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搜索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5、下列情形中,不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是( )。

A、  甲捏造禽流感爆发的谣言并散布,群众不敢买鸡吃

B、  乙向有关部门谎报某水库发生管漏,有关部门派出专家查勘并启动应急预案

C、  丙拨打 119 火警电话谎称某居民家发生火灾

D、  丁听别人传言村子里发猪瘟,考虑到村子里养殖户较多,立即向乡政府反映

答案:D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5 条第 1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因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必要条件,甲捏造疫情并散布,扰乱了公共秩序。故 A 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A错误。(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5 条第 1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因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必要条件,乙谎报了险情,扰乱了公共秩序。故 B 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B错误。(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5 条第 1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因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必要条件,丙谎报了火警,扰乱了公共秩序,造成公共资源浪费。故 C 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C 错误。(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5 条第 1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因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必要条件。D 听闻发生疫情后立即即向并向有关部门报告,主观上不存在扰乱公共秩序的故意, 因而也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故 D 不构成。综上,答案为 D。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190、某日,公安机关得到举报称李某正在家中自制烟花爆竹,民警立即组织抓捕。民警经出示工作证即对其家进行了检查,发现屋内除了有黑火药等原材料外,还有吸毒用的“冰壶”。民警扣押了黑火药等原材料。对于本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3b4f-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0、张某在商场盗窃 100 元左右的衣服,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 10 日并处罚款 1000 元的处罚决定,张某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和罚款的申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52b0-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4、某日下午,某村村民朱某因砌围墙与邻居谢某发生争执,在争吵中双方用石头、砖块对砸。朱某被砸伤头部后即回家拿一菜刀返回现场,将谢某砍打成轻微伤。公安派出所根据双方斗殴的事实,直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分别对谢某和朱某作出了罚款 500 元的处罚决定。但朱某不服处罚决定,以砍伤谢某的行为属正当防卫为由向法院提起了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badd-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4、下列不能适用治安调解的案件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19c4-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3、某村村民周某,因怀疑本村村民张某盗窃其杂货店里现金 25 元,随即到张某家里找其质问,并将其拖至自己店里,当众威胁说:“你如果不把钱交出来,就把你的皮剥掉。”当张某否认偷钱时,周某朝他脸部打了一巴掌,并向他人说张某是小偷。后经查证张某并未到周某杂货店偷钱。周某构成( )的违反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7b85-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8、流浪乞讨人员刘某,身体残疾,长期在公共场所以反复纠缠、强行讨要的方式乞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c364-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下列行政案件中,不构成故意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8-ec21-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7、某电网公司将两根电线杆放置在某山路边,拟用于施工。甲与乙见后,趁无人之际,用榔头将电线杆的混凝土砸掉,将其中的钢筋取走后卖掉经鉴定,两根电线杆的价值为900元,其中钢筋价值480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a16b-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0、李某殴打张某,在办理该治安案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a754-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8、甲男与乙女说好以 200 元的价钱实施性交易,但谈价钱的当时并没有给钱。二人去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894d-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35、下列情形中,不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是( )。

A、  甲捏造禽流感爆发的谣言并散布,群众不敢买鸡吃

B、  乙向有关部门谎报某水库发生管漏,有关部门派出专家查勘并启动应急预案

C、  丙拨打 119 火警电话谎称某居民家发生火灾

D、  丁听别人传言村子里发猪瘟,考虑到村子里养殖户较多,立即向乡政府反映

答案:D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5 条第 1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因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必要条件,甲捏造疫情并散布,扰乱了公共秩序。故 A 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A错误。(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5 条第 1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因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必要条件,乙谎报了险情,扰乱了公共秩序。故 B 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B错误。(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5 条第 1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因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必要条件,丙谎报了火警,扰乱了公共秩序,造成公共资源浪费。故 C 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C 错误。(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5 条第 1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因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必要条件。D 听闻发生疫情后立即即向并向有关部门报告,主观上不存在扰乱公共秩序的故意, 因而也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故 D 不构成。综上,答案为 D。

分享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相关题目
190、某日,公安机关得到举报称李某正在家中自制烟花爆竹,民警立即组织抓捕。民警经出示工作证即对其家进行了检查,发现屋内除了有黑火药等原材料外,还有吸毒用的“冰壶”。民警扣押了黑火药等原材料。对于本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民警可以出示工作证即对李某家进行检查

B. 李某家中发现的吸毒用的“冰壶”不属于本案调查范围,不必扣押

C. 对扣押的黑火药应当存放在符合危险物品存放条件的专门场所

D. 民警检查时采取了扣押措施,只制作检查笔录,不再制作现场笔录

解析:【解析】(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故此 A项错误,检查需要出示工作证件以及检查证;(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对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可以扣押;故此 B 项错误,吸毒用的吸壶应作为吸毒工具予以扣押;(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对容易腐烂变质及其他不易保管的物品、危险物品,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在拍照或者录像后依法变卖或者拍卖,变卖或者拍卖的价款暂予保存,待结案后按有关规定处理。对易燃、易爆、毒害性、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存放在符合危险物品存放条件的专门场所。故此 C项正确,对属于危险物品的黑火药应存放在专门场所;(4)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五条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四)制作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办案人民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注明。当事人不在场的,由见证人和办案人民警察在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勘验、检查时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制作勘验、检查笔录的,不再制作现场笔录。故此 D项正确,扣押时制作了检查笔录,不再制作现场笔录;综上,本题选 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3b4f-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0、张某在商场盗窃 100 元左右的衣服,公安机关作出行政拘留 10 日并处罚款 1000 元的处罚决定,张某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和罚款的申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张某暂缓执行后可能逃跑,不宜暂缓执行行政拘留

B.  张某不交纳保证金或提供保证人,也可暂缓执行行政拘留

C.  公安机关应无条件暂缓执行行政拘留

D.  公安机关作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决定时,罚款的决定也同时暂缓执行

解析:【解析】(1)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一)项之规定,“暂缓执行行政拘留后可能逃跑的,应当作出不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故此 A项当选;(2)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二十三条第二款之规定,“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且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的,应当作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决定”,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被处罚人应当提出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故此 B 项不当选;(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二十三条第二款之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符合条件的被处罚人才能作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决定,故此 C项不当选;(4)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二十五条之规定,“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的,罚款不因暂缓执行行政拘留而暂缓执行”,故此 D项不当选;综上,本题选 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52b0-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4、某日下午,某村村民朱某因砌围墙与邻居谢某发生争执,在争吵中双方用石头、砖块对砸。朱某被砸伤头部后即回家拿一菜刀返回现场,将谢某砍打成轻微伤。公安派出所根据双方斗殴的事实,直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分别对谢某和朱某作出了罚款 500 元的处罚决定。但朱某不服处罚决定,以砍伤谢某的行为属正当防卫为由向法院提起了诉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朱某的行为不具备正当防卫的条件,不属于正当防卫

B. 本案必须先复议,对复议结果不服,才能提起诉讼

C. 公安派出所可以作出 500 元罚款的决定

D. 由于是邻里纠纷,公安机关应当先进行调解,调解不成,才能处罚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行政综合知识,包含了正当防卫、行政复议诉讼、行政处罚权限、调解适用范围等。(1)根据法律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朱某因砌围墙与邻居谢某发生争执后用石头、砖块对砸属于互相斗殴的行为。朱某被砸伤头部回家拿菜刀返回现场将谢某砍伤,此时不法侵害已经结束,不符合正当防卫适时性特征。故此 A项正确;(2)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故此 B项错误;(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故此 C 项正确;(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规定“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故此 D 项错误;综上,本题选 A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badd-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4、下列不能适用治安调解的案件有( )。

A.  张某盗窃李某的钱包被李某当场发现,后被民警带到公安机关,张某要求对该案进行调解

B.  万某因对自己 81 岁的岳母长期积怨,忍无可忍将岳母打成轻微伤,其妻子报案后,被公安机关调查,其妻要求调解,但其岳母不同意

C.  嫖客苏某与卖淫女赵某在宾馆嫖宿,嫖宿后因嫖资支付发生纠纷,争吵之时被公安派出所民警抓获,二人要求调解

D.  张某侮辱李某,李某遂到公安派出所报案,张某知道后,来到李某家将其打成轻微伤,张某要求调解

解析:【解析】(1)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之规定,盗窃行为不符合治安调解的规定,故此 A 项不能使用治安调解;(2)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九条之规定,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处理的,不能适用治安调解,故此 B项不能适用治安调解;(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之规定,C 项符合治安调解的适用情形;(4)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之规定,D 项符合治安调解的适用情形;综上,本题选 A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19c4-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3、某村村民周某,因怀疑本村村民张某盗窃其杂货店里现金 25 元,随即到张某家里找其质问,并将其拖至自己店里,当众威胁说:“你如果不把钱交出来,就把你的皮剥掉。”当张某否认偷钱时,周某朝他脸部打了一巴掌,并向他人说张某是小偷。后经查证张某并未到周某杂货店偷钱。周某构成( )的违反行为。

A. 诽谤

B. 殴打他人

C. 诬告陷害

D. 非法侵入住宅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诽谤、殴打他人、诬告陷害、非法侵入住宅行为构成要件。(1)诽谤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本题中,周某无证据向他人散布张某是小偷得虚假事实,属于诽谤,A选项正确;(2)周某有朝张某脸部殴打的行为,构成殴打他人,B 选项正确;(3)诬告陷害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追究的行为,周某并未向公安机关报案,故不构成诬告陷害,C 选项错误;(4)题目中未表明周某有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D 选项错误。综上,本题选 AB 选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7b85-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8、流浪乞讨人员刘某,身体残疾,长期在公共场所以反复纠缠、强行讨要的方式乞讨,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以滋扰的方式乞讨。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 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故此本题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c364-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下列行政案件中,不构成故意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

A.  甲与邻居黄某因纠纷产生口角,黄某突然抄起木棍击打甲的脚踝,甲顺手抓住木棍,由于疼痛难忍,用力一甩,黄某站立不稳,摔倒在地,致轻微伤

B.  乙与邻居老头陈某因土地纠纷发生拉扯推搡,乙明知陈某体弱,突然发力把陈某推到在地,致陈某轻微伤

C.  丙因与邻居华某不和,华某的孩子经常到丙门口玩耍,丙驱使自家小狗咬伤华某小孩

D.  丁与邻居刘某不和,丁知道刘某每天一早骑自行车去买菜要下一陡坡,丙趁夜晚把丙停放在门口的自行车的刹车弄坏。次日早上,刘某骑车下坡时摔成轻微伤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对故意伤害违法行为的理解。(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故意伤害是指行为人以机械撞击、电击或放射物质、激光等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甲被击打后因疼痛难忍而甩木棍,主观上并无伤害黄某的故意,故此 A项不构成故意伤害;(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故意伤害是指行为人以机械撞击、电击或放射物质、激光等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乙主观上有伤害陈某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将陈某推倒的行为,故此 B 项构成故意伤害;(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驱使动物伤害他人的,依照本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故此 C 项构成故意伤害;(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故意伤害是指行为人以机械撞击、电击或放射物质、激光等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丁主观上有伤害刘某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破坏刹车的行为,并造成刘某受伤的结果,故此 D项构成故意伤害;综上,本题选 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8-ec21-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7、某电网公司将两根电线杆放置在某山路边,拟用于施工。甲与乙见后,趁无人之际,用榔头将电线杆的混凝土砸掉,将其中的钢筋取走后卖掉经鉴定,两根电线杆的价值为900元,其中钢筋价值480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对甲、乙以盗窃予以处罚

B. 甲、乙采取破坏性手段盗窃,应视为情节较重从重处罚

C. 对甲、乙以故意损毁财物予以处罚

D. 甲、乙构成共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解析:【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之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甲、乙两人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盗取了电网公司的电线杆内的钢筋,应以盗窃予以处罚,故 A 正确。根据《浙江省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定,采取专用工具、技术性手段或者破坏性盗窃的属情节较重,甲乙采用破坏性手段盗窃,情节较重、对其从重处罚,故 B 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之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甲、乙两人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盗取了电网公司的电线杆内的钢筋,应以盗窃予以处罚,故 C 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七条:“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规定,甲、乙共同作案实施盗窃,共同违法治安管理行为,故 D正确。综上,本题选 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a16b-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0、李某殴打张某,在办理该治安案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仅有李某的陈述,公安机关可以作出处罚决定

B.  仅有张某的陈述,公安机关可以作出处罚决定

C.  有张某的陈述、李某的陈述、证人王某的证言、张某的伤情诊断证明,但李某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作出处罚决定

D.  李某不交代自己的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公安机关不能作出处罚决定

解析:【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三条,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对没有本人陈述,但其他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但是,只有本人陈述,没有其他证据证明的,不能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六条 违法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但只要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并贴附照片作出处理决 定 , 并 在 相 关 法 律 文 书 中 注 明 。 综 上 , 本 题 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a754-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8、甲男与乙女说好以 200 元的价钱实施性交易,但谈价钱的当时并没有给钱。二人去宾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三条,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应当进行安全检查,发现违禁品或者管制器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的,应当立即扣押;本案谈好嫖资 200 元,且甲男随身携带,应当进行扣押。故本题选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894d-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