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搜索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5.辅警遇有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需要使用必要的约束性警务装备的,可以不按照规定进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辅警在遇到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仍需要按照规定使用必要的约束性警务装备,不能随意决定不按规定进行。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54.违法嫌疑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可以对其( )约束至酒醒。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1-a6e8-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张某在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换发普通护照时,该机构发现原普通护照上有前往国有效入境许可,可将护照右上角裁去,退还本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e258-c091-da481f4a64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关于证据的审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df8-c091-da481f4a64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出于报复目的,在公共场所对一些无辜群众注射了生理盐水,谎称是艾滋病病毒,引起被害人和周围群众极度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甲的行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2a0-c091-da481f4a64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治安联防、治安志愿者、护村队、护校队等社会群防群治力量以及在公安机关从事膳食、保洁、保安等后勤服务人员不属于辅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a103-bd0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bc0-c091-da481f4a64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关于现行宪法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568-c091-da481f4a64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行为构成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568-c091-da481f4a64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辅警应当履行的义务(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8e9a-5fe8-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关于死刑的适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fa8-c091-da481f4a64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5.辅警遇有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需要使用必要的约束性警务装备的,可以不按照规定进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辅警在遇到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仍需要按照规定使用必要的约束性警务装备,不能随意决定不按规定进行。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相关题目
54.违法嫌疑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可以对其( )约束至酒醒。

A.  使用警具

B.  采取保护性措施

C.  使用手铐或脚镣

D.  采取强制性措施

解析:在醉酒状态下的违法嫌疑人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危险,因此可以采取保护性措施对其约束至酒醒。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1-a6e8-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张某在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申请换发普通护照时,该机构发现原普通护照上有前往国有效入境许可,可将护照右上角裁去,退还本人。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出入境管理法规] 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普通护照有效期届满、变更或损毁需要补办时,应当在原护照上加盖注销章,并予以退还;如原护照上有签证或入境许可的,应当在原护照上加盖注销章后予以退还。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e258-c091-da481f4a64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关于证据的审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被害人有生理缺陷,对案件事实的认知和表达存在一定困难,故其陈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采信

B.  证人与犯罪嫌疑人乙有利害冲突,其提供的对乙不利的证言,不得采信

C.  公安机关制作的放火案的勘验、检查笔录没有见证人签名,不得采信

D.  搜查获得的杀人案凶器,未附搜查笔录,不能证明该凶器来源,不得采信

解析:题目知识点: 证据的审查判断。 题目解析: 根据证据的规则,证据必须是合法、真实、足以证明案件事实的。选项A和B的说法不完全正确,被害人陈述和证人证言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考虑是否采信。选项C中的勘验、检查笔录没有见证人签名,不影响证据的采信,但可能影响证据的证明力。选项D中的搜查笔录是确保证据来源真实合法的重要依据,如果搜查笔录中未记录,凶器来源难以证明,因此该选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df8-c091-da481f4a64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出于报复目的,在公共场所对一些无辜群众注射了生理盐水,谎称是艾滋病病毒,引起被害人和周围群众极度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甲的行为( )。

A.  不构成犯罪

B.  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C.  构成故意伤害罪

D.  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E.

F.

G.

H.

I.

J.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 题目解析:甲的行为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之规定,投放虚假危险物质,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甲的行为在公共场所注射生理盐水,并谎称为艾滋病病毒,导致被害人和周围群众极度恐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已经危及了公共安全。因此,甲的行为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2a0-c091-da481f4a64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治安联防、治安志愿者、护村队、护校队等社会群防群治力量以及在公安机关从事膳食、保洁、保安等后勤服务人员不属于辅警。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辅警是指在公安机关从事辅助警务工作的人员,包括治安联防、治安志愿者、护村队、护校队等社会群防群治力量,以及在公安机关从事膳食、保洁、保安等后勤服务人员都不属于辅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a103-bd0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  自治区的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

C.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D.  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解析:题目知识点[宪法和法律中的立法权分配] 题目解析:本题考察宪法和法律中的立法权分配。选项A、B、C、D中,只有选项A、B、D不正确。特别行政区立法会只行使本地区的立法权,自治区的人大及常委会只行使本地区的地方立法权,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只能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才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bc0-c091-da481f4a64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关于现行宪法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序言;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B.  序言;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C.  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D.  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附录

解析:题目知识点:宪法结构。题目解析: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结构,宪法由序言、总纲、基本原则、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地方机构、特别行政区、宪法修正、附则组成,故正确选项为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568-c091-da481f4a64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行为构成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是( )。

A.  甲因被学校开除,将通往该学校的电话线剪断,导致150个用户电话中断

B.  乙将马路边公用电话亭的线路剪断,导致公用电话亭的电话不能使用

C.  丙将某宾馆的内部闭路电视设备损毁

D.  丁盗窃通往某镇的广播电视线路,导致该县所有广播电视信号中断12小时以上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构成要件,根据犯罪事实与法律规定进行判断。选项D中的行为符合构成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所有要件,包括客观方面的行为和主观方面的犯罪故意。选项A中的行为只构成妨害公用电信罪,选项B中的行为只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选项C中的行为只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或寻衅滋事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568-c091-da481f4a64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辅警应当履行的义务( )

A.  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安机关相关规章制度;

B.  服从管理、听从指挥;

C.  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维护公安机关的荣誉、形象;

D.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文明执勤、廉洁奉公;

E.  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

F.  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合同依法约定的其他义务。

解析:辅警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安机关相关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听从指挥,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维护公安机关的荣誉、形象,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文明执勤、廉洁奉公,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履行法律、法规、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合同依法约定的其他义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8e9a-5fe8-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关于死刑的适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犯罪时已满75周岁,一律不适用死刑

B.  妇女乙审判时怀孕,不适用死刑

C.  丙在犯罪时不满18周岁,不适用死刑

D.  丁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若无故意犯罪且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解析:题目知识点:死刑适用的限制条件。题目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甲犯罪时已满75周岁不适用死刑,因此选项A错误;妇女乙怀孕时不适用死刑,因为死刑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选项B正确;丙在犯罪时不满18周岁不适用死刑,因为未成年人处于认知、道德等方面的不成熟状态,应该给予更多的保护,因此选项C正确;对于D选项,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则可以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前提条件是无故意犯罪,因此选项D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fa8-c091-da481f4a64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