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直齿圆柱齿轮装配后出现接触斑点单面偏接触,不一定是由于两尺轮轴不平行造成的。可能是装配过程中其他因素引起的,比如齿轮轴承安装不当、齿轮啮合间隙过大等。因此,不能简单地将问题归因于轮轴不平行。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仔细检查各个可能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进行调整。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直齿圆柱齿轮装配后出现接触斑点单面偏接触,不一定是由于两尺轮轴不平行造成的。可能是装配过程中其他因素引起的,比如齿轮轴承安装不当、齿轮啮合间隙过大等。因此,不能简单地将问题归因于轮轴不平行。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仔细检查各个可能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进行调整。
A. 前进运动
B. 锉刀绕工件圆弧中心的转动
C. 前进运动和锉刀绕工件圆弧中心的转动
D. 前进运动和随圆弧面向左或向右移动
解析:锉削外圆弧面采用的是板锉,需要进行前进运动和锉刀绕工件圆弧中心的转动。在锉削外圆弧面时,锉刀需要随着圆弧面向左或向右移动,以保持锉削的均匀性和效果。因此,完成这个运动需要前进运动和锉刀绕工件圆弧中心的转动。所以答案是C.
A. 金体
B. 铁素体
C. 珠光体
D. 卡式体
解析:碳溶解在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是铁素体。铁素体是由α—Fe和溶解在其中的C组成的固溶体,是钢中最基本的组织。
A. 弯曲变形
B. 扭曲变形
C. 弯扭同时进行
D. 不分先后
解析:当角钢既有弯曲变形又有扭曲变形时,一般应先矫正扭曲变形。因为扭曲变形会对材料的内部结构造成更大的影响,如果不先处理扭曲变形,再处理弯曲变形可能会导致材料的进一步损坏。因此,为了保证修复效果,应该先处理扭曲变形。
A. 40°
B. 20°
C. 30°
D. 15°
解析:蜗杆的齿形角是指蜗杆螺旋线与蜗杆轴线的夹角,通常为20°。蜗杆是一种常用的传动元件,用于实现大扭矩、低速比的传动。掌握蜗杆的齿形角对于正确安装和使用蜗杆传动装置至关重要。
A. 28m/min
B. 0.9m/min
C. 5.2m/min
D. 44m/min
解析: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切削速度V=π×D×n/1000,其中V为切削速度,D为刀具直径,n为主轴转速。代入题目数据可得V=π×8×1100/1000=28m/min。因此,切削速度为28m/min,所以答案为A。
A. 0.01
B. 11
C. 0.9
D. 1.7
解析:研磨的工序余量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来计算的,是指在研磨过程中留下的额外材料,用来确保最终工件达到精确的尺寸要求。在这道题中,余量为0.01mm,表示在研磨过程中需要保留0.01mm的额外材料。这个数值非常小,但在精密加工中却非常重要。
A. 碳化钨
B. 碳化物
C. 氮化钨
D. 碳化铌
解析:硬质合金是一种常用于刀具、钻头等工具的材料,由碳化钨、碳化钛粉末和钴作黏结剂组成。碳化钨是硬质合金的主要成分,能够提供硬度和耐磨性;碳化钛粉末可以改善合金的性能;而钴作为黏结剂能够提高合金的韧性。通过高压成型和高温煅烧,硬质合金可以获得优良的物理性能。因此,正确答案是A. 碳化钨。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在采用分组互换法装配时,公差放大倍数等于分组数,这是因为分组互换法是一种用于装配零部件的方法,通过将零部件分成若干组,然后在组内进行互换,以达到最优的装配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公差会被放大,放大倍数就等于分组数。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将零部件分成3组进行互换,那么公差放大倍数就是3倍。
A. 摩擦力
B. 张紧力
C. 拉力
D. 圆周力
解析:V带传动机构是一种常见的传动方式,通过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摩擦力是带传动机构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保证了带与带轮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实现传动效果。在V带传动机构中,张紧力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它可以保证带在传动过程中不会打滑。因此,正确答案是A. 摩擦力。
A. 切削力
B. 惯性力
C. 夹紧力
D. 传动力
解析:在加工过程中,因高速旋转的不平衡的工件所产生的惯性力会使机床工艺系统产生动态误差。这种误差会影响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机床损坏。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工件的平衡性,避免不平衡产生的惯性力对加工质量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