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搜索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219、甲、乙二人共同毁坏铁路沿线的安全标志后分别逃跑,后甲被抓获并供出乙的藏身之地。对甲应当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A、正确

B、错误

C、

D、

E、

F、

G、

H、

I、

J、

答案:A

解析:【解析】(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一)情节特别轻微的;(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五)有立功表现的。本题中甲被抓获并供出乙的藏身之地属于有立功表现的,本题正确。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120、张某为使李某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虚假证言称李某诈骗,致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c79b-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王某未经申请、许可举行集会,公安机关传唤王某,王某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9-743b-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7、聋哑人张某在菜市场扒窃了李某 400 元现金。对张某应该以盗窃进行治安管理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727a-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5、某公安派出所在办理新疆人买买提在农贸市场盗窃他人财物的违法案件中,对买买提进行询问时,(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2fbe-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以下不属于行政强制执行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9-ebf8-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3、以下行为中,属于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非法检查他人邮件违法行为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b8c2-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7月 10日,陈某因盗窃被公安机关决定处以行政拘留10日,对陈某的拘留期限应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9-b1d9-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8、公安机关拟对逾期不履行治安罚款 500 元处罚决定的张某加处罚款。关于加处罚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233e-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0、公安机关向被处罚人王某当场宣告对其行政拘留 5 日的处罚,并于第二天将处罚决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e24f-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7、下列行为应当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ab2b-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219、甲、乙二人共同毁坏铁路沿线的安全标志后分别逃跑,后甲被抓获并供出乙的藏身之地。对甲应当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A、正确

B、错误

C、

D、

E、

F、

G、

H、

I、

J、

答案:A

解析:【解析】(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一)情节特别轻微的;(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五)有立功表现的。本题中甲被抓获并供出乙的藏身之地属于有立功表现的,本题正确。

分享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相关题目
120、张某为使李某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虚假证言称李某诈骗,致使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诬告陷害罪和诬告陷害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区别。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张某意图使他人收到治安管理处罚,只构成诬告陷害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所以本题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c79b-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王某未经申请、许可举行集会,公安机关传唤王某,王某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必须通知到违法嫌疑人家属

B.  必须将通知书邮寄到家属居住地

C.  可以不予通知,但应采用公告通知的方式

D.  可以不予通知,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解析:【解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五条 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五)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当场告知当事人家属实施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理由、地点和期限;无法当场告知的,应当在实施强制措施后立即通过电话、短信、传真等方式通知;身份不明、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者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通知的,可以不予通知。告知、通知家属情况或者无法通知家属的原因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故本题选 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9-743b-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7、聋哑人张某在菜市场扒窃了李某 400 元现金。对张某应该以盗窃进行治安管理处罚,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1)2019 年 11 月 21 日《浙江省公安厅关于调整盗窃诈骗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通知》:二、下列盗窃、诈骗、抢夺案件,不论涉案金额多少,一律立为刑事案件。(四)扒窃的。“扒窃”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2)《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综上,聋哑人张某应该以扒窃追究刑事责任,而不是治安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727a-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5、某公安派出所在办理新疆人买买提在农贸市场盗窃他人财物的违法案件中,对买买提进行询问时,( )。

A. 不管买买提是否会说汉语都应当为其配备翻译人员

B. 如买买提精通汉语,可不必为其配备翻译人员

C. 如买买提不会说汉语,应当为其配备翻译人员

D. 如买买提不会说汉语,也可以不必为其配备翻译人员

解析:【解析】(1)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七条规定:对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当事人,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故本题选 B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2fbe-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以下不属于行政强制执行的有( )。

A.  公安机关依法冻结陈某的存款

B.  公安消防管理部门对张某强占的消防通道恢复原状

C.  公安交管部门对违法行为人黄某堵塞道路交通行为排除障碍

D.  公安机关依法拍卖违法行为人刘某被扣押的财物

解析:【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二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二条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①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②划拨存款、汇款;③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④排除妨碍、恢复原状;⑤代履行;⑥其他强制执行方式。本题中,A 项属于行政强制措施,B、C、D 项分属于行政强制执行中的第③第④种情形。综上,本题选 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9-ebf8-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3、以下行为中,属于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非法检查他人邮件违法行为的有( )。

A. 张某拆开邻居的信,把邮票剪切下来收藏

B. 刘某把同事的信拆开,并且到处散布信中内容

C. 林某冒领同事 2 封信

D. 侯某在 1 个月内共冒领他人邮件 20 余次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非法检查他人邮件违法行为的认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1)张某私自开拆他人信件,A 项正确;(2)B项刘某把同事的信拆开后到处散布信中内容,构成侵犯他人隐私的违法行为;(3)C项林某冒领他人信件,C 项正确;(4)D项侯某多次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已触犯《刑法》,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 。综上,本题选 AB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b8c2-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7月 10日,陈某因盗窃被公安机关决定处以行政拘留10日,对陈某的拘留期限应为( )。

A.  7 月 10 日至 7 月 19 日

B.  7 月 10 日至 7 月 20 日

C.  7 月 11 日至 7 月 21 日

D.  7 月 11 日至 7 月 20 日

解析:【解析】(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百一十八条之规定,本法所称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故此 A 项只执行 9日,少执行一日,错误;(2)根据前同款规定,故此 B项实际执行 10 日,正确;(3)根据前同款规定,故此 C项执行开始之日期错误,应为 7月 10 日开始执行,做出决定后立即送拘留所执行;(4)根据前同款规定,故此 D 项开始执行日期错误,且少执行一日;综上,本题选 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9-b1d9-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8、公安机关拟对逾期不履行治安罚款 500 元处罚决定的张某加处罚款。关于加处罚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安机关不必告知张某加处罚款的标准

B. 可以对张某加处罚款 600 元

C. 经催告后,张某仍不缴纳罚款,公安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 应对张某按照每日 20 元加处罚款

解析:【解析】(1)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作出罚款处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逾期不缴纳罚款依法加处罚款的标准和最高限额;故此A项错误;(2)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被处罚人未在本规定第二百将依法查封、扣押的被处罚人的财物拍卖或者变卖抵缴罚款。拍卖或者变卖的价款超过罚款数额的,余额部分应当及时退还被处罚人;(二)不能采取第一项措施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加处罚款总额不得超出罚款数额。故公安机关只能对张某加处罚款500 元,故此 B项错误;(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依法加处罚款超过三十日,经催告被处罚人仍不履行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可以按照本规定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故此 C项正确;(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 )不能采取第一项措施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加处罚款总额不得超出罚款数额。故此 D项错误;综上,本题选 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233e-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0、公安机关向被处罚人王某当场宣告对其行政拘留 5 日的处罚,并于第二天将处罚决定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 第九十七条 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二日内送达被处罚人。综上,本题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e24f-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7、下列行为应当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的有( )。

A.  工商干部蒋某冒充海关人员,以为他人办理货物进出口为名,收取好处费 500 元

B.  某企业职工王某冒充某局长的儿子到下属单位收取价值 800 元的礼品

C.  小学老师韩某某冒充中央电视台记者骗取某公司“广告费”300 元

D.  无业人员甘某某以玩弄女性为目的,谎称自己是国家安全部部长的秘书,与商某(女)谈恋爱,并骗取 300 元钱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招摇撞骗。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以其他虚假身份招摇撞骗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冒充的身份既可以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是其他虚假身份,其他虚假身份如高干子弟、记者、医生等。(1)蒋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故此 A 项正确;(2)王某冒充高干子弟招摇撞骗,故此 B 项正确;(3)韩某冒充记者招摇撞骗,故此 C 项正确;(4)甘某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故此 D 项正确;综上,本题选 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ab2b-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