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搜索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75、公安机关对赌博的李某作出行政拘留 10 日的处罚。下列关于处罚的执行说法正确的是( )。

A、 应李某要求,公安机关可以不通知其家属

B、 公安机关应当在 10 日内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通知李某家属

C、 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通知李某家属

D、 公安机关应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通知李某单位

答案:C

解析:【解析】(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二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A 项错误,对李某行政拘留应当依法通知家属;B 项错误,李某被行政拘留十日,在十日内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通知李某家属没有及时性;D 项错误,法律未规定需要通知李某单位。(2)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的,应当及时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或者依法不执行的情况通知被处罚人家属。故此 C 项正确;综上,本题选 C 项。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67、下列行政案件中,不构成阻碍执行职务行为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59a2-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7、下列对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认定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835a-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9、民警王某前往饭店处置李某与店老板张某关于所点大虾的价格纠纷。李某和张某同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e0b8-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8、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ad46-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下列行政案件中,不以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行为处罚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8-dadc-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8、办理行政案件中,下列关于检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3675-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下列行政案件中,不构成猥亵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1a8e-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5、黄某、陈某两人因民间纠纷打伤了刘某,双方请求公安派出所调解。公安派出所根据二人在违法行为中的作用,确定了相应的责任,组织了一次调解。黄某同意支付其应承担的赔偿数额。陈某不同意支付自己应承担的赔偿数额。对于本案的处理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32bc-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5、下列情形中,不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16a6-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下列关于办理行政案件口头传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9-8ce7-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75、公安机关对赌博的李某作出行政拘留 10 日的处罚。下列关于处罚的执行说法正确的是( )。

A、 应李某要求,公安机关可以不通知其家属

B、 公安机关应当在 10 日内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通知李某家属

C、 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通知李某家属

D、 公安机关应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通知李某单位

答案:C

解析:【解析】(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二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A 项错误,对李某行政拘留应当依法通知家属;B 项错误,李某被行政拘留十日,在十日内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通知李某家属没有及时性;D 项错误,法律未规定需要通知李某单位。(2)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的,应当及时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或者依法不执行的情况通知被处罚人家属。故此 C 项正确;综上,本题选 C 项。

分享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相关题目
67、下列行政案件中,不构成阻碍执行职务行为的是( )。

A.  甲对到其家里查找他畏罪潜逃的儿子行踪的民警进行辱骂

B.  乙在民警开着警车押解其儿子出村时设置路障

C.  丙深夜见民警黄某只有一人要进入其家里进行检查拒绝开门

D.  丁死死拉住其儿子不让他跟着民警去公安派出所接受传唤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阻碍执行职务行为的认定。(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50 条第 1 款第 2项之规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罚的行为,本行为中的阻碍,是指行为人以主动且非暴力、威胁的方式实施的阻扰、妨碍行为,如吵闹、谩骂、无理纠缠、撕毁封条、拒不接受检查情节恶劣等。故 A 构成阻碍执行职务,不当选。(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50 条第 1 款第 2项之规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罚的行为,本行为中的阻碍,是指行为人以主动且非暴力、威胁的方式实施的阻扰、妨碍行为,如吵闹、谩骂、无理纠缠、撕毁封条、拒不接受检查情节恶劣等。故 B 构成阻碍执行职务,不当选。(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87 条之规定,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警察的行为不合法,故丙的行为正当,C 当选。(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50 条第 1 款第 2项之规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罚的行为,本行为中的阻碍,是指行为人以主动且非暴力、威胁的方式实施的阻扰、妨碍行为,如吵闹、谩骂、无理纠缠、撕毁封条、拒不接受检查情节恶劣等。故 D 构成阻碍执行职务,D不当选。综上,本题选 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59a2-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7、下列对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认定正确的是( )。

A.  张三非法拦截公共汽车,影响汽车正常行驶,构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行为

B.  李四在本村依法举行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因不满未将自己列为候选人,纠集多名外村人员,要挟村民不得投票,并把票箱砸烂,严重破坏了选举秩序,构成聚众破坏选举秩序行为

C.  某公园负责人王五在没有设置足够安全通道的情况下,于元宵节组织“灯谜游园会”,进园游人众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但未造成人员伤亡情况。王五的行为构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

D.  刘六因不满本单位领导对自己“留厂察看”的处分,宣称在单位车间放置了定时炸弹,严重影响了工厂正常生产秩序,后经查,其放置的“定时炸弹”是一个闹钟。刘六的行为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行为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聚众破坏选举秩序、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等行为的认定。(1) A 选项中张三非法拦截公共汽车,影响汽车正常行驶,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2) B 选项中李四纠集多名外村人员,要挟村民不得投票,并把票箱砸烂,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属于聚众破坏选举秩序行为,B选项正确;(3) C 选项中王五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八条,属于违规举办大型活动行为,不属于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C选项错误;(4) D 选项中刘六宣称在单位车间放置了定时炸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属于投放虚假危险物质行为,D 选项正确。综上,本题选 ABD 选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835a-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9、民警王某前往饭店处置李某与店老板张某关于所点大虾的价格纠纷。李某和张某同意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1)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的规定:对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民间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调解组织申请处理。综上,本题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e0b8-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8、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A.  甲,阻碍当地公安派出所民警收缴淫秽书刊,应依照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规定,从重处罚

B.  乙,冒充某部队现任班长,在高速公路边上一家加油站出售假冒的军用望远镜,应依照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规定,从重处罚

C.  丙,伪造当地公安机关的公文,应依照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的规定,从重处罚

D.  丁,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在公安派出所即将查处某卖淫窝点时,通风报信,使窝点老板逃避处罚,应依照一般人员通风报信的规定,从重处罚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定从重情节。(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从重处罚。”故此 A项正确;(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故此 B 项正确;(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的”;不是从重处罚情节,故此 C项错误;(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吸毒、赌博、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行为人通风报信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不是从重处罚情节,故此 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 A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ad46-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下列行政案件中,不以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行为处罚的是( )。

A.  甲多次向本单位女同事发送淫秽信息

B.  乙把女同事发给自己的裸照转发给好友张某

C.  丙多次向与自己有矛盾的同事发送侮辱信息

D.  丁多次用匿名电话拨打同事家电话后不说话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乙构成散布他人隐私,,本题答案为 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8-dadc-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8、办理行政案件中,下列关于检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卖淫人员进行性病检查,应当由医生进行

B.  被检查人拒绝在检查笔录上签名的,人民警察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C.  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D.  对确有必要立即对某场所开展检查时,也应经领导审批,持审批后相关文件进行检查

解析:【解析】(1)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四条 对违法嫌疑人进行检查时,应当尊重被检查人的人格尊严,不得以有损人格尊严的方式进行检查。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依法对卖淫、嫖娼人员进行性病检查,应当由医生进行。的规定,故此 AC 项正确;(2)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六条规定,被检查人不在场或者拒绝签名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检查笔录中注明,故此 B 项正确;(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八十二条规定,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可以当场检查,故此 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 AB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3675-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下列行政案件中,不构成猥亵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

A.   初中教师甲,利用晚自习辅导期间,强行对女学生进行亲吻

B.   公司副总乙在办公室强行搂抱女员工

C.   高中生丙,威逼同学刘某为自己手淫

D.   丁哗众取宠在学生宿舍楼道上裸奔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猥亵行为和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行为构成。(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4 条规定: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猥亵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违背他人意志,对他人进行搂抱、抠摸、亲吻、手淫等有伤风化的淫秽行为;故 A 中甲强吻的行为构成猥亵,故 A 错误。(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4 条规定: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猥亵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违背他人意志,对他人进行搂抱、抠摸、亲吻、手淫等有伤风化的淫秽行为;故 B 中乙强行搂抱的行为构成猥亵,故 B错误。(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4 条规定: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猥亵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违背他人意志,对他人进行搂抱、抠摸、亲吻、手淫等有伤风化的淫秽行为;故 C 中丙威逼同学为自己手淫的行为构成猥亵,故 C 错误。(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4 条规定:猥亵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情节恶劣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亵智力残疾人、精神病人、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在楼道里裸奔,属于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的行为。故 D 中丁在楼道裸奔的行为构成在公共场所故意裸露身体的行为,不构成猥亵行为,故 D 正确。综上,答案为 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1a8e-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5、黄某、陈某两人因民间纠纷打伤了刘某,双方请求公安派出所调解。公安派出所根据二人在违法行为中的作用,确定了相应的责任,组织了一次调解。黄某同意支付其应承担的赔偿数额。陈某不同意支付自己应承担的赔偿数额。对于本案的处理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陈某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对黄某不予处罚

B.  区分黄某、陈某的责任,作出治安处罚

C.  可组织双方再调解一次,达成了调解协议后,对黄某、陈某不予处罚

D.  可组织双方再调解一次,如达不成协议,对黄某、陈某予以处罚

解析:【解析】(1)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五条之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的,公安机关不再处罚。对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予以处罚;对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纠纷,公安机关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本案中,黄某同意而陈某不同意,因此本案属未达成协议,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黄某、陈某依法予以处罚,此 A项错误,当选;(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七条之规定,“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因此区分黄某、陈某的责任,分别处罚,故此 B 项正确,不当选;(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三条之规定,“调解一般为一次。对一次调解不成,公安机关认为有必要或者当事人申请的,可以再次调解,并应当在第一次调解后的七个工作日内完成”,再次调解后达成协议并履行的,公安机关不再处罚,故此 C项正确,不当选;(4)根据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百八十五条之规定,再次调解后未达成协议的,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予以处罚,故此 D 项正确,不当选;综上,本题选 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32bc-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5、下列情形中,不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是( )。

A.   甲捏造禽流感爆发的谣言并散布,群众不敢买鸡吃

B.   乙向有关部门谎报某水库发生管漏,有关部门派出专家查勘并启动应急预案

C.   丙拨打 119 火警电话谎称某居民家发生火灾

D.   丁听别人传言村子里发猪瘟,考虑到村子里养殖户较多,立即向乡政府反映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5 条第 1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因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必要条件,甲捏造疫情并散布,扰乱了公共秩序。故 A 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A错误。(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5 条第 1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因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必要条件,乙谎报了险情,扰乱了公共秩序。故 B 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B错误。(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5 条第 1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因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必要条件,丙谎报了火警,扰乱了公共秩序,造成公共资源浪费。故 C 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C 错误。(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5 条第 1项: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因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是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必要条件。D 听闻发生疫情后立即即向并向有关部门报告,主观上不存在扰乱公共秩序的故意, 因而也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故 D 不构成。综上,答案为 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16a6-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下列关于办理行政案件口头传唤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民警接到打架斗殴报警后赶到现场,对涉嫌殴打他人的甲口头传唤

B.  民警在巡逻中发现乙系前几日要寻找的盗窃嫌疑人,遂对乙口头传唤

C.  民警在巡逻中发现丙手推一辆自行车,经盘问,丙形迹可疑,遂对丙口头传唤

D.  民警在旅店检查时,把未按照规定登记住宿旅客信息的丁口头传唤至公安派出所进行询问

解析:【解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 67 条规定,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可以口头传唤,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A选项,在现场发现涉嫌殴打他人的违法嫌疑人,可以口头传唤,故 A 正确;B 选项,在巡逻过程中发现前几日盗窃嫌疑人,可以理解为现场发现嫌疑人,可以口头传唤,故 B 正确。C 选项,在巡逻过程中发现形迹可疑人员,且携带物品可能是赃物的,根据《人民警察法》第 9 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可知传唤手续错误,应使用盘问,故 C 错误。D 选项,现场将未按照规定登记住宿旅客信息的丁口头传唤至派出所,符合规定,故 D正确。综上,本题选 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9-8ce7-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