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搜索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张某和李某商量报复范某,打算到范某家将值钱的东西砸坏,并准备了棍棒等工具,但在去范某家的途中,张某突感身体不适急忙离开,李某遂回到自己家中。对张某和李某应该减轻处罚。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基本原则] 题目解析:该题涉及刑法中的法律基本原则之一的“犯罪未遂罪”,因为张某和李某虽然准备了犯罪工具但并没有实施犯罪行为,因此可以减轻处罚,但并不能免除处罚。因此,选项B错误。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廖某醉酒后和朋友冯某发生争执,廖某欲动手对冯某进行殴打,民警赶到后及时制止,并通知其家属将廖某领回看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ced0-c091-da481f4a64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李某因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9c20-c091-da481f4a64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李某15岁时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第2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执行1年以后确有悔改表现,可以适用假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6a0-c091-da481f4a641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学校机房保安李某发现机房存在漏电的危险,未及时上报,后机房漏电,致2人死亡,其行为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ced0-c091-da481f4a64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乙二人实施集资诈骗,诈骗总金额为2000余万元,其中,甲是省、市两级人大代表,乙是县人大代表,公安机关在办理该案件过程中,需要对甲、乙采取强制措施。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7d8-c091-da481f4a64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男)、乙(男)通谋共同盗窃,乙在外面望风,甲入室行窃,甲入室后不慎将地上脸盆踢翻,将丙(女)惊醒,甲遂停止盗窃,强奸了丙,事后与乙逃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1e0-c091-da481f4a642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某乡村教师王某颇懂医术,但很少给人看病。某日,村民李某请求王某为其孩子治疗感冒。王某在治疗感冒过程中,由于疏忽大意用错了药,导致孩子死亡。王某的行为构成(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240-c091-da481f4a641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某村存在甲、乙两个犯罪团伙且均长期持有枪支、弹药。某晚甲团伙一成员打伤乙团伙一成员,次日乙团伙一方携带猎枪、手枪以及手雷等犯罪工具找甲团伙,甲团伙得到消息后也迅速纠集多人携带炸药前往迎战。在空旷的操场上相遇后,乙团伙某成员持猎枪朝甲团伙射击,同时另一成员向甲团伙的车掷出手雷,手雷爆炸后引爆甲团伙的炸药,致使4人死亡、2人重伤。乙团伙等人的行为构成(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7d8-c091-da481f4a64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240-c091-da481f4a64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张某与王某因矛盾互殴,打架过程中张某抄起自己的手机朝王某头部扔去,致王某轻微伤,办案民警将该手机扣押。后解除扣押,张某被公安机关处以罚款400元。张某如不服扣押决定和处罚决定,可对扣押决定和处罚决定一并提起行政复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6a0-c091-da481f4a64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张某和李某商量报复范某,打算到范某家将值钱的东西砸坏,并准备了棍棒等工具,但在去范某家的途中,张某突感身体不适急忙离开,李某遂回到自己家中。对张某和李某应该减轻处罚。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基本原则] 题目解析:该题涉及刑法中的法律基本原则之一的“犯罪未遂罪”,因为张某和李某虽然准备了犯罪工具但并没有实施犯罪行为,因此可以减轻处罚,但并不能免除处罚。因此,选项B错误。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相关题目
廖某醉酒后和朋友冯某发生争执,廖某欲动手对冯某进行殴打,民警赶到后及时制止,并通知其家属将廖某领回看管。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法] 题目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醉酒后寻衅滋事或者其他违法行为的,可以采取拘留或者行政拘留的强制措施。因此,民警及时制止并将廖某领回看管是符合法律规定的,选项A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ced0-c091-da481f4a64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李某因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6个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李某只有在缓刑考验期内又故意犯罪,才撤销缓刑

B.  李某过了缓刑考验期后,公安机关发现其在考验期内犯交通肇事罪,对李某应撤销缓刑

C.  李某过了缓刑考验期后,被发现原判决宣告以前还有漏罪的,对李某应撤销缓刑

D.  李某在缓刑考验期内,被发现原判决宣告以前还有漏罪的,对李某应撤销缓刑

解析:题目知识点[缓刑规定] 题目解析: 缓刑是指判处刑罚,暂缓执行,经过一定考验期,如果考验期内被判定没有新的犯罪行为,则可以免除或减轻原判决所规定的刑罚。根据缓刑规定,选项B和D都是正确的,即缓刑考验期过后,如果犯罪事实被发现,可以撤销缓刑。而选项A是错误的,因为只有在缓刑考验期内再次犯罪,才会考虑是否撤销缓刑;选项C也是错误的,因为如果是原判决宣告以前的漏罪,不会导致缓刑的撤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9c20-c091-da481f4a64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李某15岁时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刑满释放后第2年又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执行1年以后确有悔改表现,可以适用假释。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 假释 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假释条例》的规定,累犯可以适用假释,同时该案例中李某也符合假释的其他条件,故选项A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6a0-c091-da481f4a64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学校机房保安李某发现机房存在漏电的危险,未及时上报,后机房漏电,致2人死亡,其行为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 题目解析:该题的答案为B,即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因违反国家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而在该题中,李某未及时上报机房存在的漏电危险,但其行为并不具备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观方面,因为其行为并没有导致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故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ced0-c091-da481f4a64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乙二人实施集资诈骗,诈骗总金额为2000余万元,其中,甲是省、市两级人大代表,乙是县人大代表,公安机关在办理该案件过程中,需要对甲、乙采取强制措施。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对甲提请逮捕,只需要报请省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常务委员会许可

B.  对乙执行逮捕,需要报请县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常务委员会许可,对其取保候审则不需要

C.  对乙传唤、拘留,需要报请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常务委员会许可

D.  乙被逮捕后在逃,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区域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

解析:题目知识点[逮捕、取保候审、传唤、拘留、通缉令、人大代表] 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逮捕审查起诉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人大代表在涉嫌犯罪行为中的特殊身份只能在特定情况下得到特殊对待,公安机关在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时需符合相关法律程序:对于甲提请逮捕需要报请省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常务委员会许可;对于乙执行逮捕需要报请县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常务委员会许可,对其取保候审则不需要;对乙传唤、拘留需要报请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常务委员会许可;乙被逮捕后在逃,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区域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因此,选项D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7d8-c091-da481f4a64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男)、乙(男)通谋共同盗窃,乙在外面望风,甲入室行窃,甲入室后不慎将地上脸盆踢翻,将丙(女)惊醒,甲遂停止盗窃,强奸了丙,事后与乙逃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人构成盗窃罪和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B.  甲构成强奸罪,乙构成盗窃罪

C.  甲构成强奸罪,乙无罪

D.  甲构成盗窃罪(未遂)、强奸罪,应数罪并罚;乙构成盗窃罪(未遂)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 题目解析: 根据该案件的事实,甲构成了盗窃罪的未遂和强奸罪,应当数罪并罚,而乙仅构成了盗窃罪的未遂,因为他没有参与强奸的行为。因此,正确答案为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1e0-c091-da481f4a642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某乡村教师王某颇懂医术,但很少给人看病。某日,村民李某请求王某为其孩子治疗感冒。王某在治疗感冒过程中,由于疏忽大意用错了药,导致孩子死亡。王某的行为构成( )。

A.  医疗事故罪

B.  非法行医罪

C.  过失致人死亡罪

D.  意外事件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基础知识。题目解析:本题中,王某作为教师擅自行医,未取得相应的医疗资格证书,属于非法行医行为,同时由于用错药物导致孩子死亡,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因此,答案为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240-c091-da481f4a641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某村存在甲、乙两个犯罪团伙且均长期持有枪支、弹药。某晚甲团伙一成员打伤乙团伙一成员,次日乙团伙一方携带猎枪、手枪以及手雷等犯罪工具找甲团伙,甲团伙得到消息后也迅速纠集多人携带炸药前往迎战。在空旷的操场上相遇后,乙团伙某成员持猎枪朝甲团伙射击,同时另一成员向甲团伙的车掷出手雷,手雷爆炸后引爆甲团伙的炸药,致使4人死亡、2人重伤。乙团伙等人的行为构成( )。

A.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

B.  聚众斗殴罪

C.  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

D.  爆炸罪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 题目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乙团伙成员持猎枪向甲团伙射击,同时另一成员向甲团伙的车掷出手雷,手雷爆炸后引爆甲团伙的炸药,致使4人死亡、2人重伤,因此乙团伙等人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另外,甲、乙团伙长期持有枪支、弹药,也构成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因此选项ABC都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7d8-c091-da481f4a64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 )。

A.  监察机关

B.  纪律检察机关

C.  法律检察机关

D.  法律监督机关

解析:题目知识点[司法机关] 题目解析: 人民检察院作为中国的最高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主要职责是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检察监督,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保护国家的法律利益和人民的合法权益。因此,答案选D,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240-c091-da481f4a64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张某与王某因矛盾互殴,打架过程中张某抄起自己的手机朝王某头部扔去,致王某轻微伤,办案民警将该手机扣押。后解除扣押,张某被公安机关处以罚款400元。张某如不服扣押决定和处罚决定,可对扣押决定和处罚决定一并提起行政复议。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 行政复议制度。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行为通知书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行政复议。本题中张某可以对手机的扣押决定和处罚决定一并提起行政复议,因此选项A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6a0-c091-da481f4a64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