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
B、12
C、21
D、22
答案:A
解析:高危和人员密集单位应当每半年至少组织()次综合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2年对所有专项应急预案至少组织()次演练,每半年对所有现场处置方案至少组织1次演练。 答案: A. 11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高危和人员密集单位每半年至少要组织11次综合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2年对所有专项应急预案至少组织11次演练。每半年对所有现场处置方案至少组织1次演练。因此选择答案A。
A、11
B、12
C、21
D、22
答案:A
解析:高危和人员密集单位应当每半年至少组织()次综合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2年对所有专项应急预案至少组织()次演练,每半年对所有现场处置方案至少组织1次演练。 答案: A. 11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高危和人员密集单位每半年至少要组织11次综合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2年对所有专项应急预案至少组织11次演练。每半年对所有现场处置方案至少组织1次演练。因此选择答案A。
A. 6
B. 8
C. 12
D. 24
解析:规模较大、危险性较高的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运输单位和使用危险物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单位应当成立包括工艺、设备、安全等人员组成的应急处置技术组,实行()小时应急值班。 答案: D. 24 解析: 根据题目描述,规模较大、危险性较高的单位应当成立应急处置技术组,并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因此选择答案D。
A. 1
B. 2
C. 3
D. 4
解析: 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在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中,应当配备至少3名注册安全工程师。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
A. 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
B. 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
C. 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
D. 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
解析: 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
A. 生产经营单位
B. 生产经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
C. 劳务派遣单位
D. 安全监管部门
解析: 根据《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情况下,生产经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职责。因此,如果未明确职责,则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责任,即正确答案为A选项。
A. 1年内
B. 3年内
C. 5年内
D. 终身
解析:根据《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规定,对于重大以上等级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撤销其主要负责人职务,并终身禁止其担任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因此,选项D“终身”是正确答案。
A. 监督、管理
B. 协调、管理
C. 安排、调度
解析: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如果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单位、承租单位,那么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应该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因此,选项B“协调、管理”是正确答案。
A. 一般
B. 较大
C. 较小
D. 实际发生
解析:根据《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规定,当生产经营单位发生较大涉险事故时,应按照较大事故的规定进行报告,并组织抢险救援。因此,选项B“较大”是正确答案。
A. 负责人
B. 执行人
C. 第一责任人
D. 监管人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 )。答案:C. 第一责任人 解析:在安全管理中,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承担着最高的安全管理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被称为第一责任人。作为第一责任人,他们有责任组织和协调本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A. 渎职行为
B. 事故隐患
C. 贪腐行为
D. 轻微违章
解析: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发现的( ),有权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 答案:B. 事故隐患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报告或举报。这是为了促进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事故隐患能够及时被发现和处理,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A. 总经理
B. 主要负责人
C. 副总经理
D. 实际控制人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或者安全总监协助( )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 答案:B. 主要负责人 解析:生产经营单位通常会设立负责安全生产的职位,如安全总监或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这些人员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他们负责协调和执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事故隐患得到及时排查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