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0m
B、 1.5m
C、 2.0m
答案:B
解析:起重机具与1kV以下带电体的距离,应该为1.5m (答案B)。 解析:根据电工的安全规定,起重机具与1kV以下的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应为1.5米。这是为了防止电击事故和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A、 1.0m
B、 1.5m
C、 2.0m
答案:B
解析:起重机具与1kV以下带电体的距离,应该为1.5m (答案B)。 解析:根据电工的安全规定,起重机具与1kV以下的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应为1.5米。这是为了防止电击事故和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A. 最大值
B. 平均值
C. 有效值
解析:直流电流表与电压表指示的数值,是反映该交变量的平均值 (答案B)。 解析:直流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设计用于测量直流电路的仪器。在交流电路中,交流电流和电压的数值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直流电流表和电压表无法准确测量交流电路中的数值。它们指示的数值是基于交流信号的平均值。
A. 近于满载
B. 半载左右
C. 轻载
解析:当变压器处在半载左右状态下运行时,其工作效率最高 (答案B)。 解析:变压器的工作效率是指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间的比率。在变压器的不同负载条件下,工作效率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在变压器运行时,当它处于半载左右的状态时,其工作效率最高。这是因为在这个负载范围内,损耗较小,变压器的效率最高。
A. 1年
B. 2~4年
C. 5~10年
D. 15年
解析:对于中小型电力变压器,投入运行后每隔5~10年要进行大修一次。选择答案C的原因是,中小型电力变压器相对于大型变压器来说,容量较小,运行时间较长。根据一般的运行经验,中小型电力变压器通常在5到10年之间需要进行一次大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寿命。
A. 越小越好
B. 越大越好
C. 适中为好.
解析:电压表的内阻越大越好。选择答案B的原因是,电压表的内阻越大,对被测电路的影响越小。较高的内阻可以避免在测量过程中引入额外的电流,从而减少电路的负载效应,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A. 110V
B. 36V
C. 12V
解析:机床上的低压照明灯,其电压不应超过36V。选择答案B的原因是,机床上的照明灯一般采用低压供电,以确保安全性和防止触电危险。在给定的选项中,36V是一种常见的低电压标准,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同时又不会造成安全隐患。
A. 反时限保护
B. 联锁保护
C. 失压脱扣保护
解析:不允许自起动的电动机,还应装有失压脱扣保护(C)。这是因为当电动机的电源电压突然中断时,为了防止电动机重新自起动造成危险,需要装置失压脱扣保护。失压脱扣保护可以监测电源电压,当电压降低或中断时,会切断电动机的供电,避免自起动。
A. 有功;
B. 电荷;
C. 无功.
解析:电流的大小是指每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B)。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量度,通常以安培(A)作为单位。因此,电流的大小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有关。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解析:当人体触电时间越长,人体的电阻值会变小(B)。人体的电阻主要由皮肤、组织和内部液体组成。当人体接触电流时,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引起身体组织的反应,包括皮肤表面的电解作用和组织的生理反应。随着时间的增加,电流路径上的电解作用和组织反应会使组织导电性增加,导致人体电阻减小。因此,当人体触电时间越长,人体的电阻值会变小。
A. 越低;
B. 不变;
C. 越高.
解析: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电阻越大,发生故障时漏电设备外壳对地电压越高。答案选项C是正确的。当保护接地电阻增大时,对地电流减小,根据欧姆定律(U = I × R),当电流减小时,对地电压会增大。
A. 受潮;
B. 正常;
C. 绝缘击穿或接地短路.
解析:测量变压器绕组对地绝缘电阻值接近零值,说明该绕组发生了绝缘击穿或接地短路。答案选项C是正确的。正常情况下,绕组对地绝缘电阻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值,接近无穷大。当绝缘击穿或接地短路发生时,绝缘电阻会急剧下降,接近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