼龙绳显然不合适,因为它不能有效地传递机械动力,尤其是在需要高扭矩和稳定性的内燃机车上。
正确答案是 A. 启动变速箱,因为启动变速箱能够有效地将柴油机的动力平稳地传递到辅助发电机上,同时还能提供必要的速比变化和其他辅助功能。
A. 主机油泵
B. 启动机油泵
C. 辅助机油泵
D. 双向机油泵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内燃机车机油循环系统的知识题。我们需要分析DF4型机车机油主循环管路的流程,并确定在哪个环节机油被加压后两路并联输出。
首先,我们来梳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题目描述的是DF4型机车机油主循环管路的流程。
机油从柴油机控制端下方的机座中抽出。
抽出的机油需要经过某个泵的加压后,分两路并联输出。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主机油泵:在内燃机车中,主机油泵是负责将机油从油底壳(或机座)中抽出,并加压后输送到机车的各个需要润滑和冷却的部件。这与题目中描述的“机油从柴油机控制端下方的机座中抽出,经某泵加压后两路并联输出”相吻合。
B. 启动机油泵:启动机油泵通常用于在柴油机启动前或启动过程中提供初始的机油压力,以确保柴油机各部件在启动前得到充分润滑。它不是主循环管路中的关键加压泵,因此不符合题意。
C. 辅助机油泵:辅助机油泵在内燃机车中可能用于特定的辅助循环或备用,但通常不是主循环管路中的加压泵。因此,这个选项也不符合题意。
D. 双向机油泵:内燃机车中并不常见“双向机油泵”这一术语,且题目描述的是机油的加压和分配过程,与泵的“双向”特性无关。因此,这个选项显然不是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主机油泵是DF4型机车机油主循环管路中负责将机油从机座中抽出并加压后两路并联输出的关键部件。因此,正确答案是A:主机油泵。
A. 他励
B. 串励
C. 复励
D. 并励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内燃机车上用于启动柴油机的电动机工作原理。
解析如下:
A. 他励(Separately Excited):这种类型的电机其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是分开供电的。在启动过程中,这种方式并不常见,因为它需要额外的电源来激励磁场。
B. 串励(Series Wound):在这种类型的电机中,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连接,电流同时流过这两个绕组。串励电机具有很大的启动转矩,适合于需要大启动力矩的应用场景,如机车启动。
C. 复励(Shunt and Series Wound):这种类型的电机既有并联的励磁绕组也有串联的励磁绕组,可以提供稳定的转速和较大的启动转矩。但是,在启动柴油机的过程中,并不需要这么复杂的励磁方式。
D. 并励(Shunt Wound):在这种类型中,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并联连接,主要提供恒定速度,适用于负载变化不大且需要恒速的工作环境。
正确答案是B,串励。因为在启动柴油机的过程中,需要一个非常大的初始转矩来克服静止状态下的阻力,而串励电机正好能够提供这种高启动转矩,因此它是最合适的选择。
A. 8号
B. 7号
C. 6号
D. 5号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DF4型内燃机车在特定操作条件下的电气控制逻辑。DF4型机车在操作主手柄时,会触发一系列的电气信号来控制柴油机的转速。具体来说,题目描述的是当主手柄在前三位(0、1、降)时,某个触头的断开会导致驱动器发出降速脉冲,从而降低柴油机转速。
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
A. 8号:在DF4型机车的控制逻辑中,当主手柄处于0、1、降位时,8号触头会断开。这个触头的断开是引发调速震荡器发出降速脉冲的关键,进而通过步进电动机等机械结构使柴油机转速下降。这个选项与题目描述的控制逻辑相符。
B. 7号:题目中并未提及7号触头在主手柄前三位时的具体状态或作用,因此不能确定为正确答案。
C. 6号:同样,题目中也未明确6号触头与主手柄前三位操作的关系,故不是正确答案。
D. 5号:5号触头在题目描述的场景中并未被提及,因此可以排除。
综上所述,当DF4型机车主手柄在前三位(0、1、降)时,8号触头会断开,这是导致柴油机转速下降的关键步骤。因此,正确答案是A。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解析: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DF4型内燃机车空气滤清系统的了解。
选项A(一):错误。单级空气滤清系统无法满足内燃机车在复杂环境下的工作需求。
选项B(二):正确。DF4型内燃机车通常装备两级空气滤清系统,第一级用于粗滤,去除大颗粒杂质;第二级进行细滤,确保进入发动机的空气质量,提高发动机效率和寿命。
选项C(三):错误。尽管更复杂的多级滤清系统可以提供更好的过滤效果,但对于DF4型内燃机车来说,并未采用三级系统。
选项D(四):错误。同理,四级系统过于复杂且成本较高,不是DF4型内燃机车的标准配置。
因此,正确的答案是B(二)。
A. 固定
B. 活动
C. 不受力
D. 润滑
解析:在这道关于DF7C型机车旁承装置作用的题目中,我们需要理解旁承装置在机车结构中的具体功能和作用。
首先,我们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固定:这个选项与旁承装置的实际作用不符。旁承装置并不是用来固定机车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相对位置的,而是允许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对运动,以适应机车运行时的各种工况。
B. 活动:这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旁承装置的作用。旁承装置作为机车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活动关节,能够允许两者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产生一定的相对位移,从而减小机车运行时的振动和冲击,提高机车的运行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
C. 不受力: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旁承装置在机车运行过程中需要承受来自车体和转向架的各种力和力矩,以保证机车的稳定运行。
D. 润滑:虽然润滑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维护措施,但旁承装置的主要作用并不是润滑。润滑只是保持旁承装置良好工作状态的一个方面,而非其主要功能。
综上所述,DF7C型机车旁承装置作为机车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活动关节,其主要作用是允许两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以适应机车运行时的各种工况。因此,正确答案是B.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