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某诱骗他人违法,可以从重处罚
B、 对王某可以减轻处罚
C、 对李某应以欺骗吸毒和提供毒品两种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D、 若民警进入李某家中检查,出示工作证即可
答案:C
解析:【解析】(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三条 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李某引诱他人吸毒的特别规定的处罚条款,对李某李某诱骗他人违法应以引诱他人吸毒的违法行为处罚,而不是从重处罚。故此 A 项错误;(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李某的行为不符合减轻处罚条件,故此 B项错误;(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三条 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对李某应以引诱他人吸毒和提供毒品两种违法行为处罚。故此 C 项正确;(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故此 D项;综上,本题选 C
A、 李某诱骗他人违法,可以从重处罚
B、 对王某可以减轻处罚
C、 对李某应以欺骗吸毒和提供毒品两种违法行为进行处罚
D、 若民警进入李某家中检查,出示工作证即可
答案:C
解析:【解析】(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三条 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李某引诱他人吸毒的特别规定的处罚条款,对李某李某诱骗他人违法应以引诱他人吸毒的违法行为处罚,而不是从重处罚。故此 A 项错误;(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李某的行为不符合减轻处罚条件,故此 B项错误;(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三条 教唆、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对李某应以引诱他人吸毒和提供毒品两种违法行为处罚。故此 C 项正确;(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故此 D项;综上,本题选 C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胁迫恐怖、残忍表演。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一)组织、胁迫、诱骗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或者残疾人进行恐怖、残忍表演的;” 所以本题正确。
A.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张某强制传唤
B. 公安机关查封涉嫌为赌博提供条件的娱乐场所
C. 公安机关扣押张某盗窃的财物
D. 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黄某加处罚款
解析:【解析】(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故此 A 项强制传唤是一种临时性措施;(2)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四条第(一)项规定, 办理行政案件时,可以依法采取下列行政强制措施:(一)对物品、设施、场所采取扣押、扣留、查封、先行登记保存、抽样取证、封存文件资料等强制措施,对恐怖活动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还可以采取冻结措施。故此 B项查封是一种临时性措施;(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对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可以扣押;对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产,不得扣押,应当予以登记。对与案件无关的物品,不得扣押。故此 C 项扣押是一种临时性措施;(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二)罚款;故此 D 项处罚属行政处罚;综上,本题选 D。
A. 不予处罚
B. 以扬言实施爆炸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C. 以扰乱单位秩序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D. 以敲诈勒索罪予以刑事处罚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扬言实施爆炸、扰乱单位秩序、敲诈勒索行为的区别。(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5 条第 3 项规定: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本案中符某在中心广场扬言要炸掉办公大楼,其行为符合扬言实施爆炸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的构成要件。所以答案 A错误。(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5 条第 3 项规定: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本案中符某在中心广场扬言要炸掉办公大楼,其行为符合扬言实施爆炸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的构成要件。所以答案 B正确。(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5 条第 1 项规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符某在中心广场公共场所实施的行为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不应认定为扰乱单位秩序。所以答案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危险物质被盗后不按规定报告。《刑法》未将危险物质被盗后不按规定报告或故意隐瞒不报行为入刑,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一条“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被盗、被抢或者丢失,未按规定报告的,处后不按规定报告进行治安管理处罚。所以本题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扣押及行政处罚均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在六十日内法定期限内均可以提出行政复议。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故意损毁财物与寻衅滋事的区分问题。寻衅滋事是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范围,其主要是针对不特地对象,而故意损毁财物是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范围,本题是针对特定人员,且甲系因为其朋友与与乙有矛盾区损毁乙的财物,侵犯的是乙的财产权利。综上,本题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根据公安部《对部分刀具实行管制的暂行规定》第十三条规定, 违反本规定,非法制造、销售、携带和私自保存管制范围刀具的,公安机关应予取缔,没收其刀具,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现为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条款予以治安处罚;有妨害公共安全行为,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中华人名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甲自 10 月起非法制造、贩卖匕首,到次年 1 月停止,期限应从次年 1 月起计算,因此应当对其处罚,故正确
A. 杨某的行为构成扰乱单位秩序和违法停放尸体两种违法行为
B. 如对杨某决定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最长不超过 20 日
C. 申某某(13 周岁)的行为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予处罚
D. 因申某某(13 周岁)违法时尚不满 14 周岁,公安机关在询问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也可以通知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
解析:【解析】(1)《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故意破坏、污损他人坟墓或者毁坏、丢弃他人尸骨、骨灰的;(二)在公共场所停放尸体或者因停放尸体影响他人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不听劝阻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杨某的行为同时构成扰乱单位秩序和违法停放尸体,应择一重处,故此 A项正确;(2)《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但此处应择一重处,不应分别决定,故此 B 项错误;(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故此 C 项错误;(4)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五条 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确实无法通知或者通知后未到场的,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故 D 项正确
A. 甲、乙、丙三人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B.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招摇撞骗行为冒充的对象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其他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如律师、教授等,但僧、道等不能成为招摇撞骗的冒充对象
C. 对甲、乙、丙三人应以招摇撞骗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D. 刘某、张某是自愿捐款,甲、乙、丙三人不构成违法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1)甲、乙、丙三人冒充僧人身份,骗取他人财物,属于招摇撞骗行为,A选项错误;(2)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是指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利用特殊身份骗取非法利益,并未要求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故 B选项错误;(3)甲、乙、丙三人冒充僧人身份,骗取他人财物,属于招摇撞骗行为,C选项正确;(4)刘某、张某交付财物是由于对甲、乙、丙三人身份的错误认识,故 D 选项错误综上,本题选 ABD
A. 某医院护士甲将一患者不能生育的事情在医院到处传播
B. 乙在高楼上架起高倍摄像机在晚上拍摄对面一单身女性在房间里的活动
C. 公安派出所民警丙向有关单位调查人员出具了王某嫖娼的处理情况
D. 保姆丁将雇主两口子性关系不和谐的消息在小区散布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侵犯他人隐私行为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人隐私的。”甲和丁的行为属于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乙的行为属于偷拍他人隐私的行为,丙提供的他人被处理情况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并非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因此本题答案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