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库
搜索
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93、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是熟人还是生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

A、 办事公道的要求

B、 爱国守法的要求

C、 尊老爱幼的要求

D、 助人为乐的要求

答案:A

解析:题目解析 这道题目强调了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应该公正、无差别,不论是谁都应该一视同仁。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办事公道的要求。办事公道的要求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要求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要公正无私、不偏不倚。因此,选项A. 办事公道的要求是最符合题目描述的选项。

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库
73、人生价值主要回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a4f-92e8-c0ba-f2840f59e0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0、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的基本原理来看待道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a4f-b228-c0ba-f2840f59e0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09、中立性是正当程序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a4f-b610-c0ba-f2840f59e02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8、有了明确的认知就能形成信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98-3ba0-c0ba-f2840f59e0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0、社会公德涵盖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06-cd28-c0ba-f2840f59e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3、人生目的是指人()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a4f-92e8-c0ba-f2840f59e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4、法的创制过程其实就是法的创制与实施的过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98-4f28-c0ba-f2840f59e0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40、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所以不调整阶级对立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98-56f8-c0ba-f2840f59e02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25、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98-56f8-c0ba-f2840f59e0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9、()同青年大学生座谈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a4f-8f00-c0ba-f2840f59e0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库

293、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是熟人还是生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

A、 办事公道的要求

B、 爱国守法的要求

C、 尊老爱幼的要求

D、 助人为乐的要求

答案:A

解析:题目解析 这道题目强调了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应该公正、无差别,不论是谁都应该一视同仁。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办事公道的要求。办事公道的要求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要求从业人员在工作中要公正无私、不偏不倚。因此,选项A. 办事公道的要求是最符合题目描述的选项。

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库
相关题目
73、人生价值主要回答:()。()

A.  人为什么活着

B.  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C.  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

D.  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解析:人生价值主要回答: (D) 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答案选择D,是因为人生的意义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它涉及到人们对生活的目标和价值的认知。选择D意味着人生的意义与人的行为和价值观息息相关,强调人应该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寻找并实现个人的目标和价值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a4f-92e8-c0ba-f2840f59e0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0、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的基本原理来看待道德。()

A.  人类历史观

B.  唯物史观

C.  党史观

D.  辩证法

解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来看待道德 (答案 B)。 解析: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强调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在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中,要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道德问题,把握道德的发展演变和社会背景,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判断标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a4f-b228-c0ba-f2840f59e0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09、中立性是正当程序的()

A.  底线标准

B.  核心标准

C.  重要特征

D.  内在要求

解析:中立性是正当程序的底线标准。 答案解析:中立性是指在法律程序中,法官或裁决者应当不偏不倚、不偏不袒,不受他人影响,客观公正地对待案件和当事人。中立性是正当程序中最基本、最基础的标准,确保了公正审判的原则。选项A中的"底线标准"一词意味着中立性是正当程序中最低限度的要求和基准,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a4f-b610-c0ba-f2840f59e02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8、有了明确的认知就能形成信念。()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有了明确的认知就能形成信念。答案:B.错误 解析: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明确的认知并不一定导致信念的形成。信念是个人对某种观点、信仰或价值的坚定承诺,它不仅仅依赖于认知,还受到情感、经验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人们可以有明确的认知,但并不一定会形成坚定的信念。因此,这个答案是错误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98-3ba0-c0ba-f2840f59e0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0、社会公德涵盖了()。()

A.  人与人的关系

B.  人与社会的关系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D.  人与宇宙的关系

解析: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选项 A 表示人与人的关系,即人们在社会中的相互关系和互动;选项 B 表示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的联系;选项 C 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个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选项 D 提到人与宇宙的关系,虽然宇宙是广阔的,但并不直接涉及社会公德的范畴。因此,答案为 AB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06-cd28-c0ba-f2840f59e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3、人生目的是指人()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

A.  为什么发展

B.  为什么活着

C.  为什么工作

D.  为什么努力

解析:人生目的是指人为什么活着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答案选项B是正确的。人生目的是对个体存在的意义和目标的思考,涉及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包括个体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它是人对于自己存在的目的和使命的认知和追求,给予人生以指引和动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a4f-92e8-c0ba-f2840f59e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4、法的创制过程其实就是法的创制与实施的过程。()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法的创制过程其实就是法的创制与实施的过程。 (答案: B) 解析:这道题的答案是错误。法的创制过程和法的实施过程是两个不同的阶段。法的创制过程指的是立法机关通过制定法律的程序和程序,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规。而法的实施过程则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被执行和应用的过程,包括法律的解释、适用和执行等环节。因此,法的创制过程和法的实施过程并不等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98-4f28-c0ba-f2840f59e0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40、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所以不调整阶级对立关系。()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所以不调整阶级对立关系。答案:B 错误 解析:社会主义法旨在调整阶级对立关系,通过法律手段促进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社会主义法旨在保护劳动人民的利益,调整社会矛盾,消除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因此,社会主义法不仅具有阶级性,还是调整阶级对立关系的工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98-56f8-c0ba-f2840f59e02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25、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答案:B 解析:这道题的答案为错误(B)。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国家政权的根本制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98-56f8-c0ba-f2840f59e0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9、()同青年大学生座谈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习近平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引语,强调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观察社会和做出选择的重要性。根据中国历史上的领导人,只有习近平在近年来强调过类似的观点,因此选项D,习近平,是说出这番话的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a4f-8f00-c0ba-f2840f59e0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