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公安基础知识(官方)
搜索
辅警公安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

A、 行政处罚

B、 通报批评

C、 行政处分

D、 民事处罚

答案:C

解析:题目知识点[行政处分] 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应该给予行政处分,而非行政处罚、通报批评或民事处罚。行政处分是对违法行为人在行政范围内的一种限制性制裁措施,具体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撤职等。

辅警公安基础知识(官方)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18b8-c091-da481f4a64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2088-c091-da481f4a64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2c40-c091-da481f4a64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正当防卫中的不去侵害已经开始,是指已经为实施不法侵害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dac-86e8-c091-da481f4a64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在回避决定作出之前进行的与案件有关的活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2c40-c091-da481f4a64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1ca0-c091-da481f4a642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致使被担保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其处()罚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3028-c091-da481f4a64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讲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1ca0-c091-da481f4a641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2088-c091-da481f4a64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情形中,人民警察不可以使用武器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2470-c091-da481f4a64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公安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辅警公安基础知识(官方)

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

A、 行政处罚

B、 通报批评

C、 行政处分

D、 民事处罚

答案:C

解析:题目知识点[行政处分] 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人民警察违法使用警械、武器,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应该给予行政处分,而非行政处罚、通报批评或民事处罚。行政处分是对违法行为人在行政范围内的一种限制性制裁措施,具体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撤职等。

辅警公安基础知识(官方)
相关题目
()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  依法治国

B.  文明执法

C.  尊重人权

D.  坚持党的领导

解析:题目知识点[政治理论] 题目解析: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依据和总遵循。其他选项也是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的重要原则,但不是基本方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18b8-c091-da481f4a64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A.  审判权

B.  检查权

C.  监督权

D.  检察权

E.

F.

G.

H.

I.

J.

解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2088-c091-da481f4a64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A.  32小时

B.  8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解析:题目知识点[传唤、询问查证时间限制] 题目解析[根据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因此本题应选D选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2c40-c091-da481f4a64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正当防卫中的不去侵害已经开始,是指已经为实施不法侵害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基础知识] 题目解析:正当防卫中的不去侵害已经开始,是指当不法侵害已经实施或即将实施,而防卫人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而采取的行为。因此,选项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dac-86e8-c091-da481f4a64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在回避决定作出之前进行的与案件有关的活动()

A.  有效

B.  无效

C.  由承办案件的公安机关审查后决定是否有效

D.  有做出回避决定的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有效

解析:题目知识点[公安机关回避规定] 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在回避决定作出之前进行的与案件有关的活动应视情况决定是否有效。因此选项D正确。回避是指办理案件的公安机关成员因自身利害关系与该案件有关的情况,不应当参加该案件的侦查、审查和审判活动,应当退出本案件活动,这是公安机关中的一项重要制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2c40-c091-da481f4a64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条件下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D.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人,有依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解析:知识点:宪法基本原则。题目解析:根据《宪法》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因此,选项A所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条件下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正确的,不属于不正确的说法。而其他选项所述都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因此,选项A是不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1ca0-c091-da481f4a642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致使被担保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其处()罚款。

A.  1000元以下

B.  1000元以下,3000元以上

C.  3000元以下

D.  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解析:题目知识点[行政处罚] 题目解析: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致使被担保人逃避行政拘留处罚的执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其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知识点为行政处罚,其中涉及到了担保义务的履行及行政处罚的金额范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3028-c091-da481f4a64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讲行()。

A.  侮辱、诽谤、控告

B.  诽谤、检举、诬告陷害

C.  侮辱、控告、诬告陷害

D.  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解析:题目知识点: 公民权利 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因此,选项D“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是正确的选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1ca0-c091-da481f4a641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  人民警察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B.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C.  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不受监督

D.  人民警察的任何职务行为均受法律保护

解析:题目知识点[法律保护] 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依法使用武器、器具、警犬等,对抗暴力、抢劫、恐怖活动等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受法律保护。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对于不当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正确选项为B,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受法律保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2088-c091-da481f4a64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情形中,人民警察不可以使用武器的是()

A.  劫持人质,危及公民生命安全

B.  暴力抗拒人民警察执法,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

C.  使用爆炸物品实施犯罪

D.  组织淫秽表演

解析:题目知识点[警务基础知识、武器使用规定] 题目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使用警械条例》规定,警察在执行职务时,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警械,其中不包括组织淫秽表演等非暴力、非恐怖犯罪行为,因此答案为D。在其他选项中,A是危及公民生命安全的人质劫持,B是危及警察生命安全的暴力抗拒执法,C是使用爆炸物品实施犯罪,这些情况下警察可以使用警械进行合法的防卫和制止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3d2-2470-c091-da481f4a64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