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刑法选择题题库(私人)
搜索
刑法选择题题库(私人)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牛的限制

C、事物本质的暴露是个过程

D、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答案:ABCD

刑法选择题题库(私人)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盗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71-19bd-4a38-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79a8-c0ba-f2840f59e0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4eb0-c0ba-f2840f59e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在公交车上抢夺孟某的钱包,夺下钱包后就跑下公交车,正好路过该处的警察乙看到甲在逃跑, 便追赶甲。之后甲、乙两人扭打在一起,甲逃往马路对面,民警乙在追赶过程中被车辆撞身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71-19bd-4a38-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关于因果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71-19bd-4a38-c0f5-18fb755e88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71-19bd-4a38-c0f5-18fb755e88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标准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6238-c0ba-f2840f59e0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张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准备给国家工作人员李某行贿, 但担心会被拒绝, 遂找到李某妻子钱某 (非国家工作人员) 说: “我已经和李某沟通过了, 你帮我转交 10 万块钱。” 钱某收下后, 告诉了李某, 李某义正言辞拒绝并要求钱某退回 10 万元, 钱某假装同意。 后钱某并未将该 10 万元 退还给张某, 并将 10 万元用于家庭生活。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71-19bd-4e20-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6238-c0ba-f2840f59e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5298-c0ba-f2840f59e01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刑法选择题题库(私人)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刑法选择题题库(私人)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牛的限制

C、事物本质的暴露是个过程

D、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答案:ABCD

刑法选择题题库(私人)
相关题目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盗窃?

A. A.小明将共享单车放置自家门口,不破坏自行车锁,便于自己扫码付费使用

B. B.小红将上锁的共享单车(仅供城市使用),偷偷运到村里,供村民扫码付费使用

C. C.小孟将共享单车停到自家院里,不破坏自行车锁,供自己扫码付费使用

D. D.小张将已上锁的共享单车锁破坏,用自己的锁将共享单车锁上供自己使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71-19bd-4a38-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了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主要有

A. 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B. 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

C. 私有垄断资本普遍采用股份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

D. 由国家出面组建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79a8-c0ba-f2840f59e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

B. 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C.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D.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4eb0-c0ba-f2840f59e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在公交车上抢夺孟某的钱包,夺下钱包后就跑下公交车,正好路过该处的警察乙看到甲在逃跑, 便追赶甲。之后甲、乙两人扭打在一起,甲逃往马路对面,民警乙在追赶过程中被车辆撞身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甲的行为构成抢夺罪,不需要对乙的死亡结果负责

B. B.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不需要对乙的死亡结果负责

C. C.甲的行为属于抢劫罪,是抢劫致人死亡的结果加重犯

D. D.甲的行为属于抢劫罪,不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71-19bd-4a38-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因果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A.医生甲以杀人的故意向病人乙注射超量的药剂,病人死亡。事后查明,因病人的特殊体质,即使当时注射的是正常药剂也会导致其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B. B.甲和乙合租一套房,各自向房东交房租。甲收到徐某发来的诈骗短信,短信声称以后的房租汇到某个银行卡里。甲信以为真,把 3000 元打到诈骗犯徐某的卡上。然后甲和合租的乙说:“我们房东的卡换了,钱要打到另外一个卡上。”乙说:“是嘛,你把短信转发给我吧。”甲把短信转发给乙,乙就把3000 元打到诈骗犯徐某的帐号里面了。徐某的诈骗行为与乙的被骗(财产损失)仍然具有因果关系

C. C.甲投毒毒杀乙,乙中毒后四肢无力碰到其仇人丙,仇人丙趁此机会将其杀害,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 D.甲将乙撞倒在路中央,然后逃逸。后丙开车路过,没有看到乙,撞向了乙。最后乙死亡,但无法查明乙是在丙撞之前死亡还是之后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71-19bd-4a38-c0f5-18fb755e88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A.甲诈骗被害人钱款到自己账户,乙事后知道后帮甲取现。乙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B. B.乙因涉嫌受贿被监察委留置,在留置期间脱逃,乙的行为不构成脱逃罪

C. C.甲非法集资 3 亿,乙明知该款系甲非法集资所得,还帮甲换汇并汇往境外,乙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D. D.被执行人甲,以虚假诉讼的方式将财产转移给乙,以逃避执行,甲构成虚假诉讼罪和拒不执行判决罪想象竞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71-19bd-4a38-c0f5-18fb755e88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标准的是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 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6238-c0ba-f2840f59e0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张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准备给国家工作人员李某行贿, 但担心会被拒绝, 遂找到李某妻子钱某 (非国家工作人员) 说: “我已经和李某沟通过了, 你帮我转交 10 万块钱。” 钱某收下后, 告诉了李某, 李某义正言辞拒绝并要求钱某退回 10 万元, 钱某假装同意。 后钱某并未将该 10 万元 退还给张某, 并将 10 万元用于家庭生活。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A.钱某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B. B.钱某构成受贿罪共犯

C. C.李某不构成受贿罪

D. D.张某构成行贿罪未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71-19bd-4e20-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A. 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B. 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C. 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

D. 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6238-c0ba-f2840f59e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 客观性

B. 能动性

C. 对象性

D. 任意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32-d38f-5298-c0ba-f2840f59e01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