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搜索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155、某剧场老板关某利用高音喇叭招揽生意,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公安机关可直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制造噪声干扰正常生活。根据治管法第五十八条之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综上,本题错误。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21、张某因上访得不到满意答复,纠集十几人到城市快速路上阻碍过往车辆,造成交通堵塞近 20 分钟。张某的行为构成(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8-f965-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6、罗某驾驶“东风”卡车正常行驶,发现申某驾驶摩托车闯红灯,遂紧急制动,申某驾车撞上“东风”卡车,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查,申某系酒后无证驾驶。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申某负全部责任。申某的妻子杨某不服,多次到交警大队办公场所吵闹,并携子申某某(13 周岁)将其夫尸体抬至交警大队门口,经民警劝阻无效,致数十人围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f42f-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1、下列行政案件中,不符合减轻处罚条件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7fea-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2、下列行政案件中,不以盗窃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予以处罚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4fc3-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民警小王、小张巡逻时,得到举报称,李某正在家中自制爆炸物,二人立即前往李某家,经出示工作证即对李某家进行了检查,发现屋内除了有少量的黑火药外,还有淫秽光盘若干,民警扣押了黑火药,并口头传唤李某进行调查取证。经查,李某尚不构成犯罪。对于本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9-7616-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4、罗某与李某从四川到重庆打工,共同租住在出租屋内。一天罗某实施盗窃行为被公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bf99-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4、陈某系镇人大代表,因嫖娼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决定对陈某行政拘留 10 日,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ea1f-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0、下列行政案件中,不构成诈骗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5f7a-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下列行政案件违法事实确凿时,人民警察不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9-bb45-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6、下列行为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强迫交易行为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6cc3-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155、某剧场老板关某利用高音喇叭招揽生意,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公安机关可直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制造噪声干扰正常生活。根据治管法第五十八条之规定,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综上,本题错误。

分享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相关题目
21、张某因上访得不到满意答复,纠集十几人到城市快速路上阻碍过往车辆,造成交通堵塞近 20 分钟。张某的行为构成( )。

A.  聚众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

B.  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

C.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D.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对聚众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罪与非罪的理解。(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之规定,聚众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是指组织、纠集 3人以上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张某在城市快速路上阻碍过往车辆通知,属于聚众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故此 A项正确;(2)根据《刑法》第 291 条之规定,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是指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张某并未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故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8-f965-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6、罗某驾驶“东风”卡车正常行驶,发现申某驾驶摩托车闯红灯,遂紧急制动,申某驾车撞上“东风”卡车,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查,申某系酒后无证驾驶。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申某负全部责任。申某的妻子杨某不服,多次到交警大队办公场所吵闹,并携子申某某(13 周岁)将其夫尸体抬至交警大队门口,经民警劝阻无效,致数十人围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杨某的行为构成扰乱单位秩序和违法停放尸体两种违法行为

B. 如对杨某决定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最长不超过 20 日

C. 申某某(13 周岁)的行为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予处罚

D. 因申某某(13 周岁)违法时尚不满 14 周岁,公安机关在询问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也可以通知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

解析:【解析】(1)《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故意破坏、污损他人坟墓或者毁坏、丢弃他人尸骨、骨灰的;(二)在公共场所停放尸体或者因停放尸体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不听劝阻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杨某的行为同时构成扰乱单位秩序和违法停放尸体,应择一重处,故此 A项正确;(2)《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但此处应择一重处,不应分别决定,故此 B 项错误;(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故此 C 项错误;(4)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五条 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确实无法通知或者通知后未到场的,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故 D 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f42f-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1、下列行政案件中,不符合减轻处罚条件的是( )。

A.  甲故意把别人的自行车车胎扎破,情节特别轻微

B.  乙把陈某打成轻微伤,赔了药费后得到谅解

C.  丙主动投案,交代了盗窃的事实

D.  丁 71 周岁,诈骗他人 200 元钱

解析:【解析】(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一)情节特别轻微的;故此 A 项符合减轻处罚条件;(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故此 B项符合减轻处罚条件;(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故此 C 项符合减轻处罚条件;(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此 D 项不符合减轻处罚的五种条件;综上,本题选 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7fea-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2、下列行政案件中,不以盗窃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予以处罚的是( )。

A.  甲趁同事上卫生间拿走同事包里的 300 元钱

B.  乙是公司会计。某日,利用其保管的保险柜钥匙,打开保险柜拿走现金 1000 元

C.   丙自制了螺丝刀,准备偷自行车,在街上寻找目标时被查获

D.  丁是某公司保安。某夜,趁公司无人,将公司财务室的 600 元现金拿走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盗窃与职务侵占的区别。(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9 条之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侵占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两种行为都是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对象只能是本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包括公私财物,而且多为犯罪行为前不被自已所控制的他人财物。3、犯罪手段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实际掌管的本单位财物;而盗窃罪则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甲的行为构成盗窃。故 A错误。(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9 条之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侵占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两种行为都是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对象只能是本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包括公私财物,而且多为犯罪行为前不被自已所控制的他人财物。3、犯罪手段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实际掌管的本单位财物;而盗窃罪则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故乙的行为属于职务侵占的行为,故 B正确。(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9 条之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侵占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两种行为都是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对象只能是本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包括公私财物,而且多为犯罪行为前不被自已所控制的他人财物。3、犯罪手段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实际掌管的本单位财物;而盗窃罪则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丙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的行为。故 C 错误。(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9 条之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侵占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两种行为都是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对象只能是本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包括公私财物,而且多为犯罪行为前不被自已所控制的他人财物。3、犯罪手段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实际掌管的本单位财物;而盗窃罪则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丁的行为属于盗窃的行为。故 D 错误。综上,本题选 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4fc3-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民警小王、小张巡逻时,得到举报称,李某正在家中自制爆炸物,二人立即前往李某家,经出示工作证即对李某家进行了检查,发现屋内除了有少量的黑火药外,还有淫秽光盘若干,民警扣押了黑火药,并口头传唤李某进行调查取证。经查,李某尚不构成犯罪。对于本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证据表明李某住处有正在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案(事)件,民警持工作证即开展检查,符合法律规定

B.  李某家中的淫秽光盘与本案无关,不应扣押,只应对制作爆炸物的材料进行扣押和处理

C.  对于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李某适用口头传唤符合法律规定,依法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D.  民警可以对与本案有关的物品、人身、场所进行检查

解析:【解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二条 对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人民警察证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的,必须有证据表明或者有群众报警公民住所内正在发生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安全的案(事)件,或者违法存放危险物质,不立即检查可能会对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故 A符合规定。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九十四条 对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查获的下列物品应当依法收缴:(一)毒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故 B 错误。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六十七条 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可以口头传唤,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故 C符合规定。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八十二条 对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故 D符合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9-7616-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4、罗某与李某从四川到重庆打工,共同租住在出租屋内。一天罗某实施盗窃行为被公安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二百二十七条 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担保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与本案无牵连;(二)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或者剥夺;(三)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四)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罗某不符合第(三)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bf99-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4、陈某系镇人大代表,因嫖娼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决定对陈某行政拘留 10 日,决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174 条之规定,对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予以行政拘留的,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报告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故本题不符合该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ea1f-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0、下列行政案件中,不构成诈骗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

A.  甲冒用他人身份证件入网并欠费 1200 元

B.  乙冒充民政局干部窜至乡下,以收取办理低保手续费为由骗取数名老人现金 1000 元

C.  丙到一餐馆,先与新来的服务员套近乎,得知老板不在后,声称是店里的常客,与老板相熟,然后点了四个菜、一瓶酒、一包烟,消费了 400 元后称没钱支付,使用假名要求服务员挂账

D.  丁冒充高干子弟与戊谈恋爱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否构成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少量公私财物。(1)甲冒用他人身份证入网的行为,属于隐瞒真相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所以 A项正确。(2)乙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骗取财物的行为应当是招摇撞骗,但招摇撞骗与诈骗存在包容关系,从理论上可以理解为属于诈骗;(3)丙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所以 C 项正确。(4)丁冒充高干子弟,与戊谈恋爱,没有骗取他人财物,该行为不构成诈骗。综上,本题选 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5f7a-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下列行政案件违法事实确凿时,人民警察不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的是( )。

A.  饲养动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处警告的案件

B.  虐待家庭成员,处警告的案件

C.  因殴打他人,对违法行为人处 500 元罚款的案件

D.  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处 200 元罚款的案件

解析:【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条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所以 A选项正确,B 选项正确,C 选项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七条 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予以警告、二百元以下罚款,交通警察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所以 D 选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9-bb45-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6、下列行为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强迫交易行为的有( )。

A.  葛某,男,26 岁,某日酒后到其家附近的一西瓜摊前,让老板为其挑选一个 10 斤重的西瓜,然后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付钱,并警告老板如果不卖就找人砸他的摊子,瓜摊老板只好卖给他

B.  闫某,男,31 岁,某日在当地中学放学途中,拦住回家的马某等人,让他们购买其贩来的笔记本,并称如果他们不买就教训他们,马某等人只得按要求每人买了 5本

C.  乔某,男,35 岁,某日和几位朋友打完牌后,提议出去吃夜宵,遂一起到附近的一家餐馆。因时间太晚,餐馆已打烊,乔某等人便猛击餐馆门,并高呼如果不开门就砸玻璃,老板无奈只好开门为其点火做饭

D.  邱某,男,32 岁,某发廊老板,某日听到在其发廊理发的张某是外地口音,便要求张某做全身按摩,张某拒绝,邱某上前便将张某推倒。张某害怕,遂做了全身按摩并付了款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强迫交易行为的构成要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六规定,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6cc3-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