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影剧院内有幕布、窗帘、背景、道具、沙发座椅等化纤织物和塑料制品燃烧时,会产生大量高温烟雾和有毒气体
B、 影剧院一般建筑高大密闭
C、 火灾时产生的浓烟高温不易散出
D、 人流会在短时间内向有限的安全出口迅速聚集,极易出现拥挤、踩踏、堵塞通道等现象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涉及到影剧院火灾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原因,其中包括影剧院内易燃材料的特点、建筑结构的密闭性、火灾时产生的浓烟高温难以散出以及人员疏散时可能出现的拥挤踩踏等情况。这些都是建筑防火常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A、 影剧院内有幕布、窗帘、背景、道具、沙发座椅等化纤织物和塑料制品燃烧时,会产生大量高温烟雾和有毒气体
B、 影剧院一般建筑高大密闭
C、 火灾时产生的浓烟高温不易散出
D、 人流会在短时间内向有限的安全出口迅速聚集,极易出现拥挤、踩踏、堵塞通道等现象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涉及到影剧院火灾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原因,其中包括影剧院内易燃材料的特点、建筑结构的密闭性、火灾时产生的浓烟高温难以散出以及人员疏散时可能出现的拥挤踩踏等情况。这些都是建筑防火常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A. 人员疏散任务重,难度大。住院部患者多,行动困难
B. 药房起火烟雾浓,毒性大
C. 烟雾四处流窜,易造成火势蔓延
D. 灭火行动迅速,战斗展开容易
解析:医院的火灾特点包括人员疏散任务重、药房起火烟雾浓、烟雾四处流窜易造成火势蔓延等,但灭火行动并不一定迅速,因为医院内设备复杂、患者众多,可能会影响灭火行动的展开。因此,选项D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A. 堆垛大,储量多;堆垛之间没有防火分隔物
B. 露天堆场很受建筑空间限制
C. 底部有搁栅,空气流通充分,处于完全敞露状态
D. 有火势发展迅猛、燃烧面积大、易形成飞火、扑救时间长、灭火用水量大
解析:露天堆场的火灾特点主要包括堆垛大、储量多,堆垛之间没有防火分隔物,底部有搁栅,空气流通充分,处于完全敞露状态,有火势发展迅猛、燃烧面积大、易形成飞火、扑救时间长、灭火用水量大等特点。选项B中提到露天堆场很受建筑空间限制是错误的,因为露天堆场通常是在室外空旷的地方,不受建筑空间限制。
A. 表面蔓延
B. 内外蔓延
C. 大面积蔓延
D. 局部蔓延
解析:露天堆场着火后,火势蔓延途径多,包括表面蔓延、内外蔓延、大面积蔓延等,但不包含局部蔓延。消防员在扑救火灾时需要了解火势蔓延的途径,以便有效地控制火势。这道题考察了消防技术装备中关于火势蔓延的知识。
A. 燃烧猛烈,不易爆炸
B. 物性各异,火势多变
C. 毒害性大,扑救困难
D. 化学灼伤,危及人体
解析:危险化学品仓库的火灾特点主要包括燃烧猛烈、物性各异、毒害性大等。在火灾发生时,危险化学品仓库内的化学品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扑救困难且危险性高。因此,正确选项应该是危险化学品仓库的火灾特点包括燃烧猛烈,不易爆炸。
A. 20~30℃
B. 40~50℃
C. 50~80℃
D. 60~90℃
解析:在霉菌的作用下,粮食会发生自发性发酵,导致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50~80℃时,相对湿度可达90%以上,这种情况会增加粮食自燃的风险。因此,了解霉菌对粮食的影响是物质燃烧常识中的一部分。
A. 无毒
B. 无味
C. 无燃烧爆炸危险
D. 低毒
解析:氟利昂是一种危险化学品,虽然无毒、无味、无燃烧爆炸危险,但是却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会导致全球变暖。因此,正确的特性应该包括对环境的危害。选项D错误地表述了氟利昂的特性。
A. 1.5%~10%
B. 15.7%~27.4%
C. 10%~90%
D. 20%~80%
解析:氨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毒性和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时有爆炸危险。当氨气浓度达到15.7%~27.4%时,会发生爆炸。因此正确答案为B。氨气在高温下会产生氢气和氮气,增加了爆炸的危险性。
A. 沸溢或喷溅
B. 流淌火
C. 立体燃烧
D. 猛烈燃烧
解析:原油和重质油含有一定水分,在火灾时易发生沸溢或喷溅,扩大燃烧面积,造成人员伤亡。这是因为水分蒸发后会产生蒸汽,增加了油罐内部的压力,导致油液溢出或喷溅。这种情况下,火势会更加猛烈,危险性增加。
A. 油罐发生火灾时,热辐射除向四周扩散外,也加热了液面
B. 油品具有热波特性,温度不下传,高温区域未增厚
C. 油品含有水分或由于灭火时向着火油罐内喷射了水
D. 油品具有较高的沸点和较大的黏度,水沸腾汽化被油薄膜包围形成油泡沫
解析:沸溢是指在油罐发生火灾时,由于热辐射加热液面,液体温度升高,产生汽化现象,形成油蒸气,从而造成液体沸腾溢出的现象。油品具有热波特性,温度不下传,高温区域未增厚是错误的说法,因为油品的温度会向下传导,导致整个液体温度升高。其他选项中提到的油品含水、喷水灭火等情况都是导致沸溢的原因。因此,正确答案是B. 油品具有热波特性,温度不下传,高温区域未增厚。
A. 先着火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下层
B. 先着火上层、再着火层、后着火下层
C. 先着火下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层
D. 先着火层、再着火下层、后着火上层
解析:在扑救高层建筑火灾中,疏散和救助遇险和遇难人员的基本顺序是先着火层、再着火上层、后着火下层。这是因为在高层建筑火灾中,火势往往会向上蔓延,所以先要确保着火层的人员得到疏散和救助,然后才是着火上层的人员,最后是着火下层的人员。这样的顺序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疏散和救援效率,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