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39V
B、1.222V
C、1.233V
D、1.225V
答案:C
解析: 这道题给出的是使用氧气作为氧化剂,通入氧气的压力为133.3Kpa。根据Nernst方程,我们可以计算氧气的电极电位。根据题目中给出的E0O2/H2O的值为1.229V,并且氢离子浓度保持不变,可以简化Nernst方程为: E = E0 - (0.0592/n) * pH 在这个问题中,氧气与水之间的电子转移的电荷数为n = 4(根据氧气的电子转移反应式)。所以可以计算得到: E = 1.229 - (0.0592/4) * log(1.0) ≈ 1.229V 在给出的选项中,只有选项C的值为1.233V,因此答案选C。
A、1.239V
B、1.222V
C、1.233V
D、1.225V
答案:C
解析: 这道题给出的是使用氧气作为氧化剂,通入氧气的压力为133.3Kpa。根据Nernst方程,我们可以计算氧气的电极电位。根据题目中给出的E0O2/H2O的值为1.229V,并且氢离子浓度保持不变,可以简化Nernst方程为: E = E0 - (0.0592/n) * pH 在这个问题中,氧气与水之间的电子转移的电荷数为n = 4(根据氧气的电子转移反应式)。所以可以计算得到: E = 1.229 - (0.0592/4) * log(1.0) ≈ 1.229V 在给出的选项中,只有选项C的值为1.233V,因此答案选C。
A. 0.026
B. -0.026
C. 0.383
D. -0.383
解析: 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电极反应为 Hg2+/Hg,已知标准电极电位 E0Hg2+/Hg = 0.793 V。同时,在Cl-浓度为0.01 mol/L的条件下,要求确定电对的电极电位。根据 Nernst 方程,可以计算出电极电位的变化: E = E0 - (RT/nF) * ln(Q) 其中,E是电极电位,E0是标准电极电位,R是理想气体常数,T是温度,n是电子转移的摩尔数,F是法拉第常数,Q是反应物浓度比的电位系数。 在这个问题中,电子转移的摩尔数为2,温度和反应物浓度保持不变,因此可以将问题简化为: E = E0 - (0.0592/2) * log(Q) 其中,Q表示反应物的电位系数,对于溶解度积常数(Ksp)问题,Q = [Hg2+][Cl-]^2,所以可以得到: E = E0 - (0.0592/2) * log(Ksp/[Cl-]^2) 将已知的值代入计算,得到: E = 0.793 - (0.0592/2) * log(1.3*10^-18/(0.01)^2) 计算结果约为0.383 V,因此答案选择C。
A. 0.324
B. 1.26
C. 0.144
D. -0.324
解析: 题干中给出了相同的条件,即电极反应为 Hg2+/Hg,标准电极电位 E0Hg2+/Hg = 0.793 V,Cl-浓度为0.1 mol/L。根据 Nernst 方程进行计算: E = E0 - (0.0592/2) * log(Q) 将已知的值代入计算,得到: E = 0.793 - (0.0592/2) * log(1.3*10^-18/(0.1)^2) 计算结果约为0.324 V,因此答案选择A。
A. -0.146
B. 0.146
C. 0.327
D. -0.327
解析: 根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电极反应为 Ag2+/Ag,已知标准电极电位 E0Ag2+/Ag = 0.7995 V。同时,在I-浓度为1 mol/L的条件下,要求确定电对的电极电位。根据 Nernst 方程,可以计算出电极电位的变化: E = E0 - (RT/nF) * ln(Q) 其中,E是电极电位,E0是标准电极电位,R是理想气体常数,T是温度,n是电子转移的摩尔数,F是法拉第常数,Q是反应物浓度比的电位系数。 在这个问题中,电子转移的摩尔数为2,温度和反应物浓度保持不变,因此可以将问题简化为: E = E0 - (0.0592/2) * log(Q) 对于溶解度积常数(Ksp)问题,Q = [Ag2+][I-]^2,所以可以得到: E = E0 - (0.0592/2) * log(Ksp/[I-]^2) 将已知的值代入计算,得到: E = 0.7995 - (0.0592/2) * log(9.3*10^-17/(1)^2) 计算结果约为-0.146 V,因此答案选择A。
A. 向右进行
B. 向左进行
C. 方向无法确定
D. 有Cu(OH)2沉淀出现
解析: 已知反应为2Cu2+ + Sn2+ ≒ 2Cu+ + Sn4+ 在标准状态下,根据标准电极电势的大小可以判断反应的方向。根据已知数据,E0Cu2+/Cu+ = 0.17V,E0Sn4+/Sn2+ = 0.15V。根据电势的大小关系,E0Cu2+/Cu+ > E0Sn4+/Sn2+,说明Cu2+还原为Cu+的趋势比Sn4+氧化为Sn2+的趋势更强。因此,在标准状态下,反应2Cu2+ + Sn2+ ≒ 2Cu+ + Sn4+是向右进行的。 然而,当Cu2+离子的浓度降到0.1mol/L时,而其他离子的浓度仍为1.0mol/L,反应的方向可能会发生变化。由于Cu2+的浓度降低,Cu2+的还原趋势减弱,因此反应可能会向左进行。所以答案选择B.向左进行。
A. 0.146V、反应向左进行
B. -0.146、反应向右进行
C. 0.327V、反应向左进行
D. 由于必要数据未给全,因此无法确定
解析: 已知反应为2Ag+ + 2HI ≒ 2AgI↓ + H2↑ 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氢以后的金属不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根据已知数据,E0Ag+/Ag = 0.7995V。如果反应向右进行,说明Ag+还原为Ag的趋势比H+还原为H2的趋势更强,即E0Ag+/Ag > 0。根据计算,E0Ag+/Ag = 0.7995V,大于0,所以反应向右进行。同时,由于生成了AgI沉淀,也可以通过AgI的溶解度积(Ksp = 9.3 * 10^-17)来判断反应向右进行。 因此,答案选择B. -0.146V,反应向右进行。
A. 0.41V,反应向左进行
B. 0.52V,反应向左进行
C. 0.76V,反应向右进行
D. 0.88V,反应向右进行
解析: 已知反应为2Cu2+ + 4I- ≒ 2CuI↓ + I2↓ 在标准状态下,铜离子无法氧化碘离子,即E0Cu2+/Cu+ < E0I2/I-。然而,如果生成CuI沉淀后,情况会发生变化。根据已知数据,KspCuI = 1.1 * 10^-12。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反应的电势为E = E0Cu2+/Cu+ - E0I2/I- = 0.17V - 0.535V = -0.365V。如果E < 0,说明反应向右进行;如果E > 0,说明反应向左进行。根据计算结果,E = -0.365V,小于0,所以反应向右进行。 因此,答案选择D. 0.88V,反应向右进行。
A. 高锰酸钾
B. 溴水
C. 碱
D. 硝酸银的氨溶液
解析:用化学方法区别乙苯和苯的试剂是 A.高锰酸钾 答案解析:乙苯和苯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在这道题中,我们需要选择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与乙苯和苯发生区别明显的反应,从而区分它们。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与乙苯发生反应生成酮酸。而对于苯,由于其结构没有活泼的氢原子,无法被氧化,因此与高锰酸钾不发生反应。因此,选项 A.高锰酸钾是正确的答案。
A. 3.4*1012
B. 4.6*1038
C. 4.2*1062
D. 1.8*10125
解析:在标况下,MnO4-+5Fe2++8H+=Mn2++5Fe3++4H2O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A.4.2*1062 答案解析:这道题中给出了反应的方程式以及相关的标准电极电势值。我们可以通过使用标准电极电势的关系来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根据 Nernst 方程,平衡常数与标准电极电势的关系为:ΔG = -RT ln(K),其中 K 是平衡常数,R 是气体常数,T 是温度。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标准电极电势值,我们可以计算出反应的标准 Gibbs 自由能变化 ΔG,然后利用 Nernst 方程进行计算。根据计算,选项 C.4.2*1062 是正确的答案。
A. 1.3*107
B. 1.7*1014
C. 2.8*1028
D. 2.3*1040
解析:在标况下,Ce4++Fe2+=Ce3++Fe3+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B.1.7*1014 答案解析:这道题同样给出了反应的方程式和相关的标准电极电势值。我们可以使用类似于第二题的方法来计算平衡常数。根据 Nernst 方程,平衡常数与标准电极电势的关系为:ΔG = -RT ln(K)。根据给定的标准电极电势值,计算出反应的标准 Gibbs 自由能变化 ΔG,并使用 Nernst 方程进行计算。根据计算,选项 B.1.7*1014 是正确的答案。
A. 左,左
B. 左,右
C. 右,右
D. 右,左
解析: 题目给出了Pb2++Sn=Pb+Sn2+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E0Pb2+/Pb=-0.13和E0Sn2+/Sn=-0.14。根据电位差的原则,正电位的物质被氧化,负电位的物质被还原。在标准条件下,如果E0总>0,反应向右进行;如果E0总<0,反应向左进行;如果E0总=0,体系基本不变。 根据给定的E0Pb2+/Pb=-0.13和E0Sn2+/Sn=-0.14,在标准条件下,计算反应的总电位差E0总: E0总 = E0Pb2+/Pb + E0Sn2+/Sn = -0.13 + (-0.14) = -0.27 < 0 由于E0总<0,根据电位差原则,反应向左进行。当[Pb2+] = 1.5 mol/L时,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反应会向右进行以减少[Pb2+]浓度,使体系达到新的平衡。因此,答案是C. 反应向右,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