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当支架高宽比大于规定值时,应按规定设置连墙杆或采用增加架体宽度的加强措施
B、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C、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扣件扭力值不应小于45Nm且不应大于60Nm
D、 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架体基础沉降、架体变形进行监控,基础沉降、架体变形应在规定允许范围内
E、 模板支架顶托自由端旋处长度不大于500mm
答案:ABCD
A、 当支架高宽比大于规定值时,应按规定设置连墙杆或采用增加架体宽度的加强措施
B、 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C、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扣件扭力值不应小于45Nm且不应大于60Nm
D、 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架体基础沉降、架体变形进行监控,基础沉降、架体变形应在规定允许范围内
E、 模板支架顶托自由端旋处长度不大于500mm
答案:ABCD
A. 模板支架搭设前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当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方案交底
B. 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必须参与验收
C. 支架搭设、拆除前应进行交底,并应有交底记录
D. 编制人员应当向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方案交底
E. 支架搭设完毕,应按规定组织验收,验收应有量化内容并经责任人签字确认
A. 立杆应采用对接连接方式,并应符合规范要求
B. 水平杆的连接应符合规范要求
C. 当剪刀撑斜杆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
D. 杆件各连接点的紧固应符合规范要求
E. 当剪刀撑斜杆采用搭接时,应不少于三个扣件固定
A. 可调底座、托撑螺杆直径应与立杆内径匹配,配合间隙应符合规范要求
B. 模板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400mm
C. 螺杆旋入螺母内长度不应少于 5 倍的螺距
D. 可调托撑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
E. 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
A. 钢管壁厚应符合规范要求
B. 构配件规格、型号、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
C. 杆件弯曲、变形、锈蚀量应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D. 脚手架钢管宜采用Φ46.3×3.6钢管
E. 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0kg
A. 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
B. 立杆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0mm
C. 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D. 立杆搭接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
E. 立杆搭接时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A. 同步内两根立杆的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B.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2
C. 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D.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E. 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
A.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
B. 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C. 各接头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确1/2
D.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
E. 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A.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B. 横向水平杆可设置在距离主节点不大于500mm处
C. 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D. 主节点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300mm
E. 可在距离主节点不大于500mm处设置两道横向水平杆
A. 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B. 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2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C. 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两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D. 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E. 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六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竖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A.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宜在45°~60°之间
B.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采用搭接
C. 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D. 剪刀撑斜杆倾角为45°时,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不应超过8根;倾角为60°时,则不应超过6根
E. 设置水平剪刀撑时,有剪刀撑斜杆的框格数量应大于框格总数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