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B、5
C、7
答案:C
解析:当坡度大于7‰时,由于人力很难控制住矿车,所以严禁推车。选C。
A、3
B、5
C、7
答案:C
解析:当坡度大于7‰时,由于人力很难控制住矿车,所以严禁推车。选C。
A. 4
B. 3
C. 5
解析:当人车运行速度大于4m/s时,制动距离就会超过20m。车速越快,前方遇到紧急情况的可能性越大,人车掉道的可能性越大,人车上掉物的可能性也越大,而且列车运行噪声也越大,司机就越听不到后面人车上发出的呼叫声音,导致事故扩大。选A。
A. 3
B. 5
C. 6
解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一十一条规定,升降物料用的缠绕式提升钢丝绳,悬 挂使用12个月内必须进行第一次性能检验,以后每6个月检验1次。选C.
A. 0.8
B. 1
C. 1.2
解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九十四条规定,专为升降人员和升降人员与物料的 罐笼,进出口必须装设罐门或者罐帘,高度不得小于1.2 m。罐门或者罐帘下部边缘至 罐底的距离不得超过250 mm,罐帘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200 mm。罐门不得向外开,门 轴必须防脱。乘人层的进、出口必须装设罐门或罐帘,对其尺寸的要求,就是要把人可靠地拦在里面,不会因太矮、中间或下面间隙太大把人漏出罐外。门不得向外开,门轴必须
防脱,是防止罐笼在运行的冲撞下,门被撞开或门轴脱开刮碰罐道或罐道梁,或掉进井筒 。 选 C 。
A. 1
B. 2
C. 3
解析: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一十八条规定,各种提升装置的卷筒上缠绕的钢丝 绳层数,必须符合下列要求:立井中升降人员或者升降人员和物料的不超过1层,专为升降物料的不超过2层。当第1层钢丝绳缠绕到滚筒边缘后,开始缠第2层钢丝绳的第1 圈时,由于第1层最后一 圈绳与滚筒端板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小到容纳不了一条钢丝 绳时,钢丝绳便跳到第1层钢丝绳两圈之间的间隙槽中,这一跳动引起了钢丝绳的突然 抖动,使钢丝绳的张力突然加大,如果是提升或下放人车,乘车人员会有速度突变的感 觉,对于不了解原因的人,会产生心理负担和精神刺激,在立井提升中感觉尤为明显,所以立井提人绞车只允许缠绕1层钢丝绳。选A。
A. 绝缘
B. 保护
C. 工作
解析:保护接地是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漏电保护的后备保护,将设备上的故障 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的一种安全措施。井下电压在36 V以上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或屏蔽护套等必须有。选B.
A. 压 力
B. 减速度
C. 残 压
解析:因油质差或被污染等因素使油路不畅或堵塞将出现制动器中油液不能完全回 到油箱从而使制动器工作腔内的残压较大,制动力矩降低,导致盘形闸制动失效。
选 C 。
A. 1.5
B. 3
C. 4.5
解析:为了避免雷管爆炸时引起炸药爆炸,炸药和雷管不得在同 一列车内运输。同一 列车运输时,装炸药车与装雷管车之间以及装炸药车或装雷管车与机车之间,必须用空
车隔开,隔开长度不得小于3 m。选B。
A. 1
B. 1.5
C. 2
解析:矿井监控系统关系到整个煤矿的安全,属于一级负荷,要保证供电的不间断性, 因此,要求当电网停电后,还能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2 h,留出时间查找事故原因,快速恢复正常供电。选C
A. 1
B. 2
C. 3
解析:对于有漏电闭锁功能的漏电继电器,其闭锁电阻的整定值为动作电阻整定值的2倍。1140V电网,40 kΩ;660V电网,22KΩ;380V电网,7kΩ;127V电网,3kΩ。选B
A. 全部电气设备
B. 大功率电气设备
C. 通信、监控、信号和控制等小功率电气设备
解析:在防爆类型中本质安全型设备安全程度最高,它不需要专门的隔爆外壳和其他防爆措施,因而就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和质量,所以井下防爆的通信、信号和控制装置应优先选用本质安全型。 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