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搜索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83/312当被烧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

A、 立即用嘴吹灼伤部位

B、 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

C、 包扎后去医院诊治

答案:B

解析:题目解析:题目要求选出被烧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选项A指出立即用嘴吹灼伤部位,这是错误的。用嘴吹灼伤部位可能带来细菌感染和口水中的其他物质对伤口的刺激。选项B指出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这是正确的。冷水冲洗可以迅速降低烧伤部位的温度,减轻疼痛并防止伤势加重。选项C指出包扎后去医院诊治,这也是正确的。包扎伤口可以保护伤口免受细菌感染,并且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可以确保伤口得到适当的处理和治疗。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Scan me!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184/312下列关于微波炉安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6/312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7/312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应该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8/312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2/312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3/312进行酸(碱)物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手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4/312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用沙土盖压,以防造成更大伤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6/312在公共场所遭遇地震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7/312遇地震弃车后要把车钥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8/312当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时,应急预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183/312当被烧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

A、 立即用嘴吹灼伤部位

B、 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

C、 包扎后去医院诊治

答案:B

解析:题目解析:题目要求选出被烧伤时正确的急救方法。选项A指出立即用嘴吹灼伤部位,这是错误的。用嘴吹灼伤部位可能带来细菌感染和口水中的其他物质对伤口的刺激。选项B指出以最快的速度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这是正确的。冷水冲洗可以迅速降低烧伤部位的温度,减轻疼痛并防止伤势加重。选项C指出包扎后去医院诊治,这也是正确的。包扎伤口可以保护伤口免受细菌感染,并且寻求医疗专业人员的帮助可以确保伤口得到适当的处理和治疗。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Scan me!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相关题目
184/312下列关于微波炉安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选择耐高温的微波专用容器

B.  用不带气孔的封闭容器

C.  微波炉上面不放任何东西

解析:题目解析:题目要求选出关于微波炉安全使用的错误说法。选项A指出选择耐高温的微波专用容器,这是正确的。耐高温的容器可以承受微波炉加热时的高温,并减少容器变形或破裂的风险。选项B指出用不带气孔的封闭容器,这是错误的。微波炉加热食物时,容器内的蒸汽需要释放出来,否则压力会增加导致容器破裂。因此,应该选择带有适当气孔的容器来使用。选项C指出微波炉上面不放任何东西,这是正确的。微波炉上方的空间应该保持畅通,避免堆放物品,以防阻碍微波辐射的正常散发和空气流通。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6/312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邻近单位应当().

A.  正常生产经营

B.  给予支援

C.  立即排查隐患

解析:题目解析 这道题目是关于火灾发生时邻近单位应该采取的行动。根据题目描述,任何单位发生火灾,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灭火灾,邻近单位应当选择给予支援。选项A(正常生产经营)不合理,因为在火灾发生时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将会增加危险和蔓延火灾的风险。选项B(给予支援)是正确的选择,因为邻近单位应该积极协助扑灭火灾,以避免火势蔓延和造成更大的损失。选项C(立即排查隐患)也是重要的,但在此题中并非邻近单位的直接责任。因此,答案B是最合适的选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7/312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应该是().

A.  水平挂用

B.  低挂高用

C.  高挂低用

解析:题目解析 这道题目涉及到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根据题目描述,安全带的正确使用方法应该是高挂低用。选项A(水平挂用)不符合正确的使用方法,选项B(低挂高用)也不符合安全要求。选项C(高挂低用)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安全带应该在高处固定,以保证使用者在高空或悬崖等危险场所时能够牢固地系好安全带,防止意外坠落。因此,答案C是最合适的选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8/312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

A.  一级

B.  八级

C.  十级

解析:题目解析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对劳动功能障碍的分类。根据题目描述,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等级是一级。因此,答案A是最合适的选项。选项B(八级)和选项C(十级)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并不是最重的伤残等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2/312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

A.  穿工作服

B.  佩戴呼吸器具

C.  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

解析:题目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选项A穿工作服并不能有效防止毒物危害,选项B佩戴呼吸器具虽然可以防止吸入有毒物质,但并不是最佳方法。最佳方法是选项C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或消除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3/312进行酸(碱)物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手套.

A.  针织

B.  耐酸碱

C.  棉布

解析:题目解析:这道题是关于进行酸(碱)物品的装卸作业时应该戴的手套。选项A针织手套和选项C棉布手套都不具备耐酸碱的特性,无法有效保护手部免受腐蚀。因此,最佳选择是选项B耐酸碱手套,它们具有耐腐蚀性能,可以在装卸酸(碱)物品时提供更好的保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4/312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用沙土盖压,以防造成更大伤害.

A.  必须

B.  禁止

C.  应当

解析:题目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在扑救爆炸物品火灾时应该如何处理。选项A必须用沙土盖压可能会使火势扩大,选项C应当用沙土盖压表示是一个推荐的行为,但不是强制性的。因此,最佳选择是选项B禁止用沙土盖压,因为这样可能会增加更大的伤害风险,如引发二次爆炸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6/312在公共场所遭遇地震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蹲在立柱旁边,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或者迅速进入安全区内

B.  用背包等物品或手保护头部

C.  蹲在玻璃门窗、橱窗和商品陈列柜旁边

解析:在公共场所遭遇地震时,正确的做法是选择在蹲在立柱旁边、内承重墙的墙根、墙角,或者迅速进入安全区内。这样做可以提供更多的保护,因为立柱和内承重墙通常是建筑物中较为稳固的部分,有较高的承重能力。而蹲在玻璃门窗、橱窗和商品陈列柜旁边是错误的做法,因为这些地方的结构可能相对较弱,容易受到震动和破碎物品的伤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7/312遇地震弃车后要把车钥匙().

A.  带走

B.  留在车上,并且不锁车门

C.  扔掉

解析:在遇到地震时,如果需要弃车,应该把车钥匙留在车上,并且不锁车门。这样做的原因是,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其他人可能需要使用车辆来逃离危险区域或进行救援行动。留下车钥匙可以方便他人使用车辆,同时不锁车门可以避免其他人无法进入车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8/312当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时,应急预案().

A.  无需修订

B.  可以免于重新备案

C.  应当及时修订

解析:当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时,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修订。这是因为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变化可能会引入新的安全风险或改变原有的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可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保障安全生产。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f48-c01a-f42a4a1e97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