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搜索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62、《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题目解析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选项B(错误)是正确答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是由当地政府确定的,而不是全国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490.安全阀属于哪一类的安全装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8-f918-c01a-f42a4a1e97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8、下列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2-ebd0-c01a-f42a4a1e97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6.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b280-c01a-f42a4a1e972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0依照《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危险因素和事故应急措施的知情权;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90b8-c01a-f42a4a1e97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2.某市甲公司举办跨年夜活动,法定代表人马某决定在人民广场举行公益表演活动,很多市民聚集人民广场观看,因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引发拥挤踩踏,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经调查,马某对该事故负有主要责任。马某构成的罪名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b710-c01a-f42a4a1e97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5人当场死亡,尚有3人在井下作业等待救援,矿长张某与副矿长李某商议如果有人死亡责任重大,谎称只有1人受伤。李某不同意,按照实际情况及时报告,井下3人获救,事故得以及时控制。张某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未遂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662-fc50-c01a-f42a4a1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2.易燃液体( )越低,发生着火燃烧的危险越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4d78-c01a-f42a4a1e97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2.根据《国际劳工公约第127号和建议书第128号》,一个成年男性在没有机械辅助设备下可搬运的对象通常不应超过多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a-0020-c01a-f42a4a1e972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8.任何个人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危险化学品。(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e6a8-c01a-f42a4a1e972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8/312高层建筑火灾中着火层下面的人员应采取的逃生方式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3220-c01a-f42a4a1e972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62、《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题目解析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选项B(错误)是正确答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是由当地政府确定的,而不是全国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相关题目
490.安全阀属于哪一类的安全装置?

A.  联锁

B.  超限保险

C.  监测控制

解析:安全阀属于超限保险类的安全装置。安全阀的主要作用是在设备或系统压力超过安全限制时,通过释放压力来防止压力升高过高而造成设备损坏或事故发生。因此,答案选择B,即超限保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8-f918-c01a-f42a4a1e97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8、下列属于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是( )。

A.  接触性皮炎

B.  中暑

C.  手臂振动

D.  森林脑炎

解析:的答案是AC。题目要求选择属于物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而接触性皮炎是由与化学物质接触而引起的,属于化学因素引起的职业病,因此不符合要求。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职业病,属于物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手臂振动是由长时间使用振动工具引起的职业病,也属于物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所以选项C也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2-ebd0-c01a-f42a4a1e97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6.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 )。

A.  闪点

B.  闪燃

C.  燃点

解析: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 )。 答案:C. 燃点。 解析:选项C的答案是正确的。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被称为燃点。燃点是指当可燃物质暴露在该温度下时,它会自行燃烧并持续燃烧。闪点是指液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出足够的蒸汽使其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混合物并能引燃的最低温度。闪燃是指混合物在接触到火源或点火源时瞬间燃烧。因此,选项C的燃点是正确的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b280-c01a-f42a4a1e972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0依照《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享有工伤保险和伤亡求偿权;危险因素和事故应急措施的知情权;安全管理的批评、检控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权;紧急情况下的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A.  对

B.  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90b8-c01a-f42a4a1e97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2.某市甲公司举办跨年夜活动,法定代表人马某决定在人民广场举行公益表演活动,很多市民聚集人民广场观看,因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引发拥挤踩踏,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经调查,马某对该事故负有主要责任。马某构成的罪名是( )。

A.  重大责任事故罪

B.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C.  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

解析:的正确答案是C。根据题目描述,马某作为法定代表人,未能做好预防准备、现场管理和应对处置,导致了公益表演活动引发拥挤踩踏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这种情况可以构成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b710-c01a-f42a4a1e97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某煤矿发生瓦斯爆炸,5人当场死亡,尚有3人在井下作业等待救援,矿长张某与副矿长李某商议如果有人死亡责任重大,谎称只有1人受伤。李某不同意,按照实际情况及时报告,井下3人获救,事故得以及时控制。张某构成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未遂犯。()

A. A:正确

B. B:错误

解析:的答案是B(错误)。 在这个案例中,矿长张某和副矿长李某商议如何处理煤矿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根据题目描述,张某提议谎报事故只有1人受伤,而李某不同意,按照实际情况及时报告。最终,井下的3人得到了救援,并且事故得以及时控制。根据这个情况,张某构成了不报和谎报安全事故的未遂犯罪行为。因此,答案是B,张某构成了罪行,而不是未遂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662-fc50-c01a-f42a4a1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2.易燃液体( )越低,发生着火燃烧的危险越大。

A.  闪点

B.  沸点

C.  自燃点

D.  熔点

解析:易燃液体的危险程度与其闪点(A. 闪点)和自燃点(C. 自燃点)有关。闪点指的是液体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而自燃点是指液体在无外部热源的情况下能够自行燃烧的最低温度。较低的闪点和自燃点表示易燃液体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可能发生着火燃烧,因此易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发生着火燃烧的危险越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4d78-c01a-f42a4a1e97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2.根据《国际劳工公约第127号和建议书第128号》,一个成年男性在没有机械辅助设备下可搬运的对象通常不应超过多重?

A.  45千克

B.  50千克

C.  55千克

解析:根据《国际劳工公约第127号和建议书第128号》,一个成年男性在没有机械辅助设备下可搬运的对象通常不应超过多重? 答案解析:根据题目描述,《国际劳工公约第127号和建议书第128号》规定了关于搬运重物的指导原则。根据这些指导原则,一个成年男性在没有机械辅助设备的情况下,可搬运的对象的重量通常不应超过55千克。因此,答案选项C是正确的选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a-0020-c01a-f42a4a1e972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8.任何个人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危险化学品。(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任何个人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危险化学品。( ) 答案:B 解析:这个答案选B,即错误。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使用是需要经过相应的批准和许可的,个人一般没有获得这些批准和许可的条件和能力,因此个人一般不得生产、经营、使用危险化学品。但是在特定情况下,一些个人可能获得了相应的许可和资质,可以从事相关活动。因此,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e6a8-c01a-f42a4a1e972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8/312高层建筑火灾中着火层下面的人员应采取的逃生方式错误的是()。

A.  向楼上跑

B.  从窗户跳下

C.  迅速沿疏散楼梯向下逃生

D.  乘坐电梯逃生

解析:高层建筑火灾中,着火层下面的人员需要采取逃生方式以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在这道题中,选项A表示向楼上跑,这是错误的逃生方式,因为在高层建筑火灾中,人员应该向楼下方向逃生,而不是向楼上跑;选项B表示从窗户跳下,同样是错误的逃生方式,因为从窗户跳下可能造成严重伤害;选项C表示迅速沿疏散楼梯向下逃生,是正确的逃生方式,因为疏散楼梯是高层建筑中主要的逃生通道;选项D表示乘坐电梯逃生,也是错误的逃生方式,因为在火灾中电梯可能发生故障,使用电梯逃生存在很大的危险。因此,选项ABD是高层建筑火灾中着火层下面人员不应采取的逃生方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3220-c01a-f42a4a1e972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