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搜索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黄某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发现本案当事人是自己的堂哥,黄某主动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回避,并停止案件调查。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题目知识点[回避制度] 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五十一条等相关规定,公务人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如果与当事人存在直接利益关系,应当申请回避。但是,如果与当事人存在近亲属关系的话,则应当回避。因此,黄某应当回避,但是他只是申请回避而没有停止案件调查,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某公安机关侦查员王某一天下班途中,亲眼目睹了李某故意伤害案的经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9c20-c091-da481f4a64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黄某贩卖10克海洛因后将所得6000元交其妻向某保管,并告知是贩卖毒品所得。向某构成窝藏毒赃罪,但如其到案后认罪、悔罪、积极退赃,且系初犯,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ced0-c091-da481f4a64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关于聚众淫乱罪的说法错误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9c20-c091-da481f4a64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某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王某因涉嫌犯罪被通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390-c091-da481f4a64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张某拒绝接受口头传唤,被民警强制传唤到公安派出所后,一直谩骂民警,公安派出所民警无法工作。张某构成(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240-c091-da481f4a641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公安机关在查办王某殴打张某的治安案件中,王某与张某达成了调解协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180-c091-da481f4a64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刘某因涉嫌盗窃,被甲县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在拘留期间被提请逮捕后,甲县人民检察院对刘某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甲县公安机关应当(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df8-c091-da481f4a641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刑事案件中,不应当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bc0-c091-da481f4a64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不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员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7d8-c091-da481f4a64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人员可以适用死刑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df8-c091-da481f4a642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黄某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发现本案当事人是自己的堂哥,黄某主动向上级公安机关申请回避,并停止案件调查。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题目知识点[回避制度] 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五十一条等相关规定,公务人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如果与当事人存在直接利益关系,应当申请回避。但是,如果与当事人存在近亲属关系的话,则应当回避。因此,黄某应当回避,但是他只是申请回避而没有停止案件调查,所以选项B是正确的。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相关题目
某公安机关侦查员王某一天下班途中,亲眼目睹了李某故意伤害案的经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王某既不能作本案侦查人员,又不能作证人

B.  王某既可以作本案侦查人员,又可以作证人

C.  王某应当作证人,但不能作本案侦查人员

D.  王某是本案的诉讼参与人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诉讼法中的证人、侦查人员和诉讼参与人的定义及区别] 题目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一个人既可以作证人,也可以作侦查人员或诉讼参与人,但在同一案件中不能兼任两种角色。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根据题意,王某既亲眼目睹了案件经过,又不是案件的主要侦查人员或诉讼参与人,因此可以作证人,但不能作为本案的主要侦查人员或诉讼参与人,故选项C和D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9c20-c091-da481f4a64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黄某贩卖10克海洛因后将所得6000元交其妻向某保管,并告知是贩卖毒品所得。向某构成窝藏毒赃罪,但如其到案后认罪、悔罪、积极退赃,且系初犯,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 刑法基础知识、窝藏毒品罪、刑罚免除条件。 题目解析: 本案中,向某作为妻子,明知丈夫黄某的钱款是贩卖毒品所得,却将其保管,构成窝藏毒赃罪。但是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如被窝藏人到案后认罪、悔罪、积极退赃且系初犯,可以依法免予刑事处罚。因此,选项A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ced0-c091-da481f4a64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聚众淫乱罪的说法错误的有( )。

A.  张某同时与刘某、王某、马某3名卖淫小姐发生性关系,刘某、王某和马某的行为构成聚众淫乱罪

B.  付某教唆朱某与其一起招嫖,其行为构成聚众淫乱罪

C.  朱某在互联网上同时与多名男子进行裸聊,其行为构成聚众淫乱罪

D.  马某纠集李某、谭某等人进行集体淫乱活动5次,其行为构成聚众淫乱罪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 题目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8条规定,聚众淫乱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聚众淫乱的行为,或者在公共场所或者容易引起公众反感的场所,聚众淫乱的行为,以满足个人性欲为目的,聚众淫乱的行为。选项A、B、C均涉及到聚众淫乱罪,但是选项C中的“裸聊”不涉及到实际的性行为,不符合聚众淫乱罪的构成条件,故选项C错误。因此,选项ABC均为错误的说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9c20-c091-da481f4a64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某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王某因涉嫌犯罪被通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

B.  提请逮捕前,应当报请王某所属的乡人民代表大会许可

C.  提请逮捕前,应当报请王某所属的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

D.  王某被抓获后,可以提取其指纹信息,采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诉讼法] 题目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经过批准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提请逮捕前需要报请王某所属的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王某被抓获后可以提取其指纹信息、采集生物样本。因此选项A、C、D正确。选项B错误,提请逮捕前需要报请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而非乡人民代表大会许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390-c091-da481f4a64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张某拒绝接受口头传唤,被民警强制传唤到公安派出所后,一直谩骂民警,公安派出所民警无法工作。张某构成( )。

A.  侮辱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B.  阻碍执行职务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  扰乱单位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D.  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解析:题目知识点[治安管理行为] 题目解析: 张某在公安派出所内谩骂民警,扰乱了单位秩序,构成扰乱单位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选项A侮辱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指的是针对他人进行辱骂、侮辱等言语攻击的行为;选项B阻碍执行职务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指的是妨碍公务人员、执行职务的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选项D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指的是在公共场所内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240-c091-da481f4a641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公安机关在查办王某殴打张某的治安案件中,王某与张某达成了调解协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王某履行了协议,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王某治安处罚

B.  王某履行了协议,公安机关不再给予王某治安处罚

C.  王某不履行协议,公安机关不再给予王某治安处罚

D.  王某不履行协议,公安机关办案期限从案发之日起计算

解析:题目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法] 题目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并履行后,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选项B正确,公安机关不再给予王某治安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180-c091-da481f4a64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刘某因涉嫌盗窃,被甲县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在拘留期间被提请逮捕后,甲县人民检察院对刘某作出了不批准逮捕的决定,甲县公安机关应当( )。

A.  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

B.  羁押至期限届满再释放犯罪嫌疑人

C.  对不批准逮捕决定向人民检察院要求复议或提请复核期间,继续羁押犯罪嫌疑人

D.  立即释放,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解析:题目知识点: 刑事诉讼法中逮捕和羁押的规定。 题目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检察机关决定不批准逮捕,则应当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对于需要继续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如果符合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的条件,则应当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df8-c091-da481f4a641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刑事案件中,不应当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是( )。

A.  某县县长贿赂选民案件

B.  某县富商非法拘禁长期欠其钱款不还的朱某,要求其家人限期还钱

C.  某侦查人员在一刑事案件中对犯罪嫌疑人刑讯逼供致人重伤

D.  某局长指使别人对举报其索贿受贿的下属郭某报复陷害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 题目解析:公安机关负责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工作,但是对于某些案件,不应该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包括贿选案件、非法拘禁案件、刑讯逼供案件以及对举报者报复陷害案件。因此,选项ACD为正确选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bc0-c091-da481f4a64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不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员有( )。

A.  来访我国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

B.  在我国的非中国公民且非在中国永久居留的使馆技术人员及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和子女

C.  驻我国的外交代表

D.  在内地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

解析:题目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适用对象] 题目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外交代表和来访我国的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不适用该法;同时,在我国的非中国公民且非在中国永久居留的使馆技术人员及其配偶和子女也不适用该法。因此,选项AC是正确的。而在内地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则适用该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7d8-c091-da481f4a64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人员可以适用死刑的是( )。

A.  甲在73周岁时与他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击打对方头部而过失致对方死亡,由于案件一直处于侦查、审查起诉等司法程序,审判该案件时甲已经76周岁

B.  乙在17周岁时实施了轮奸行为,该案件审判时乙刚好过了18周岁的生日

C.  丙妇女涉嫌爆炸罪,在羁押期间与看守人员自愿发生性关系,案件审判时丙已怀孕

D.  丁在75周岁生日的次日将一流浪汉捆绑肢解,现已进入审判程序

解析:题目知识点:死刑适用条件。题目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适用死刑需要同时具备犯罪的严重性、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害性,同时排除死刑适用的法定情节。选项D中的丁犯下的罪行涉及严重的人身危害,且排除了法定情节,因此可以适用死刑。而选项A中甲的年龄已经超过了死刑的适用年龄,选项B中乙实施轮奸行为未满18周岁不能适用死刑,选项C中丙涉嫌的爆炸罪并不是死刑适用的犯罪类型。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df8-c091-da481f4a642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