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刑法选择题题库(私人)
搜索
刑法选择题题库(私人)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答案:D

刑法选择题题库(私人)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6238-c0ba-f2840f59e0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用乙的淘宝账号从网上买了一个手机,用甲自己的银行卡付了款,留的是自己的号码。手机卖家核实信息时,按照淘宝账号信息打电话给了乙,乙骗商家说手机是他买的,并告知商家更改收货地址,商家把手机发货给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71-19bd-4650-c0f5-18fb755e88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8178-c0ba-f2840f59e0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5298-c0ba-f2840f59e0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8178-c0ba-f2840f59e0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8178-c0ba-f2840f59e0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丁某有精神病,丁之妻郭某系丁某监护人。一日, 二人到丁某父母家吃饭时,丁某和其父母争吵,拿起 菜刀欲将其父母砍死(实际未死),郭某未制止,未呼 救也未报警,而是关了门走了,丁某父母因流血休克 而亡,郭某事后还洗了丁某的血衣。事后证明,丁某 当时精神病发作没有责任能力。关于郭某,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71-19bd-465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75c0-c0ba-f2840f59e0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6620-c0ba-f2840f59e0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关于贿赂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71-19bd-4e20-c0f5-18fb755e88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刑法选择题题库(私人)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刑法选择题题库(私人)

《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答案:D

刑法选择题题库(私人)
相关题目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B.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片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

C.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

D.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6238-c0ba-f2840f59e0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用乙的淘宝账号从网上买了一个手机,用甲自己的银行卡付了款,留的是自己的号码。手机卖家核实信息时,按照淘宝账号信息打电话给了乙,乙骗商家说手机是他买的,并告知商家更改收货地址,商家把手机发货给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若承认商家对该货物有处分权,乙欺骗商家的行为成立诈骗罪

B. B.如果否认商家对该货物有处分权,商家只是被乙利用的工具,乙的行为成立盗窃罪的间接正犯

C. C.如果持 B 选项的观点,乙成立盗窃罪的间接正犯,盗窃的对象是甲对商家的债权(发货权)

D. D.该案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三角诈骗”,即便认为乙的行为成立诈骗罪,商家受骗了,但商家的做法并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实际财产遭受损失的人仍然是甲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71-19bd-4650-c0f5-18fb755e88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A. 展望的内容是否正确

B. 展望的目的和动机是否正确

C. 有没有预见性

D. 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否科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8178-c0ba-f2840f59e0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 是否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

B. 是否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C. 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 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5298-c0ba-f2840f59e0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A. 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状况有不同的特点

B.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C. 时代和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D. 领导人的领导风格和意愿不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8178-c0ba-f2840f59e0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A. 《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 《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C. 《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D. 《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8178-c0ba-f2840f59e0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丁某有精神病,丁之妻郭某系丁某监护人。一日, 二人到丁某父母家吃饭时,丁某和其父母争吵,拿起 菜刀欲将其父母砍死(实际未死),郭某未制止,未呼 救也未报警,而是关了门走了,丁某父母因流血休克 而亡,郭某事后还洗了丁某的血衣。事后证明,丁某 当时精神病发作没有责任能力。关于郭某,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A.妻子郭某构成不作为犯的故意杀人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应数罪并罚

B. B.妻子郭某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C. C.如果认为丁某父母即使及时送医仍会死亡, 也不应认为死亡结果与妻子郭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无因果关系

D. D.妻子郭某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71-19bd-465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

A. 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 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 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

D.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75c0-c0ba-f2840f59e0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

A. 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 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

C.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 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变化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6620-c0ba-f2840f59e0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关于贿赂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甲向国家工作人员乙行贿, 甲带了 100 万元现金去乙的办公室, 乙对甲说:“钱先放你那里吧。” 甲遂将现金带回并放进自己的保险箱里, 直至案发时也没有移动。 甲行贿 100 万元既遂, 乙受贿 100 万元既遂

B. B.乙利用职务便利违法为甲开具彩票经营同意书, 并欺骗甲需要支付 10 万元才能开具, 甲信以为真支付 10 万元给乙。 乙受贿 10 万元既遂

C. C.甲向国家工作人员乙行贿, 给了乙一张空白支票, 支票最高金额为 999 万元, 甲账户上也有千万余额, 直至案发时, 乙也没有填写支票上的数字。 甲行贿 999 万元既遂, 乙受贿 999 万元既遂

D. D.甲向国家工作人员乙行贿, 给了乙一张 500 万元的银行卡, 并告知其卡内余额, 乙收下后, 没有查看余额, 也没有使用, 直至案发时, 卡上余额连本带息共 600 万元。 甲行贿 500 万元, 乙受贿 600 万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71-19bd-4e20-c0f5-18fb755e88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