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搜索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75.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下列关于应急管理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

B、 统一领导、依法监管、行业自律、公民参与

C、 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答案:C

解析: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应急管理体制应该是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选项C符合这些要求,因此是正确答案。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89.在单位办公室避震时,正确的做法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b-dd40-c01a-f42a4a1e97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 )的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9000-c01a-f42a4a1e97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一学生在公寓内违章使用电器造成火灾后,没有对火灾现场进行扑救和报警,而逃离火灾现场,并造成了严重后果,该同学的行为构成了(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e0e0-c01a-f42a4a1e97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7/312多选题以下可能会造成触电的情况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41c0-c01a-f42a4a1e97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0、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多少次的地震?(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a388-c01a-f42a4a1e97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f260-c01a-f42a4a1e97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8、建设国家重点工程,确实无法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造成破坏的,可以要求新建地震监测设施正常运行( )以后,再拆除原地震监测设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8060-c01a-f42a4a1e97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下列哪些属于影响人安全行为的因素?(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2-ebd0-c01a-f42a4a1e97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0.单人对心跳呼吸均停止的触电者采用心肺复苏法抢救时,挤压和吹气的比例应是多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8-ed60-c01a-f42a4a1e97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召开会议或者采取适当方式,向同级工会()政府的重要的工作部署和与工会工作有关的行政措施,()工会反映的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9-1470-c01a-f42a4a1e97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275.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下列关于应急管理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

B、 统一领导、依法监管、行业自律、公民参与

C、 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

答案:C

解析: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应急管理体制应该是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选项C符合这些要求,因此是正确答案。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相关题目
89.在单位办公室避震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站在窗边观察外面的情况,再决定如何逃生

B.  请示单位领导,以便采取统一的行动

C.  避开灯具、电脑等物品、设备

解析:在单位办公室避震时,正确的做法是避开灯具、电脑等物品、设备。 解析:选项C是正确答案,因为在地震时,办公室内的物品和设备可能会倒塌或掉落,成为伤害人员的危险源。正确的做法是迅速离开这些物品和设备附近,找到安全的位置,如桌子下面或者靠近墙壁的位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b-dd40-c01a-f42a4a1e97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 )的阶段。

A.  最不利

B.  最有利

C.  较不利

解析: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最有利的阶段。选择答案B的原因是,在火灾初起阶段,火势尚未蔓延,可见火源、火势相对较小,扑救起来较为容易,因此这个阶段是最有利的时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9000-c01a-f42a4a1e97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一学生在公寓内违章使用电器造成火灾后,没有对火灾现场进行扑救和报警,而逃离火灾现场,并造成了严重后果,该同学的行为构成了( )。

A.  纵火罪

B.  失火罪

C.  重大责任事故罪

解析:正确答案是C. 重大责任事故罪。该学生的行为构成了重大责任事故罪,因为他违章使用电器造成火灾后没有扑救和报警,并且逃离火灾现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这种行为属于对安全生产负有重大责任,且造成了重大伤亡或损失的罪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e0e0-c01a-f42a4a1e97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7/312多选题以下可能会造成触电的情况是()。

A. 已停电设备突然来电

B.  误触电气设备

C.  远离高压线

D.  用湿手触摸电源

解析:的答案是ABD。触电是一种常见的安全事故,以下情况可能导致触电:A.已停电设备突然来电,因为在停电后设备可能会储存电荷,重新通电时可能会造成触电;B.误触电气设备,如果不正确地操作电气设备,如触摸裸露的电线或插头,就可能触电;D.用湿手触摸电源,湿手会增加电流通过身体的可能性,增加触电风险。因此,选项ABD都是可能导致触电的情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41c0-c01a-f42a4a1e97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0、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多少次的地震?( )

A.  300万次以上

B.  500万次以上

C.  400万次以上

D.  700万次以上

解析: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多少次的地震?( ) A. 300万次以上 B. 500万次以上 C. 400万次以上 D. 700万次以上 答案: B 解析: 答案选项B. 500万次以上是正确答案。根据题目中的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的次数,可以推断地震的发生频率较高。选项B. 500万次以上是在300万次以上和700万次以上之间,比较符合地震的年发生次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a388-c01a-f42a4a1e97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国家鼓励、引导志愿者参加防震减灾活动。(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f260-c01a-f42a4a1e97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8、建设国家重点工程,确实无法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造成破坏的,可以要求新建地震监测设施正常运行( )以后,再拆除原地震监测设施。

A.  1年

B.  9个月

C.  半年

解析:题目解析 该题目讨论了在建设国家重点工程时如何处理地震监测设施的问题。由于建设工程可能会对原有的地震监测设施和环境造成破坏,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确保新建的地震监测设施可以正常运行。根据题目的描述,我们需要在新建地震监测设施正常运行之后才能拆除原有的设施。根据选项,只有选项A中的"1年"可以满足这个条件,因此答案为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8060-c01a-f42a4a1e97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下列哪些属于影响人安全行为的因素?( )

A.  情绪

B.  气质

C.  性格

D.  社会知觉

解析:影响人安全行为的因素包括情绪、气质和性格。情绪可以对人的决策和行为产生影响,例如情绪稳定的人在面对危险时更能保持冷静;气质是指人的性格特征,例如乐观的人可能更有安全意识;性格是指人的个人特征和行为方式,例如责任心强的人更容易遵守安全规定。因此,选项ABC都属于影响人安全行为的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2-ebd0-c01a-f42a4a1e97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0.单人对心跳呼吸均停止的触电者采用心肺复苏法抢救时,挤压和吹气的比例应是多少?

A.  每挤压5次吹气1次

B.  每挤压15次吹气2次

C.  每挤压10次吹气2次

解析:单人对心跳呼吸均停止的触电者采用心肺复苏法抢救时,挤压和吹气的比例应是多少? 答案:B. 每挤压15次吹气2次。 解析:心肺复苏法(CPR)是一种用于抢救心跳呼吸停止的方法。根据现行的国际指南,对于单人对心跳呼吸均停止的触电者,挤压和吹气的比例应为每挤压15次吹气2次。这种比例可以确保提供足够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给受害者的身体,以维持关键的生命支持功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8-ed60-c01a-f42a4a1e97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召开会议或者采取适当方式,向同级工会()政府的重要的工作部署和与工会工作有关的行政措施,()工会反映的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A.  通报,及时研究

B.  汇报,解决

C.  布置,及时解决

D.  通报,研究解决

解析: 答案选择D,即"通报,研究解决"。根据题目中提到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召开会议或者采取适当方式"以及"与工会工作有关的行政措施",可以得出结论,政府应当向同级工会通报重要的工作部署和与工会工作有关的行政措施,并且研究解决工会反映的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这样可以促进政府与工会的密切合作,确保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和解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9-1470-c01a-f42a4a1e97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