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源操作数
B、 操作码
C、 地址码
D、 操作数
答案:B
解析:在计算机指令中,操作码是指指令中规定其所执行操作功能的部分,用来表示具体的操作。源操作数是指操作的数据来源,地址码是指操作数的地址信息。因此,正确答案是B. 操作码。
A、 源操作数
B、 操作码
C、 地址码
D、 操作数
答案:B
解析:在计算机指令中,操作码是指指令中规定其所执行操作功能的部分,用来表示具体的操作。源操作数是指操作的数据来源,地址码是指操作数的地址信息。因此,正确答案是B. 操作码。
A. ABCDEFGH
B. ABCDHGFE
C. DCBAHGFE
D. HGFEDCBA
解析:解析:二叉树遍历可以分为3种:前序遍历(访问根结点在访问左子树和访问右子树之前〉、中序遍历(访问桐结点在访问左子树和访问右子树两者之间)、后序遍历(访问根结点在访问左子树和访问右子树之后),并且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也遵循同样的规则。本题中,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与中序序列的为.ABCDEGH,可确定该二叉树的报接结点为A且结点A没有左子树,后序序列最后访问的是根结点A,只有D项满足。本题答案为D选项。
A. 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的存储空间一般要少于顺序存储结构
B. 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与顺序存储结构的存储空间都是连续的
C. 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的存储空间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D.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与顺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是相同的
E.
F.
G.
H.
I.
J.
解析:这道题询问了关于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和顺序存储结构的叙述中哪个是正确的。下面是对选项的解析:A. 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的存储空间一般要少于顺序存储结构:这个选项是错误的。相比于链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通常需要较少的存储空间,因为链式存储结构需要额外的指针来存储元素之间的链接关系。B. 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与顺序存储结构的存储空间都是连续的:这个选项是错误的。链式存储结构中的元素节点可以在内存中任意分布,因此存储空间不需要连续。顺序存储结构中的元素存储在连续的内存空间中。C. 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的存储空间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这个选项是正确的。链式存储结构中的元素节点可以在内存中不连续存储,通过指针链接彼此。这使得链式存储结构更加灵活,可以处理动态的插入和删除操作。D. 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与顺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是相同的:这个选项是错误的。链式存储结构因为需要额外的指针来存储链接,通常会消耗更多的存储空间,相比之下,顺序存储结构的存储空间更为紧凑。根据题目要求,选择那个关于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和顺序存储结构的叙述是正确的。根据以上分析,正确答案是C. 线性表链式存储结构的存储空间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A. ABCDEF
B. FEDCBA
C. DEFCBA
D. CBAFED
解析:解析:二叉树遍历可以分为3种:前序遍历(访问根结点在访问左子树和访问右子树之前)、中序遍历(访问相结点在访问左子树和访问右子树两者之间〉、后序遍历(访问根结点在访问左子树和访问右子树之后)。本题中,二叉树的前序序列为ABCDEF,可确定二叉树的相结点为A,由于后序序列最后访问相结点,可排除A、D两项;由中序序列为.ABCDE可知,以.A为根的这棵二叉树不存在左子树,且由前序序列和中序序列相同可判断出每稞子树均不存在左子树《即只有右子树),后序序列先访问处于右子树上的结点F。本题答案为B选项。
A. 该二叉树共有103个结点
B. 该二叉树的结点数不确定
C. 该二叉树共有101个结点
D. 不可能有这样的二叉树
解析:解析:对任何一棵二叉树,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本题中,度为2的结点个数为49,则度为O的结点个数为49+1=50。二叉树的总结点数等于度为2的结点数+度为1的结点数+度为0的结点数,则该二叉树的总结点数为49+4+50=103。本题答案为A选项。
A. 尾注可以插入到文档的结尾处
B. 尾注可以插入到节的结尾处
C. 尾注可以插入到页脚中
D. 尾注可以转换为脚注
解析:解析:尾注位于文档的结尾处或者指定节的结尾﹔脚注位于当前页面的底部或指定文字的下方。尾注和脚注可以相互转换。故正确答案为C。
A. 实体完整性约束
B. 参照完整性约束
C.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D. 逻辑完整性约束
解析:解析:关系模型允许定义三类数据约束:实体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参照完整性约束:若属性《或属性组》E是关系M的外键,它与关系N的主键相对应,贝对于关系M中的每个元组在A上的值必须:①要2取空值《A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②要么等于关系N中某个元组的主键值。在关系T中,元组(b,q,4〉的B属性q在关系S中不存在,违反了参照完整性约束。本题答案为B选项。
A. 直接操作滚动条找到该区域,引用时用鼠标拖动选择即可
B. 通过“定位条件功能,定位到该工作表的最后一个单元格,引用时用鼠标拖动选择即可
C. 直接在名称框中输入地址XFB1048573:XFD1048576,引用时也可直接输入该地址
D. 为该区域定义一个名称,使用时直接引用该名称即可
解析:解析:XFB1048573:XFD1048576区域需要手动拖动滚动条很久才能找到,而题目又要求需经常查看、调用编辑这组数据,因为需要为该区域定义一个名称,使用时直接引用该名称即可。故正确答案为D。
A. 重新在两列中分别输入编码列和分类列,将原来的编码与分类列删除。
B. 将编码与分类列在相邻位置复制一列,将一列中的编码删除,另一列中的分类删除。
C. 使用文本函数将编码与分类信息分开。
D. 在编码与分类列右侧插入一个空列,然后利用Excel的分列功能将其分开。
解析:解析:在Excel中,可以通过分列功能将一列分开为两列。其具体操作方法为:在编码与分类列右侧插入一个空列,选择需要分列显示的单元格区域,在【数据】选项卡上的【数据工具】组中单击“分列"按钮,进入文本分列向导,按向导一步步完成操作。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A. 递归、堆栈和队列
B. 调用、返回和转移
C. 顺序、选择和重复
D. 过程、子程序和函数
解析:解析: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有:顺序结构、选择(分支)结构和重复(循环)结构。本题答案为C选项
A. 将新建工作簿的黑t认字号设置为12
B. 每次创建工作簿后,选中工作表中所有单元格,将字号设置为12
C. 每次完成工作簿的数据编辑后,将所有包含数据区域的字号设置为12
D. 每次均基于一个单元格字号为12的Excel模板,创建新的工作簿
解析:解析:在Excel选项中,将新建工作簿的字号设置为12,即可在每次创建新的Excel工作簿时字号默认为12。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