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泡沫灭火器
B、 干粉、泡沫灭火器
C、 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D、 水、干粉灭火器
答案:C
解析:适用于扑救带电火灾的灭火介质或灭火器是( )。 答案: C. 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解析: 扑救带电火灾时,使用导电性低的灭火介质或灭火器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电流通过介质传导给扑救人员造成电击伤害。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都是常见的适用于扑救带电火灾的灭火工具,它们具有较低的导电性,可以有效灭火而不会产生额外的危险。
A、 水、泡沫灭火器
B、 干粉、泡沫灭火器
C、 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D、 水、干粉灭火器
答案:C
解析:适用于扑救带电火灾的灭火介质或灭火器是( )。 答案: C. 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解析: 扑救带电火灾时,使用导电性低的灭火介质或灭火器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电流通过介质传导给扑救人员造成电击伤害。干粉灭火器和二氧化碳灭火器都是常见的适用于扑救带电火灾的灭火工具,它们具有较低的导电性,可以有效灭火而不会产生额外的危险。
A. 直观
B. 内部缺陷
C. 耐腐性
D. 承载能力
解析:在特种设备检测中,无损检测适合于构件的( )检查。 答案: B. 内部缺陷 解析: 无损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材料内部缺陷而无需破坏性试验的技术方法。它适用于检查构件的内部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杂等。无损检测通过利用材料对电磁波、超声波、磁场或放射性物质的不同响应特性,来检测构件内部的缺陷情况,从而评估其质量和完整性。
A. 1
B. 2
C. 5
D. 9
解析: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铁路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 )m。 答案: B. 2 解析: 为保证人身安全,减少触电风险,与铁路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是必要的。根据相关安全规定,除专业人员外,其他人员及其携带的物件与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2米。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电流通过人体或物体,降低触电风险,确保人身安全。
A. 技术科负责人
B. 主管生产的经理
C. 总工程师
D. 专业工程师
解析:单位工程施工方案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并进行会审、交底后,由施工单位组织编制,由施工单位的总工程师审批生效。选项C中的总工程师是施工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具备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批的权限。
A. 周围环境
B. 挖掘方式
C. 运土机械
D. 基坑支护
解析:施工现场在土方开挖时,要考虑周围环境的因素来确定降水方案。选项A中的周围环境包括施工现场周边的地理、气候、地下水位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对土方开挖和降水方案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评估和确定。
A. 短桩隔断支撑
B. 地下连续墙支护
C. 钢构架支护
D. 挡土护坡桩支撑
解析: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6m且临近有建筑,不允许支撑有较大变形时,应采用挡土护坡桩支撑的方法。选项D中的挡土护坡桩支撑可以提供较好的支撑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防止土方坍塌,同时减少对临近建筑的影响,是一种适用于该情况的常用方法。
A. 3
B. 2.5
C. 1.5
D. 2
解析: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或灯具离地面最小高度低于( )m的场所照明,电源电压不应高于36V。 A.3 B.2.5 C.1.5 D.2 答案:B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场所照明的要求和标准。根据题干中的条件,隧道、人防工程、高温或灯具离地面的最小高度低于一定数值时,电源电压不应高于36V。根据选择项,只有选项B中的2.5是最小的值,所以答案选B。
A. 450
B. 350
C. 250
D. 150
解析: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将立杆、大横杆、小横杆三杆的交叉点称为主节点,主节点处的立杆和大横杆的连接扣件与大横杆和小横杆的连接扣件之间的距离应小于( )mm。 A.450 B.350 C.250 D.150 答案:D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主节点的连接要求。根据题干中的描述,主节点处的立杆和大横杆的连接扣件与大横杆和小横杆的连接扣件之间的距离应小于一定数值。根据选择项,只有选项D中的150是最小的值,所以答案选D。
A. 200
B. 300
C. 350
D. 400
解析:双排落地的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 )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固定在纵向扫地杆的下部。 A.200 B.300 C.350 D.400 答案:A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双排落地的扣件式钢管外脚手架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的要求。根据题干中的描述,纵向扫地杆要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一定数值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固定在纵向扫地杆的下部。根据选择项,只有选项A中的200是不大于200的值,所以答案选A。
A. 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梁侧模→拆梁底模→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
B. 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拆楼板底模
C. 拆柱侧模→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拆粱底模
D. 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
解析: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一般现浇楼盖及框架结构的拆模顺序是( )。 A. 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梁侧模→拆梁底模→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 B. 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拆楼板底模 C. 拆柱侧模→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 D. 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柱侧模→拆楼板底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 答案: D 解析: 在一般现浇楼盖及框架结构的拆模过程中,拆模的顺序应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以确保安全和高效。选项 D 中的顺序符合拆模的一般规律,首先拆除柱模斜撑与柱箍,然后依次拆梁侧模、拆梁底模、拆柱侧模和拆楼板底模。这种顺序可以有效地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拆模的顺利进行。
A. 生产(制造)许可证
B. 产品合格证
C. 产品发票
D. A和B
解析:施工单位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 ),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 A. 生产(制造)许可证 B. 产品合格证 C. 产品发票 D. A和B 答案: D 解析: 施工单位在采购或租赁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时,这些物品应具有相应的生产(制造)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选项 D 中的 A 和 B 都是必要的要求。生产(制造)许可证表示该物品的制造商符合相关的生产标准和要求,产品合格证则证明该物品的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应当对这些物品进行查验,以确保它们的合法性和质量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