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左,左
B、左,右
C、右,右
D、右,左
答案:C
解析: 题目给出了Pb2++Sn=Pb+Sn2+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E0Pb2+/Pb=-0.13和E0Sn2+/Sn=-0.14。根据电位差的原则,正电位的物质被氧化,负电位的物质被还原。在标准条件下,如果E0总>0,反应向右进行;如果E0总<0,反应向左进行;如果E0总=0,体系基本不变。 根据给定的E0Pb2+/Pb=-0.13和E0Sn2+/Sn=-0.14,在标准条件下,计算反应的总电位差E0总: E0总 = E0Pb2+/Pb + E0Sn2+/Sn = -0.13 + (-0.14) = -0.27 < 0 由于E0总<0,根据电位差原则,反应向左进行。当[Pb2+] = 1.5 mol/L时,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反应会向右进行以减少[Pb2+]浓度,使体系达到新的平衡。因此,答案是C. 反应向右,右。
A、左,左
B、左,右
C、右,右
D、右,左
答案:C
解析: 题目给出了Pb2++Sn=Pb+Sn2+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E0Pb2+/Pb=-0.13和E0Sn2+/Sn=-0.14。根据电位差的原则,正电位的物质被氧化,负电位的物质被还原。在标准条件下,如果E0总>0,反应向右进行;如果E0总<0,反应向左进行;如果E0总=0,体系基本不变。 根据给定的E0Pb2+/Pb=-0.13和E0Sn2+/Sn=-0.14,在标准条件下,计算反应的总电位差E0总: E0总 = E0Pb2+/Pb + E0Sn2+/Sn = -0.13 + (-0.14) = -0.27 < 0 由于E0总<0,根据电位差原则,反应向左进行。当[Pb2+] = 1.5 mol/L时,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反应会向右进行以减少[Pb2+]浓度,使体系达到新的平衡。因此,答案是C. 反应向右,右。
A. 三价铁离子电位升高,反应速度加快
B. 体系基本不变的现象
C. 三价铁离子与氟发生配位,使三价铁离子电位降低,而不能氧化碘负离子的现象
D. 三价铁离子与氟发生沉淀,使三价铁离子电位降低,而不能氧化碘负离子的现象
解析: 题目给出了标准电极电位E0Fe3+/Fe2+=0.771V和E0I2/I-=0.535V。根据电位差的原则,正电位的物质被氧化,负电位的物质被还原。当往溶液中加入氟化钠后,根据配位反应和沉淀反应的特性,需要分析不同情况下的变化。 选择C作为答案,表示三价铁离子与氟发生配位,使三价铁离子电位降低,而不能氧化碘负离子。这是因为氟离子可以与铁离子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这会改变铁离子的电位。由于氟离子的配位效应使得铁离子的电位降低,导致无法氧化碘离子。因此,答案是C. 三价铁离子与氟发生配位,使三价铁离子电位降低,而不能氧化碘负离子的现象。
A. 增加盐酸溶液的用量,可以使平衡向右移动
B. 增大盐酸的浓度,可以提高二氧化锰电对的电极电位
C. 增大盐酸的浓度,可提高二氧化锰电对的电极电位同时降低氯电对的电极电位,从而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
D. 增大盐酸的浓度,可提高二氧化锰电对的电极电位,同时加热使氯气在水中电离度降低,从而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
解析: 题目给出了标准电极电位E0MnO2/Mn2+=1.23V和E0Cl2/2Cl-=1.36V。根据电位差的原则,正电位的物质被氧化,负电位的物质被还原。 选择C作为答案,表示增大盐酸的浓度可以提高二氧化锰电对的电极电位同时降低氯电对的电极电位,从而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增加盐酸的浓度可以提高二氧化锰电对的电极电位,因为更高的浓度会导致更多的氯离子与二氧化锰反应,使其电位升高。同时,增加盐酸浓度也会降低氯电对的电极电位,因为更多的氯离子参与反应,使其电位降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改变反应方向,使反应向右进行,从而制取氯气。因此,答案是C. 增大盐酸的浓度,可提高二氧化锰电对的电极电位同时降低氯电对的电极电位,从而改变化学反应的方向。
A. 取代反应
B. 加成反应
C. 氧化反应
D. 聚合反应
解析:乙二酸易发生的反应是 C.氧化反应 答案选择C,因为乙二酸易发生氧化反应。乙二酸是一种二元有机酸,具有较好的氧化性,容易被氧化剂氧化。在许多反应中,乙二酸可以被氧化为较高价的产物。因此,乙二酸易发生氧化反应。
A. 反应物浓度
B. 温度
C. 催化剂
D. 诱导反应
解析:增加碘化钾的用量,可加快重铬酸钾氧化碘的速度,它属于 A.反应物浓度影响 答案选择A,因为增加碘化钾的用量会增加反应物浓度,从而加快重铬酸钾氧化碘的速度。反应物浓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增加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反应碰撞的频率,增加反应发生的机会,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A. 反应物浓度
B. 温度
C. 催化剂
D. 诱导反应
解析:在标定高锰酸钾溶液,近终点时液温不低于65℃的原因是 B.温度的影响 答案选择B,因为液温不低于65℃是为了保持反应温度的稳定。在高锰酸钾溶液的标定过程中,反应速率与温度密切相关。较低的温度可能导致反应速率变慢或不完全,影响标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确保液温不低于65℃可以保持反应速率的稳定,提高标定的准确性。
A. 反应物浓度
B. 温度
C. 催化剂
D. 诱导反应
解析:题目解析 在丙烯酸中含一定量的苯酚时,可延长丙烯酸再热天时的贮存期,其原因是催化剂的影响。选择答案C,催化剂,是因为催化剂可以增加反应速率,延缓丙烯酸的聚合反应,从而延长其贮存期。
A. 氨羧配位剂是一类有机通用型配位剂
B. 氨羧配位剂是一类含有胺基和羧基的有机通用型配位剂
C. 氨羧配位剂中只含有胺基和羧基,不含其它基因
D. 最常用的氨羧配位剂是EDTA
解析:题目解析 下列对氨羧配位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氨羧配位剂中只含有胺基和羧基,不含其他基团。选择答案C,因为氨羧配位剂可以含有除胺基和羧基之外的其他基团,这些基团可以提供更多的配位位点,增强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
A. 氨羧配位剂是一类有机通用型螯和配位剂
B. 氨羧配位剂能与金属离子形成多个五元环
C. 由于EDTA能与金属离子广泛配位,因此应用最为广泛
D. 氨羧配位剂是一类分子中只含有胺基和羧基,不能含有其他基团的配位剂
解析:题目解析 下列对氨羧配位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氨羧配位剂是一类分子中只含有胺基和羧基,不能含有其他基团的配位剂。选择答案D,因为氨羧配位剂可以包含除胺基和羧基之外的其他基团,这些基团可以提供更多的配位位点,增强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
A. 氨羧配位剂是一类有机通用型螯合试剂的总称
B. 氨羧配位剂能与金属离子形成多个五元环
C. 常用的氨羧配位剂有EDTA,DCTA,EGTA
D. 最常用的氨羧配位剂是NTA
解析: 这道题目是关于氨羧配位剂的叙述的判断题。氨羧配位剂是指具有氨和羧基团的化合物,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选项A说的是正确的,氨羧配位剂是一类有机通用型螯合试剂的总称;选项B也是正确的,氨羧配位剂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多个五元环;选项C列举了一些常用的氨羧配位剂,也是正确的。而选项D说最常用的氨羧配位剂是NTA是不正确的,因为NTA(Nitrilotriacetic acid)并不是最常用的氨羧配位剂,常用的有EDTA(乙二胺四乙酸)、DCTA(二(羧甲基)乙二胺)和EGTA(乙二胺四乙酸乙酯)等。所以选项D是不正确的。
A. 二元酸
B. 三元酸
C. 四元酸
D. 六元酸
解析: 这道题目是关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在酸性溶液中的性质的判断题。乙二胺四乙酸是一种四酸型螯合剂,可以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在酸性很强的溶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会发生完全的酸性离解,即一个分子的乙二胺四乙酸会失去全部的四个氢离子,形成六个负电荷,因此被称为六元酸。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