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乙不能委托丙参加调解
B、乙不能就同一事项再要求公安机关对甲作出治安管理处罚
C、公安机关应当对该治安案件予以结案
D、假如一方不履行协议,公安机关不得再对甲进行处罚
答案:CB
解析:【解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二款“被侵害人委托其他人参加调解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提交委托书,并写明委托权限。违法嫌疑人不得委托他人参加调解”,故 A 选项错误。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的,公安机关不再处罚。对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予以处罚;对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纠纷,公安机关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故 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五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行政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结案:(二)按照本规定第十章的规定达成调解、和解协议并已履行的”,故 C正确。综上,本题选 BC。
A、乙不能委托丙参加调解
B、乙不能就同一事项再要求公安机关对甲作出治安管理处罚
C、公安机关应当对该治安案件予以结案
D、假如一方不履行协议,公安机关不得再对甲进行处罚
答案:CB
解析:【解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二款“被侵害人委托其他人参加调解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提交委托书,并写明委托权限。违法嫌疑人不得委托他人参加调解”,故 A 选项错误。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调解达成协议并履行的,公安机关不再处罚。对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应当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予以处罚;对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纠纷,公安机关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故 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五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行政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结案:(二)按照本规定第十章的规定达成调解、和解协议并已履行的”,故 C正确。综上,本题选 BC。
A. 口头传唤杜某至公安派出所进行询问
B. 对杜某身上尚未卖出的演出门票予以收缴
C. 对杜某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D. 对杜某的违法所得予以追缴
解析:【解析】(1)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七条规定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可以口头传唤,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故此 A 项正确;(2)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二)有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违禁品、管制器具的,应当予以追缴或者收缴;故此 BD 项正确;(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规定第三十七条 违法事实确凿,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一)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者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二)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对违反出境入境管理行为人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三)对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个人处五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对单位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四)法律规定可以当场处罚的其他情形。拘留不适用当场处罚,故 C项错误.故本题选 ABD
A. 扣押张三被盗的电脑,超过 3 个月尚未处理
B. 扣押李四被盗的三轮车,该车系残疾人李四载客供养家人的工具
C. 扣押王五盗窃的财物,未通知其到场
D. 扣押赵六盗窃的机动车,返还时向被侵害人收取车辆保管费
解析:【解析】(1)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第二十五条 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故此 A项错误;(2)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第二十三条 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故此 B项错误;(3)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 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四)通知当事人到场;故此 C 项错误;(4)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第二十六条 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故此 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 ABCD
A. 甲的父亲 76 岁了,是政府退休人员,身体健康,甲长期不交赡养费
B. 乙觉得常年瘫痪在床的老婆是累赘,把她背到乡政府后不管不顾
C. 丙自己下岗后无生活来源,不顾其他兄弟的指责,一直没有向父母交生活费
D. 丁的儿子成年后,身体健康,但游手好闲,终日无所事事,没有生活来源,丁拒绝给儿子生活费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遗弃行为构成。(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5 条规定,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A中甲身体健康且有生活来源不符合遗弃的构成要件,故甲的行为不构成遗弃行为,故 A 错误。(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5 条规定,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乙将常年瘫痪在床的老婆丢弃在乡政府适合遗弃的构成要件,故乙的行为构成遗弃行为,故 B 正确。(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5 条规定,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丙本人无生活来源而没有交父母的生活费,主观上没有不赡养父母的故意不构成遗弃行为,故 C错误。(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5 条规定,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丁的儿子已成年丁无义务再赡养儿子所以丁也不构成遗弃行为,故 D错误。综上,答案为 B。
A. 因李某系未成年人,对其应从轻处罚
B. 公安机关对于李某诈骗的 200 元应予以追缴
C. 200 元属于违法所得,追缴后应返还王某
D. 因李某未满 18 周岁,对其应不执行行政拘留
解析:【解析】(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之规定,故此 A 项正确;(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一条第二款之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追缴退还被侵害人;故此 C 项正确;(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一条第(二)项规定,“已满处以行政拘留(未执行),不属于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故此 D 项错误;综上,本题选
A. 王某口头提出回避不符合法律要求
B. 张某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
C. 张某在回避前调查的证据全部无效
D. 张某在回避前调查的证据全部有效
解析:【解析】(1)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第二十条之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回避的,应当提出申请,并说明理由。口头提出申请的,公安机关应当记录在案,故此 A 项错误;(2)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第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第二十五条之规定,被决定回避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办案人民警察、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前所进行的与案件有关的活动是否有效,由作出回避决定的公安机关根据是否影响案件依法公正处理等情况决定,故此 C项、D 项错误;综上,本题选 B
A. 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
B. 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
C. 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但中止执行可能损害公共利益
D. 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
解析:【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一)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故此 A项属于中止强制执行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执行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此 C 项不属于中止强制执行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行情形;综上,本题选 C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应当进行安全检查,发现违禁品或者管制器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的,应当立即扣押;对违法嫌疑人随身携带的与案件无关的物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登记、保管、退还。安全检查不需要开具检查证。本题:错。
A. 典当业工作人员承接典当的物品,不查验有关证明、不履行登记手续,或者明知是违法犯罪嫌疑人、赃物,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B. 取得公安机关许可的经营者,违反国家有关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可以吊销许可证
C. 公安机关拒绝申某的听证要求违法
D. 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的决定因未举行听证而不合法
解析:【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典当业工作人员承接典当的物品,不查验有关证明、不履行登记手续,或者明知是违法犯罪嫌疑人、赃物,不向公安机关报告的;故 A 正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四条 取得公安机关许可的经营者,违反国家有关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可以吊销许可证。故 B 正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二十三条 在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违法嫌疑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一)责令停产停业;(二)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三)较大数额罚款;(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违法嫌疑人可以要求举行听证的其他情形。申某符合听证要求,故 C错误。《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法嫌疑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公安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申请。听证需由违法嫌疑人提出申请,非必经程序。故 D 错误。
A. 甲趁同事上卫生间拿走同事包里的 300 元钱
B. 乙是公司会计。某日,利用其保管的保险柜钥匙,打开保险柜拿走现金 1000 元
C. 丙自制了螺丝刀,准备偷自行车,在街上寻找目标时被查获
D. 丁是某公司保安。某夜,趁公司无人,将公司财务室的 600 元现金拿走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盗窃与职务侵占的区别。(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9 条之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侵占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两种行为都是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对象只能是本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包括公私财物,而且多为犯罪行为前不被自已所控制的他人财物。3、犯罪手段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实际掌管的本单位财物;而盗窃罪则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甲的行为构成盗窃。故 A错误。(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9 条之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侵占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两种行为都是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对象只能是本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包括公私财物,而且多为犯罪行为前不被自已所控制的他人财物。3、犯罪手段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实际掌管的本单位财物;而盗窃罪则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故乙的行为属于职务侵占的行为,故 B正确。(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9 条之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侵占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两种行为都是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对象只能是本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包括公私财物,而且多为犯罪行为前不被自已所控制的他人财物。3、犯罪手段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实际掌管的本单位财物;而盗窃罪则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丙的行为属于盗窃未遂的行为。故 C 错误。(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49 条之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侵占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两种行为都是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主体要件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盗窃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对象只能是本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包括公私财物,而且多为犯罪行为前不被自已所控制的他人财物。3、犯罪手段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实际掌管的本单位财物;而盗窃罪则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的行为。丁的行为属于盗窃的行为。故 D 错误。综上,本题选 B。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根据《 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2018)》 第六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分别作出下列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在接报案登记中注明:(一)对属于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案件,应当立即调查处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和受案回执,并将受案回执交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二)对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并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三)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事项,在接报案时能够当场判断的,应当立即口头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向其他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对口头告知内容有异议或者不能当场判断的,应当书面告知,但因没有联系方式、身份不明等客观原因无法书面告知的除外。故此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