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木门窗施工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找规矩弹线→安装门窗框→门窗框嵌缝→安装门窗扇→安装五金(玻璃)→成品保护
B、 门窗安装前,应在离楼地面900mm高的墙面上测弹一条水平控制线
C、 外门窗一般采用与墙面抹灰相同的砂浆将门窗框与洞口的缝隙塞实
D、 安装门窗扇时,将扇放入框中试装合格后,按扇高的1/10~1/14,在框上按合页大小画线,并剔出合页槽,槽深一定要与合页厚度相适应,槽底要平
答案:A
解析:题目解析: 这道题考察木门窗施工工艺。选项A中给出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了找规矩弹线、安装门窗框、门窗框嵌缝、安装门窗扇、安装五金(玻璃)、成品保护,这是木门窗施工的正确流程。其他选项中的说法不正确或者不完整。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
A、 木门窗施工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找规矩弹线→安装门窗框→门窗框嵌缝→安装门窗扇→安装五金(玻璃)→成品保护
B、 门窗安装前,应在离楼地面900mm高的墙面上测弹一条水平控制线
C、 外门窗一般采用与墙面抹灰相同的砂浆将门窗框与洞口的缝隙塞实
D、 安装门窗扇时,将扇放入框中试装合格后,按扇高的1/10~1/14,在框上按合页大小画线,并剔出合页槽,槽深一定要与合页厚度相适应,槽底要平
答案:A
解析:题目解析: 这道题考察木门窗施工工艺。选项A中给出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了找规矩弹线、安装门窗框、门窗框嵌缝、安装门窗扇、安装五金(玻璃)、成品保护,这是木门窗施工的正确流程。其他选项中的说法不正确或者不完整。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
A. 对表面光滑的基层进行“毛化处理”时,常在浇水湿润后,用1:2水泥细砂浆喷洒墙面
B. 与人、物经常接触的阳角部位,不论设计有无规定,都需要做护角,并用水泥浆捋出小圆角
C. 底层灰六七成干(用手指按压有指印但不软)时即可抹中层灰。操作时一般按自上而下、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
D. 阳角护角无设计要求时,采用1:2水泥砂浆做暗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解析:题目解析: 这道题涉及一般抹灰工程施工要点。选项B、C和D都是正确的抹灰工程施工要点,符合实际情况。然而,选项A是错误的,因为在对表面光滑的基层进行"毛化处理"时,通常使用的是1:3水泥砂浆,而不是1:2水泥细砂浆喷洒墙面。因此,选项A是错误答案。
A. 根据地面标筋铺找平层,找平层起到控制标高和粘结面层的作用
B. 按设计要求用1:1~l:3干硬性水泥砂浆,在地面均匀铺一层厚度为20~30mm的干硬性水泥砂浆
C. 空铺式一般用于平房、底层房屋或较潮湿地面以及地面敷设管道需要将木地板架空等情况
D. 搁栅式实铺木地板的施工工艺流程为:基层处理一安装木搁栅一钉毛地板一弹线、铺钉硬木地板、钉踢脚板一刨光、打磨一油漆
解析:题目解析 答案选B。其他选项中的说法在石材和木地板楼地面铺设施工中都是正确的,而B选项中提到的用1:11:3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在地面均匀铺一层厚度为2030mm的做法是错误的。通常情况下,石材和木地板的地面铺设施工并不需要这样的厚度和配比的水泥砂浆。
A. 湿贴法主要适用于地砖尺寸在500mm×500mm以下的小地砖的铺贴
B. 于贴法应首先在地面上用1:2的干硬性水泥砂浆铺一层厚度为20~50mm的垫层
C. 铺贴前应先进行试拼,试拼后按顺序排列,编号,浸水备用
D. 铺完砖24h后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解析:题目解析 答案选C。试拼、按顺序排列和编号是陶瓷地砖铺贴前的常规步骤。这些步骤有助于确保铺贴的顺序正确、整齐,并且能够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其他选项中的说法都是不准确的。湿贴法主要适用于大地砖尺寸,而不是小地砖尺寸;垫层的厚度范围通常是20~50mm,并不是固定的;铺完砖后的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14天。
A. 在现浇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垫层、找平层上做水泥砂浆地面面层时,其抗压强度达到1.2MPa,才能铺设面层
B. 地面抹灰前,应先在四周墙上1200mm处弹出一道水平基准线,作为确定水泥砂浆面层标高的依据
C. 铺抹水泥砂浆面层前,先将基层浇水湿润,刷一道素水泥浆结合层,并随刷随抹
D. 水泥砂浆面层施工完毕后,要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必要时可蓄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强度等级应不小于15MPa
解析:题目解析 答案选B。在水泥砂浆地面施工中,确定水泥砂浆面层标高的依据通常是在四周墙上弹出一道水平基准线,而不是在地面上。其他选项中的说法都是正确的。水泥砂浆地面面层的抗压强度要求为1.2MPa以上;在铺抹水泥砂浆面层前,需要先浇水湿润基层,并刷一道素水泥浆结合层;水泥砂浆面层施工后需要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强度等级应不小于15MPa。
A. 防水涂料防水层属于柔性防水层
B. 一般采用外防外涂和外防内涂施工方法
C. 其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一保护层施工一防水层施工一质量检查
D. 找平层有水泥砂浆找平层、沥青砂浆找平层、细石混凝土找平层三种
解析:题目解析:选项C是错误的。施工工艺流程应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保护层施工→质量检查。找平层是在施工之前进行的,用于修平基层的不平整部分,而保护层是在防水层之上进行的,用于保护防水层不受外力破坏。
A. 施工工艺流程为:找平层施工一防水层施工一质量检查
B. 当施工采用抹压法时,先在基层涂刷一层1:0.4的水泥浆,随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每层厚度为10~15mm,总厚度不小于30mm
C. 氯化铁防水砂浆施工时,底层防水砂浆抹完12h后,抹压面层防水砂浆,其厚13mm分两遍抹压
D. 防水层施工时的环境温度为5~35℃
解析:题目解析:选项B是错误的。施工工艺流程应为找平层施工→防水层施工→质量检查。抹压法施工时,应先在基层涂刷一层水泥浆,然后直接铺抹防水砂浆,而不是分层铺抹。
A. 钢筋的连接可分为绑扎连接、焊接和机械连接三种
B. 在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设长度不应小于300mm,纵向受压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
C. 钢筋机械连接有钢筋套筒挤压连接、钢筋锥螺纹套筒连接、钢筋镦粗直螺纹套筒连接、钢筋滚压直螺纹套筒连接
D. 当受拉钢筋的直径d>22mm及受压钢筋的直径d>25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解析:题目解析:选项D是错误的。当受拉钢筋的直径大于22mm或受压钢筋的直径大于25mm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这是因为直径较大的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受力性能较差,容易出现负偏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的方法来连接钢筋。
A. 常见模板的种类有组合式模板、工具式模板两大类
B. 爬升模板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竖向(或倾斜)结构
C. 飞模适用于小开间、小柱网、小进深的钢筋混凝土楼盖施工
D. 组合式模板可事先按设计要求组拼成梁、柱、墙、楼板的大型模板,整体吊装就位,也可采用散支散拆方法
A. 灰缝厚度宜为15mm
B. 灰缝要求横平竖直,水平灰缝应饱满,竖缝采用挤浆和加浆方法,允许用水冲洗清理灌缝
C. 在墙体底部,在砌第一皮加气砖前,应用实心砖砌筑,其高度宜不小于200mm
D. 与梁的接触处待加气砖砌完14d后采用灰砂砖斜砌顶紧
A. 毛石料和粗石料砌体的灰缝厚度不宜大于lOmm,细石料砌体的灰缝厚度不宜小于10mm
B. 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试排撂底→砌筑毛石(同时搅拌砂浆)→勾缝→检验评定
C. 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在转角处及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如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斜槎
D. 毛石挡土墙一般按3~4皮为一个分层高度砌筑,每砌一个分层高度应找平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