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恰特草
B、 大麻
C、 鼠尾草
D、 帽蕊木
答案:A
解析:题目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一种滥用药物的名称及其主要成分和作用,根据相关知识可知,恰特草,又称“阿拉伯茶”“东非罂粟”等,主要活性成分为卡西酮、去甲伪麻黄碱等,具有兴奋和轻微致幻作用,滥用会出现抑郁、烦躁等症状,故答案为A。
A、 恰特草
B、 大麻
C、 鼠尾草
D、 帽蕊木
答案:A
解析:题目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一种滥用药物的名称及其主要成分和作用,根据相关知识可知,恰特草,又称“阿拉伯茶”“东非罂粟”等,主要活性成分为卡西酮、去甲伪麻黄碱等,具有兴奋和轻微致幻作用,滥用会出现抑郁、烦躁等症状,故答案为A。
A. 致幻性
B. 依赖性
C. 兴奋性
D. 抑制性
解析:题目解析:毒品是一种能够导致依赖性的物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毒瘾会越来越大,需要更高的剂量才能达到原来的效果,因此选项B:“依赖性”是正确答案。
A. 03月14日
B. 06月26日
C. 09月10日
D. 12月01日
解析:题目解析:吸毒人员的毒品滥用方式多样,他们之间的艾滋病传播风险相对较大。为了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和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以便宣传和教育人们如何预防艾滋病。因此,答案为选项D:“12月01日”。
A. 时代性
B. 科学性
C. 实效性
D. ABC
解析:题目解析:当前推进禁毒宣传教育的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改革创新,是为了提高禁毒宣传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宣传教育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所以选项D:“ABC”是正确答案。
A. 减少毒品供应
B. 减少毒品需求
C. 减少毒品危害
D. 减少吸毒人员数量
解析:答案选B。这道题考查对禁毒政策的理解。关口前移、预防为先是禁毒的基本方针,从根本上遏制吸毒人员滋生必须要减少毒品需求,这也是禁毒工作的重点之一。减少毒品供应和减少毒品危害都是禁毒工作的重要目标,但要从源头上遏制滋生吸毒人员,减少毒品需求是关键。
A. 预防教育
B. 依法严厉打击
C. 切断毒品来源
D. 戒断治疗
解析:答案选A。这道题考查对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的理解。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通过预防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毒品观念,增强拒毒意识和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毒品滋生的目的。
A. 禁毒扶贫
B. 重点整治
C. 示范创建
D. 缉毒执法
解析:答案选A。这道题考查对禁毒工作的重点之一的理解。禁毒扶贫是当前禁毒工作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要将禁毒工作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以禁毒促脱贫,以脱贫支撑禁毒,加大禁毒扶贫力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重点整治、示范创建、缉毒执法都是禁毒工作的具体任务和手段。
A. 5种
B. 4种
C. 6种
D. 3种
解析:题目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于我国2021年新列管易制毒化学品数量的掌握。正确答案为C,即我国在2021年新列管了6种易制毒化学品。这也是一个比较基础的知识点,需要考生平时多加关注相关政策和法规的更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解析:题目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于我国2021年新列管易制毒化学品的掌握。正确答案为B,即苯乙腈和γ-丁内酯是我国在2021年新列管的易制毒化学品。溴素和1-苯基-1-丙酮虽然都是易制毒化学品,但并没有被列入2021年新列管的范围。需要考生平时多关注化学品的分类和相关法规的更新。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题目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掌握。根据该规定,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规定。因此,正确答案为D,即由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共同制定认定吸毒成瘾的办法。需要考生平时多关注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实施。
A. 麦角二乙胺
B. 苯丙胺
C. 三唑仑
D. 尼古丁
解析:题目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于兴奋剂的了解,其中麦角二乙胺、苯丙胺和尼古丁都是一些兴奋剂,而三唑仑则是一种安眠药。根据题目描述,运动员为了赢得更好的比赛成绩,广泛滥用的物质最终造成部分运动员患上急性心脏病或脑血管疾病引发猝死。因此,我们可以排除安眠药和尼古丁这两个选项,而麦角二乙胺和苯丙胺都是常见的兴奋剂,但根据题目描述“世纪末的奥林匹克竞技比赛”,我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上个世纪末,那个时候苯丙胺被广泛使用,因此选B.苯丙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