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搜索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2.泡沫不能用于扑救( )火灾。

A、 塑料

B、 汽油

C、 煤油

D、 金属钠

答案:D

解析: 答案选择D,即"金属钠"。泡沫不能用于扑救金属钠火灾。金属钠与水反应剧烈,会产生氢气等易燃物质,泡沫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有效扑灭火源,反而可能加剧火势或引发爆炸。因此,在金属钠火灾发生时,应采用其他适合的灭火方法。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62.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不可通过( )渠道逃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dcf8-c01a-f42a4a1e97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2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90b8-c01a-f42a4a1e97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9728-c01a-f42a4a1e97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7、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9-3f68-c01a-f42a4a1e97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31.起吊物料时,除非起重机操作员的视线不受阻,否则应有甚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8-fd00-c01a-f42a4a1e97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 )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93e8-c01a-f42a4a1e972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1、《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禁止招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d320-c01a-f42a4a1e971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置( )装置,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d650-c01a-f42a4a1e97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7.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扑救。(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b7c8-c01a-f42a4a1e972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单选题燃烧的三要素不包括(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cdd8-c01a-f42a4a1e97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32.泡沫不能用于扑救( )火灾。

A、 塑料

B、 汽油

C、 煤油

D、 金属钠

答案:D

解析: 答案选择D,即"金属钠"。泡沫不能用于扑救金属钠火灾。金属钠与水反应剧烈,会产生氢气等易燃物质,泡沫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有效扑灭火源,反而可能加剧火势或引发爆炸。因此,在金属钠火灾发生时,应采用其他适合的灭火方法。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相关题目
62.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不可通过( )渠道逃生。

A.  疏散楼梯

B.  普通电梯

C.  跳楼

D.  货梯

解析: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不可通过( )渠道逃生。 A. 疏散楼梯 B. 普通电梯 C. 跳楼 D. 货梯 答案: C 解析:答案选择C,即跳楼。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跳楼不是逃生的安全方式。正确的逃生方式是通过疏散楼梯进行逃生,因为疏散楼梯被设计为火灾发生时的安全通道。普通电梯在火灾时通常不能正常使用,而货梯通常不是供人员逃生使用的。因此,在给定的选项中,跳楼是不可行的逃生方式,是正确的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dcf8-c01a-f42a4a1e97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2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A.  对

B.  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90b8-c01a-f42a4a1e97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A.  财产第一

B.  安全第一

C.  效率第一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安全发展理念,其中弘扬生命至上的思想。这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保护生命安全应该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其他因素如财产或效率都应该放在生命安全之后。因此,正确答案是"安全第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9728-c01a-f42a4a1e97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7、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 )。

A.  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

B.  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

C.  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

解析: 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该选择用布料直接包裹(选项B),制止出血。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选项A)可能会延迟处理时间,导致血液继续流失,而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选项C)则不能有效地制止出血。直接用布料包裹可以对伤口施加压力,帮助止血,并防止进一步感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9-3f68-c01a-f42a4a1e97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31.起吊物料时,除非起重机操作员的视线不受阻,否则应有甚么?

A.  安装超重警告器

B.  安全主任在场监工

C.  讯号员的指导配合

解析:起吊物料时,除非起重机操作员的视线不受阻,否则应有什么? 答案:C. 讯号员的指导配合 解析:在起吊物料时,操作员的视线可能会受到阻碍,因此需要讯号员的指导配合。讯号员可以站在操作员能够看到的位置,通过手势或信号灯等方式向操作员传达起重机的移动和停止指令,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8-fd00-c01a-f42a4a1e97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 )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阶段。

A.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C.  《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

解析:( )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阶段。A. 《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C. 《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 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所述,我们需要确定哪个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阶段。选项A《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选项C《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并未提到法制化管理,因此不是正确答案。只有选项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是一个法律法规,其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阶段。因此,正确答案是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93e8-c01a-f42a4a1e972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1、《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禁止招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d320-c01a-f42a4a1e971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置( )装置,保证处于适用状态。

A.  通信、报警

B.  通风、防爆

C.  通风、报警

解析: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在其作业场所置(A)通信、报警装置,保证处于适用状态。这是因为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可能存在安全风险,为了及时应对紧急情况,作业场所需要配备通信装置以便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同时也需要报警装置以便触发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的有效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d650-c01a-f42a4a1e97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扑救。(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b7c8-c01a-f42a4a1e972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单选题燃烧的三要素不包括( )

A.  可燃物

B.  点火源

C.  灭火削

解析:题目解析 燃烧的三要素是指可燃物、点火源和氧气(或氧化剂)。在这三个要素齐全的情况下,燃烧反应才能进行。选项A提到了可燃物,选项B提到了点火源,而选项C是灭火削,不属于燃烧的三要素之一。因此,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cdd8-c01a-f42a4a1e97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