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职业技能
>
中国近现代史练习题
搜索
中国近现代史练习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7.”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B、 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答案:C

中国近现代史练习题
4、1956年9月党的八大提出的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1cb-58a8-c039-62ee467000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 )2、从大革命失败到遵义会议召开前夕,”左”的错误先后四次在党中央取得领导地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1cb-4cf0-c039-62ee4670001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 ),组织武装反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1cb-3198-c039-62ee467000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口号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1cb-4520-c039-62ee4670002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在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0eb-5500-c039-62ee467000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上层建筑是指(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0eb-5500-c039-62ee467000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405-df58-c039-62ee4670002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强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上述论断表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0eb-60b8-c039-62ee467000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和国家将--同消亡,关于这个消亡的说法正确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0eb-6888-c039-62ee4670002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8.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次决议中说:”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区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和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力,绝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上述材料(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1cb-4908-c039-62ee4670002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职业技能
>
中国近现代史练习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中国近现代史练习题

7.”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B、 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C、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答案:C

分享
中国近现代史练习题
相关题目
4、1956年9月党的八大提出的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人民大众同反革命残余势力的矛盾

C.  开展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

D.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1cb-58a8-c039-62ee467000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 )2、从大革命失败到遵义会议召开前夕,”左”的错误先后四次在党中央取得领导地位。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1cb-4cf0-c039-62ee467000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了( ),组织武装反袁。

A.  中国同盟会

B.  国民党

C.  兴中会

D.  中华革命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1cb-3198-c039-62ee467000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口号的进步意义体现在( )

A.  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  反对愚昧,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C.  促进中国的富强

D.  促进中国对社会主义思潮的研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1cb-4520-c039-62ee4670002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在于( )

A.  不懂得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

B.  相信古人天人感应的学说,

C.  迷信英雄人物

D.  信奉宗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0eb-5500-c039-62ee467000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上层建筑是指( )

A.  社会意识形态

B.  政治法律制度

C.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设施组织和相应的社会意识形态

D.  国家政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0eb-5500-c039-62ee467000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405-df58-c039-62ee4670002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强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上述论断表明( )

A.  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当

B.  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

C.  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

D.  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0eb-60b8-c039-62ee467000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和国家将--同消亡,关于这个消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国家首先消亡,阶级随后才会消灭

B.  .阶级首先消亡,国家才可能消灭

C.  .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机器的消亡,但是作为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国家仍然会存在.

D.  .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机器,连同作为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国家一并消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0eb-6888-c039-62ee4670002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8.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一次决议中说:”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区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和几省首先胜利……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力,绝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上述材料( )

A.  正确分析了中国革命高潮即将到来的必然趋势

B.  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矛盾激化的状况

C.  制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斗争的正确策略方针

D.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思想方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d8a-41cb-4908-c039-62ee4670002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