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与时俱进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 理论联系实际
答案:BCD
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A、 与时俱进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 理论联系实际
答案:BCD
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全党必须坚持这条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试验,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A. 遵义——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 井冈山——党在抗战时期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延安——”延安精神”本质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
D. 西柏坡——中国共产党在此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解析:解析:A项错误,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作出的。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B项错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项错误,延安精神是指在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指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所体现出的革命精神。延安精神的内涵包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项正确,西柏坡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决定解放战争走向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
A.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
B. 工人阶级的革命是最彻底的革命
C. 领导人重视自身建设
D.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使人民的封建思想十分严重
解析:解析: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在中国建设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既有有利的条件,也有特殊的困难。有利的条件是:①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②中国工人阶级革命最彻底,使中国共产党又有了一个好的阶级基础;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十分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并把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的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特色的建党理论。正如邓小平所说,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
特殊的困难是: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准备不足,党成立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时间还不长,党成立后又忙于实际斗争,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落后于实践;②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特别是1927年中国共产党以农村作为主要战略阵地以后,党的建设遇到了更为严重的困难;③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使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相当严重,并会侵入到中国共产党内;④共产国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教条主义倾向和对中国共产党的不适当干预,也给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带来了特殊困难。
A. 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贵州贵阳
B. 进京”赶考”的第一站——北京八达岭
C. 从这里启程,接受人民检阅——河北西柏坡
D. 新型人民军队从此诞生——福建古田
解析:解析:A项错误,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项错误,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香山。香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首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C项正确,1949年初,全国解放已成定局。中国共产党从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启程”进京”接受人民的检阅。D项正确,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古田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由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由此,党指挥枪的军魂得以铸就,一支新型人民军队从此诞生。
A. 反对形式主义以整顿作风
B.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C.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D.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解析:解析: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延安整风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党的建设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通过延安整风,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使干部在思想上大大地提高一步,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反对教条主义,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统一、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作风。
A. 毛泽东
B. 陈独秀
C. 李大钊
D. 董必武
解析:解析: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在上海和浙江嘉兴召开。参会人员分别是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旅日的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委派的代表包惠僧。陈独秀、李大钊因事未参加会议。
A. 李大钊
B. 陈独秀
C. 蔡和森
D. 毛泽东
解析:解析:最早酝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是陈独秀和李大钊,后被人称之为”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形象地说明了他们在建党过程中所起的倡导、推动和组织作用。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它起到了在全国范围内建党的发起组和联络中心的作用。1920年10月,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李大钊为书记。
A.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C.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D. 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解析:解析: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第一次公开阐述”红船精神”。在文章中,习近平同志对红船精神的内涵概括了三句话: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A. 镰刀
B. 锤子
C. 斧头
D. 锄头
解析:解析:党徽是代表一个政党的徽号。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锤头是工人的劳动工具,象征着工人阶级;镰刀是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农民阶级。
A. 上海法租界
B. 西柏坡
C. 浙江嘉兴
D. 遵义
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和浙江嘉兴召开。
故正确答案为AC。
A. 集体领导
B. 民主集中
C. 个别酝酿
D. 会议决定
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十条第五款规定:”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