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4月份
B、 4~6月份
C、 5~6月份
D、 4~9月
答案:B
解析:系统提升工作推进计划中,要求二级公司在2022年完善部门内设机构,成立管控稽查大队,并配备相应专职人员。选项B中的4~6月份是指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完成该任务,最为合理。
A、 4月份
B、 4~6月份
C、 5~6月份
D、 4~9月
答案:B
解析:系统提升工作推进计划中,要求二级公司在2022年完善部门内设机构,成立管控稽查大队,并配备相应专职人员。选项B中的4~6月份是指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完成该任务,最为合理。
A. 5月份
B. 6月份
C. 9月份
D. 12月
解析:系统提升工作推进计划中,要求三级公司在某个时间节点上组织完善制度和健全运行机制。选项D中的12月份是一个合理的节点时间,可能是在年末进行相关工作的最佳时机。
A. 每周
B. 每月
C. 每季度
D. 每半年
解析:在各类安全检查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对系统提升实施情况进行重点督导,并进行系统运行实施考核评价。原则上,股份公司每年,二级和三级公司应每半年组织一次考核评价。选项D中的每半年最符合题目要求,即每年两次考核评价。
A. 施工单位
B. 监理单位
C. 设计单位
D. 政府监督部门
解析:题目要求确定对于出现质量问题的建设工程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工程,谁应该负责返修。正确答案是A.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在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因此他们应该对质量问题负责并进行返修。
A. 排查
B. 销毁
C. 排除
D. 登记
解析:题目要求确定爆破作业结束后,作业单位应该进行哪种处理。正确答案是C. 排除。爆破作业结束后,作业单位应当及时检查未引爆的民用爆炸物品,并排除它们的存在,以确保安全。
A. 半小时
B. 1小时
C. 2小时
D. 4小时
解析:题目要求确定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负责人应该在多长时间内向相关部门报告。正确答案是B. 1小时。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单位负责人应当在事故发生后的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的情况。这个规定旨在确保及时有效地报告和处理生产安全事故。
A. 30,7
B. 15,7
C. 30,15
D. 10,7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补报。而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也应当及时补报。根据选项,只有A选项中的30和7分别符合这两种情况,即生产安全事故和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的要求,所以答案选A。
A. 企业提取
B. 政府监管
C. 确保需要
D. 按需使用
解析:要管理安全费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根据选项,A选项表示企业提取费用,B选项表示政府监管费用,C选项表示确保需要费用,而D选项表示按需使用费用。按需使用费用不是安全费用管理的原则,因为在安全管理中,费用的使用应该是根据需要进行,而不是按需使用。所以答案选D。
A. 1
B. 2
C. 3
D. 4
解析:根据《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质量环保管理刚性标准》,临时用电工程每月至少需要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并保留检查记录。因此,答案选A。
A. 模板、支架搭设拆除前,必须向管理、施工人员进行口头交底
B. 可以使用竹、木材和钢材混搭的架体
C. 严禁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的钢管或型钢
D. 六级及以上强风、暴雨、浓雾等恶劣天气施工时加强安全管理
解析:《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质量环保管理刚性标准》中关于模板支架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C:严禁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的钢管或型钢。 这个选项正确的原因是,在建筑施工中,模板支架是用来支撑混凝土模板的结构。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的钢管或型钢作为支撑材料会导致支架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增加意外事故发生的风险。因此,《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质量环保管理刚性标准》中明确规定严禁使用这种状况不良的材料。
A. 制订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B. 参加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C. 编制并适时更新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D. 监督项目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
解析:下列关于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D:监督项目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 这个选项正确的原因是,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负责管理和监督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人员。他们的职责包括监督项目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情况,确保这些费用得到有效的运用,用于改善和维护项目的安全生产环境。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