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搜索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88.下面这个安全标志表示什么意思?圆形、蓝色底上画了一个白色的戴着眼镜的人头。

A、 注意碎屑飞溅伤害眼睛

B、 禁止戴眼镜作业

C、 必须戴防护眼镜

答案:C

解析:安全标志是圆形、蓝色底上画了一个白色的戴着眼镜的人头。答案为C. 必须戴防护眼镜。这是因为标志中的眼镜表示需要戴眼镜来保护眼睛,而蓝色底色通常用于表示安全标志。因此,这个标志告诉人们在特定区域或工作场所中必须佩戴防护眼镜,以保护眼睛免受潜在的碎屑飞溅伤害。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25.烃露点是指气体在一定压力条件下析出第一滴液态烃时的温度,进入输气管道的气体烃露点应(),且应每月测定一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e930-c01a-f42a4a1e97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遭遇火险正确脱险方法有下面哪几条?(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2-fb70-c01a-f42a4a1e97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发生火灾时,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最直接的做法应当(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ec98-c01a-f42a4a1e97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7、对违法企业实施吊销或者撤销生产许可证前,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可以暂扣生产许可证,暂扣生产许可证期限为3个月(产品检验机构检测时间除外)。(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c380-c01a-f42a4a1e97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9.根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理念,转变重救灾轻减灾思想,将( )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国家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bee0-c01a-f42a4a1e97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判断夏季高温季节装运易燃液体时,应按有关部门和当地规定的作业时间进行作业,确保安全。(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663-17a8-c01a-f42a4a1e97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判断、发生火灾时,应坐电梯快速逃生。(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663-1f78-c01a-f42a4a1e972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 )次,其中有感地震约( )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0ef8-c01a-f42a4a1e97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43/312判断题《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663-0fd8-c01a-f42a4a1e97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应急救援人员在控制事故发展的同时,应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和组织群众撤离、疏散,消除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各种隐患。(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663-1f78-c01a-f42a4a1e972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88.下面这个安全标志表示什么意思?圆形、蓝色底上画了一个白色的戴着眼镜的人头。

A、 注意碎屑飞溅伤害眼睛

B、 禁止戴眼镜作业

C、 必须戴防护眼镜

答案:C

解析:安全标志是圆形、蓝色底上画了一个白色的戴着眼镜的人头。答案为C. 必须戴防护眼镜。这是因为标志中的眼镜表示需要戴眼镜来保护眼睛,而蓝色底色通常用于表示安全标志。因此,这个标志告诉人们在特定区域或工作场所中必须佩戴防护眼镜,以保护眼睛免受潜在的碎屑飞溅伤害。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相关题目
25.烃露点是指气体在一定压力条件下析出第一滴液态烃时的温度,进入输气管道的气体烃露点应(),且应每月测定一次。

A.  比输送条件下最低环境温度低10℃

B.  低于或等于最低环境温度

C.  比输送条件下最低环境温度低5℃

解析:烃露点是指气体在一定压力条件下析出第一滴液态烃时的温度,进入输气管道的气体烃露点应低于或等于最低环境温度,且应每月测定一次。答案选择B,即低于或等于最低环境温度。烃露点温度是指气体中的烃开始冷凝成液态烃的温度。为了避免烃在管道中凝结和形成液态烃,烃露点温度应该低于或等于最低环境温度,以确保气体保持干燥。每月测定烃露点温度是为了监测管道中烃的含量,以保证安全运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e930-c01a-f42a4a1e97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遭遇火险正确脱险方法有下面哪几条?( )

A.  用湿毛巾掩住口鼻,从安全通道匍匐前进

B.  披上浸湿的衣物,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C.  用床单、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从楼上小心滑下

D.  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

解析:遭遇火险时的正确脱险方法有几条。选项A建议用湿毛巾掩住口鼻,从安全通道匍匐前进,这可以减少吸入有毒烟雾的风险。选项B建议披上浸湿的衣物,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这有助于保护身体免受火焰和烟雾的伤害。选项C建议使用自制简易救生绳从楼上小心滑下,这可以作为一种紧急逃生的方法。选项D建议身上着火时,可以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这是一种常见的灭火方法。因此,答案ABCD包括了在遭遇火险时应采取的正确脱险方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2-fb70-c01a-f42a4a1e97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发生火灾时,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最直接的做法应当( )。

A.  大声呼救

B.  强行逃生

C.  退居室内,关闭门窗

解析:发生火灾时,如各种逃生的路线被切断,最直接的做法应当退居室内,关闭门窗(答案C)。这是因为在火灾发生时,烟雾和火势可能使得外部逃生通道不安全或无法通过。退居室内,并关闭门窗可以阻止烟雾和火势进入,同时可以等待救援或者寻找其他安全的逃生路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ec98-c01a-f42a4a1e97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对违法企业实施吊销或者撤销生产许可证前,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可以暂扣生产许可证,暂扣生产许可证期限为3个月(产品检验机构检测时间除外)。(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对违法企业实施吊销或者撤销生产许可证前,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可以暂扣生产许可证,暂扣生产许可证期限为3个月(产品检验机构检测时间除外)。(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该题的答案是错误(B)。根据题目描述,在对违法企业实施吊销或者撤销生产许可证之前,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可以暂扣生产许可证。然而,题目中给出的暂扣生产许可证期限为3个月的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暂扣生产许可证的期限是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的,并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因此,选择错误答案(B)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c380-c01a-f42a4a1e97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9.根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理念,转变重救灾轻减灾思想,将( )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国家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A.  事故救援

B.  灾害预防

C.  防灾减灾救灾

解析:的答案是C。根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需要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理念,转变重救灾轻减灾思想,并将防灾减灾救灾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国家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它准确地表达了将防灾减灾救灾纳入规划的要求。选项A中的事故救援是在灾害已经发生后的应急行动,不是防灾减灾的重点。选项B的灾害预防是在防灾减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它并不能完整地表达题目中提到的将防灾减灾救灾纳入规划的要求。因此,选项C是最合适的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bee0-c01a-f42a4a1e97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判断夏季高温季节装运易燃液体时,应按有关部门和当地规定的作业时间进行作业,确保安全。(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663-17a8-c01a-f42a4a1e97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判断、发生火灾时,应坐电梯快速逃生。(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中说"判断、发生火灾时,应坐电梯快速逃生",这是错误的。在发生火灾时,坐电梯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火灾可能导致电力系统故障,电梯可能停电或受到烟雾、火焰的侵袭,造成被困的危险。因此,正确答案是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663-1f78-c01a-f42a4a1e972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 )次,其中有感地震约( )次。

A.  5千次

B.  5万次

C.  50万次

D.  500万次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询问每年发生地震的次数,以及其中有感地震的次数。正确答案为BD。解析如下: 5千次、5万次、50万次和500万次分别表示每年地震的次数。根据全世界的地震活动情况,每年大约会发生数十万次地震,所以选项C的50万次和选项D的500万次是可能的答案。 有感地震是指地震震级较大或距离人口聚集区较近,导致人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地震的地震事件。根据地震活动的特点,大部分地震都是微震,只有少数地震达到有感地震的程度。因此,有感地震的次数要比总地震次数少得多。所以选项B的5万次和选项D的500万次是可能的答案。 综上所述,每年全世界发生地震的次数大约是5万到500万次,其中有感地震的次数也是相对较少,答案为B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0ef8-c01a-f42a4a1e97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43/312判断题《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有异议的,可以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

A.  对

B.  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663-0fd8-c01a-f42a4a1e97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应急救援人员在控制事故发展的同时,应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和组织群众撤离、疏散,消除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各种隐患。(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663-1f78-c01a-f42a4a1e972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