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强调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
B、 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C、 注重个体道德修养,追求理想人格
D、 重视集体利益,强调整体至上
答案:A
解析:解析:A项错误,法家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其重视法律,实行严刑峻法。法家并不是长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流派。B项正确,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使儒家遭受重创。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施钳制,使儒家重新兴起。此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思想体系,同时融入了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C项正确,儒家思想注重个体道德修养,追求理想人格。D项正确,儒家思想重视集体利益,强调整体至上。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A、 强调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
B、 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C、 注重个体道德修养,追求理想人格
D、 重视集体利益,强调整体至上
答案:A
解析:解析:A项错误,法家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其重视法律,实行严刑峻法。法家并不是长期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思想流派。B项正确,儒家原先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其创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时期和诸子百家地位平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使儒家遭受重创。而后汉武帝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听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对思想实施钳制,使儒家重新兴起。此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思想体系,同时融入了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C项正确,儒家思想注重个体道德修养,追求理想人格。D项正确,儒家思想重视集体利益,强调整体至上。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A. 九月会议
B. 全国土地会议
C. 晋绥干部会议
D. 七届二中全会
解析:解析:A项正确,1948年9月8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又称中共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这是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讨论规定了有关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和一系列方针政策。B项正确,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其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和乡村在土地改革以前的一切债务;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C项错误,晋绥干部会议于1948年4月1日在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山西省兴县蔡家崖召开。贺龙主持会议。毛泽东到会讲话,完整地阐明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D项正确,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5日—13日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举行。会议强调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防止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党的队伍,有预见性地提出了防止”糖衣炮弹”进攻的重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
因此召开地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C项。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A.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B.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C. 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D. 晋西北和大青山抗日根据地
解析:解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创建了多块抗日根据地,其中晋察冀根据地是创建最早的,晋冀鲁豫根据地则是最大的。故正确答案为B。
A. 上党战役
B. 邯郸战役
C. 定陶战役
D. 苏中战役
解析:解析:A项正确,上党战役,是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共两党发生的首次军事冲突,是1945年国共冲突的一部分,成为解放战争的序曲。其主战场位于今长治境内,发生于重庆谈判期间,以作为配合谈判的重要军事动作。B项错误,邯郸战役,又称平汉战役。1945年10月,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企图迅速控制华北等地的战略要地和交通线,从而打通进入东北的通路并抢占东北。1945年10月24日至11月2日,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在平汉铁路邯郸以南地区,对来犯国民党军进行大规模歼灭战。这次战役歼灭国民党军2个军,争取1个军起义,合计3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军打通平汉铁路的企图,阻滞了国民党军队向华北等解放区的推进,掩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东北的战略展开。C项错误,定陶战役,1946年8月下旬,国民党军集结14个整编师、32个旅共30余万人,从徐州、郑州等地,分东西两路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刘伯承、邓小平领导下,以部分地方武装阻击东路国民党军,主力部队集结于定陶以西地区对抗西路国民党军。D项错误,苏中战役(即七战七捷),1946年7月13日至8月27日,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中野战军在江苏省中部地区与国民党军展开的一系列战斗。故正确答案为A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四项基本原则
C. 马克思主义
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析:解析:习总书记在《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故正确答案为A。
A. 党成立前和党成立后
B. 五四运动前和五四运动后
C. 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
D. 新中国成立前和新中国成立后
解析: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中提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故正确答案为C。
A. 发展重城市轻农村问题
B. 发展重多数轻少数问题
C.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D. 发展低质量缺效率问题
解析: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他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此造成的。题干中”但农村地区有几千万人口尚未脱贫,城市还有不少困难群众”反映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问题。故正确答案为C
A. 最小公倍数
B. 最大公约数
C. 算术平均数
D. 分解质因数
解析:解析: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实行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求我们在治国理政时在人民内部各方面进行广泛商量。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故正确答案为B。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党的领导
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坚持改革开放
解析:解析:A、D项错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B项错误,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是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C项正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首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其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邓小平理论内容的各个方面和邓小平所做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中。故正确答案为C。
A. 1922年,某地委召开会议讨论落实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B. 1928年,中央监察委员会对党和红军部分领导干部进行审查
C. 1929年古田会议间歇时,参会红军战士交口称赞”毛主席的发言振奋人心”
D.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过程中,志愿军战士围坐在班长身边学习《宪法》
解析:解析:A项错误,1925年1月中共四大在上海召开,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各个阶段的革命态度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大会还指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提出了无产阶级与农民建立巩固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大会还制定了有计划地开展工农运动的方针。因此时间不符。B项错误,1955年3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关于成立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代替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因此时间不符。C项正确,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为纠正党内和军队中出现的极端民主化、非组织化等错误倾向,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的思想,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D项错误,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成立,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1953年7月,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因此时间顺序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
A.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B. 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C. 以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体,双轮并进、循环发展
D. 以国内国际融合发展为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解析: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个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