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搜索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张某为了破坏某商场生意,将无引爆装置的炸弹放置于商场内,并散布某商场有炸弹的消息,后案发。张某的行为构成( )。

A、 投放危险物质罪

B、 爆炸罪

C、 寻衅滋事罪

D、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答案:D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中的罪名。题目解析:张某的行为中实际没有引爆装置的炸弹,因此不构成危险物质罪或爆炸罪,但他散布有炸弹的消息,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下列行政案件中,应当分别决定,合并执行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1-feb8-c091-da481f4a64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3.对被盘问人的继续盘问时间自()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0-d3f8-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犯罪嫌疑人甲因涉嫌信用卡诈骗罪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逮捕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008-c091-da481f4a64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根据现行宪法,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778-c091-da481f4a64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月1日,县公安局受理了王某控告张某对他伤害一案,其间,对王某的伤势鉴定花了6天时间。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1-feb8-c091-da481f4a64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8.根据看守所等级评定办法要求,管教民警对分管的重点在押人员做到“四熟知”,即(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1-7808-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陈某和朋友庞某在影院看电影,中途觉得剧情无趣,便想寻求刺激,庞某出去打110报警称该电影院出现火灾,陈某在场内大喊“起火了”,现场出现混乱局面,未造成任何损失。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二人的行为应以( )予以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180-c091-da481f4a641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金某、杨某煽动实施恐怖活动,金某被当场抓获,杨某逃跑。之后,金某因涉嫌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被刑事拘留,辩护律师王某提出会见申请。下列属于公安机关应当作出不予许可决定的情形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b60-c091-da481f4a64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民警在对违法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时,发现其携带少量毒品,民警将毒品予以扣押,扣押期限为7日,因案情复杂,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延长20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e70-c091-da481f4a64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b60-c091-da481f4a64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张某为了破坏某商场生意,将无引爆装置的炸弹放置于商场内,并散布某商场有炸弹的消息,后案发。张某的行为构成( )。

A、 投放危险物质罪

B、 爆炸罪

C、 寻衅滋事罪

D、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答案:D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中的罪名。题目解析:张某的行为中实际没有引爆装置的炸弹,因此不构成危险物质罪或爆炸罪,但他散布有炸弹的消息,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相关题目
下列行政案件中,应当分别决定,合并执行的是()

A. 甲伪造了一本工作证,冒充民政局干部招摇撞骗;

B. 乙持气枪到黄某家附近把黄某射伤;

C. 丙偷开他人的摩托车撞伤与自己有过节的陈某后把摩托车放回原处;

D. 丁盗窃他人自行车,后又骑该自行车抢夺

解析:题目知识点[行政案件的合并执行] 题目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对于多个行政案件的当事人相同,或者有关联的,可以决定分别或者合并执行。本题中只有D选项中的案件具有多个行政案件的当事人相同的情况,且该情况符合合并执行的条件,因此选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1-feb8-c091-da481f4a64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3.对被盘问人的继续盘问时间自()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

A.  被盘问开始

B.  安全检查结束

C.  被关进侯问室

D.  带至公安机关

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继续盘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0-d3f8-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犯罪嫌疑人甲因涉嫌信用卡诈骗罪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逮捕后,( )。

A.  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甲的必要性进行审查

B.  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建议公安机关对甲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C.  对于人民检察院建议对甲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应当在10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

D.  发现对甲逮捕不当的,释放甲应当报人民检察院批准

解析:题目知识点[羁押必要性审查、释放和变更强制措施、逮捕不当] 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对其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公安机关应当在10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同时,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的逮捕是不当的,应当及时予以释放并报请人民检察院批准。因此,选项ABC都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008-c091-da481f4a64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根据现行宪法,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 )。

A.  法律

B.  行政法规

C.  自治条例

D.  单行条例

解析:题目知识点: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自治条例的制定。 题目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用以管理本地区的事务和实行自治。因此,选项C、D正确。选项A和B不符合民族自治地方的特殊地位和宪法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778-c091-da481f4a64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月1日,县公安局受理了王某控告张某对他伤害一案,其间,对王某的伤势鉴定花了6天时间。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本案的办案期限为9月1日至9月30日;

B. 如案情复杂,经审批后,本案的办案期限可以延长至10月30日;

C. 如两人系邻里纠纷引发,可以调解处理;

D. 延长办案期限应当经县公安局局长批准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诉讼法] 题目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警方应当在接到报案后立即立案侦查,并依照规定的期限办结。如果案情复杂,需要延长办案期限的,应当报请上级机关批准,并告知当事人。对于邻里纠纷引发的案件,可以调解处理。因此,本案的办案期限应为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内,而如两人系邻里纠纷引发,可以调解处理。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而选项A、B、D均与刑事诉讼法规定不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1-feb8-c091-da481f4a64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8.根据看守所等级评定办法要求,管教民警对分管的重点在押人员做到“四熟知”,即( )。

A.  姓名、案由、诉讼进程、思想动态

B.  姓名、主要案情、诉讼进程、思想动态

C.  姓名、案由、家庭住址、有无前科

D.  姓名、所在监室、家庭住址、现实表现

解析:根据看守所等级评定办法要求,管教民警需要对分管的重点在押人员做到“四熟知”,包括姓名、案由、诉讼进程、思想动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1-7808-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陈某和朋友庞某在影院看电影,中途觉得剧情无趣,便想寻求刺激,庞某出去打110报警称该电影院出现火灾,陈某在场内大喊“起火了”,现场出现混乱局面,未造成任何损失。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二人的行为应以( )予以处罚。

A.  扰乱单位秩序

B.  寻衅滋事

C.  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

D.  扬言实施放火

解析:题目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法] 题目解析: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本题中,庞某虚构火灾事实报警,陈某在场内大喊“起火了”,造成了场内混乱局面,属于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应依法受到处罚,故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180-c091-da481f4a641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金某、杨某煽动实施恐怖活动,金某被当场抓获,杨某逃跑。之后,金某因涉嫌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被刑事拘留,辩护律师王某提出会见申请。下列属于公安机关应当作出不予许可决定的情形是( )。

A.  金某曾表露出想找人帮忙作伪证

B.  金某有逃跑的迹象

C.  杨某在逃,尚未抓获归案

D.  金某父亲与本案有牵连,已经逃跑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诉讼法] 题目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应当不予许可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情形包括嫌疑人存在逃跑、死亡等情况,或者律师会见可能会危及犯罪侦查、危害国家安全等情况。本题中,金某曾表露出想找人帮忙作伪证,有逃跑的迹象,金某父亲与本案有牵连且已经逃跑,都可能危害犯罪侦查或者国家安全,因此公安机关应当作出不予许可决定。而杨某在逃跑并未抓获归案,与公安机关是否允许律师会见无直接关系,不在本题考察范围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b60-c091-da481f4a64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民警在对违法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时,发现其携带少量毒品,民警将毒品予以扣押,扣押期限为7日,因案情复杂,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延长20日。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扣押期限] 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扣押期限不得超过七日,延长应当报请上一级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并说明理由。因此,民警不能擅自延长扣押期限,选项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e70-c091-da481f4a64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A.  甲,阻碍当地公安派出所民警收缴淫秽书刊,应依照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规定,从重处罚

B.  乙,冒充某部队现任班长,在高速公路边上一家加油站出售假冒的军用望远镜,应依照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规定,从重处罚

C.  丙,伪造当地公安机关的公文,应依照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的规定,从重处罚

D.  丁,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在公安派出所即将查处某卖淫窝点时,通风报信,使窝点老板逃避处罚,应依照一般人员通风报信的规定,从重处罚

解析:题目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法] 题目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和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行为都应该从重处罚。因此,选项AB是正确的。伪造国家机关公文和一般人员通风报信也是违法行为,但是没有规定必须从重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b60-c091-da481f4a64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