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搜索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251、甲因结伙殴打他人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拘留处罚,因其没有家属,也没有亲人,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六条 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的,应当及时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或者依法不执行的情况通知被处罚人家属。作出社区戒毒决定的,应当通知被决定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作出强制隔离戒毒、收容教育、收容教养决定的,应当在法定期限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被处理人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者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可以不予通知,但应当在附卷的决定书中注明。故本题正确。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4、王某未经申请、许可举行集会,公安机关传唤王某,王某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9-743b-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王某( 12 周岁 )趁其老师李某不在之际,进入李某的办公室,拿走李某放在办公桌上包里的现金 600 元。对于王某的行为应(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9-a801-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3、下列关于行政强制的扣押、催告、执行等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1851-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7、王某从网上下载了 10 部淫秽影片,制作成 10 部 DVD 光盘,分别租给数名客人。对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feb7-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0、李某殴打张某,在办理该治安案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a754-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3、下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不应当从重处罚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841c-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0、刘某因组织淫秽表演被公安机关当场查获,公安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刘某(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fc63-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张某因上访得不到满意答复,纠集十几人到城市快速路上阻碍过往车辆,造成交通堵塞近 20 分钟。张某的行为构成(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8-f965-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甲对乙一直怀恨在心,甲在互联网上将乙的手机号留作联系电话,并注明提供“特殊服务”。乙连续收到骚扰电话和短信,苦不堪言。甲的行为构成(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8-f124-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1、廖某醉酒后和朋友冯某发生争执,廖某欲动手对冯某进行殴打,民警赶到后及时制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8fcc-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251、甲因结伙殴打他人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拘留处罚,因其没有家属,也没有亲人,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六条 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的,应当及时将处罚情况和执行场所或者依法不执行的情况通知被处罚人家属。作出社区戒毒决定的,应当通知被决定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作出强制隔离戒毒、收容教育、收容教养决定的,应当在法定期限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户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被处理人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者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可以不予通知,但应当在附卷的决定书中注明。故本题正确。

分享
治安管理处罚法考试
相关题目
4、王某未经申请、许可举行集会,公安机关传唤王某,王某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必须通知到违法嫌疑人家属

B.  必须将通知书邮寄到家属居住地

C.  可以不予通知,但应采用公告通知的方式

D.  可以不予通知,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解析:【解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五条 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五)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当场告知当事人家属实施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理由、地点和期限;无法当场告知的,应当在实施强制措施后立即通过电话、短信、传真等方式通知;身份不明、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者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通知的,可以不予通知。告知、通知家属情况或者无法通知家属的原因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故本题选 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9-743b-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王某( 12 周岁 )趁其老师李某不在之际,进入李某的办公室,拿走李某放在办公桌上包里的现金 600 元。对于王某的行为应( )。

A.  从轻处罚

B.  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不予处罚,但对违法所得应予以追缴

D.  从重处罚

解析:【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第十一条第二款,违反治安管理所得的财物,追缴退还被侵害人;没有被侵害人的,登记造册,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所得款项上缴国库。本案中王某 12 周岁,不满 14 周岁,属于当事人不适格,不适用行政处罚;但是其行为已经构成了盗窃的违法行为,盗窃的违法所得仍然要追缴退还受害人。因此对于王某的处理应当是:不予处罚,对其违法所得予以追缴。所以本题选 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9-a801-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3、下列关于行政强制的扣押、催告、执行等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安机关决定对甲的财物延长扣押期限,应当及时书面或者口头告知甲,并说明理由

B.  乙经催告逾期仍不履行罚款处罚决定,公安机关可以作出强制执行决定

C.  五保户丙突然死亡,未留下财产,其治安罚款未交,公安机关应当终结强制执行

D.  丁实施违法行为的场所被其他行政执法机关查封,公安机关可以重复查封

解析:【解析】(1)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扣押、扣留、查封期限为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延长扣押、扣留、查封期限的,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故此 A项或口头告知不正确;(2))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决定的公安机关可以按照本规定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故此 B项不正确;(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一)项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强制执行:(一)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受人的;故此 C 项正确;(4)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零八条第(三)项规定,办理下列行政案件时,对专门用于从事无证经营活动的场所、设施、物品,经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依法查封。但对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公民个人及其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不得查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等法律、法规规定适用查封的其他公安行政案件。场所、设施、物品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不得重复查封。故此 D 项不正确;综上,本题选 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1851-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7、王某从网上下载了 10 部淫秽影片,制作成 10 部 DVD 光盘,分别租给数名客人。对王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对制作、出租淫秽物品行为的定性处理问题。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68 条规定,制作、运输、复制、出售、出租淫秽物品行为属于选择性违法行为名称,因此,本案不能对制作和出租淫秽物品两个行为分别处罚,只能以制作、出租淫秽物品一个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综上,本题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9-feb7-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0、李某殴打张某,在办理该治安案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仅有李某的陈述,公安机关可以作出处罚决定

B.  仅有张某的陈述,公安机关可以作出处罚决定

C.  有张某的陈述、李某的陈述、证人王某的证言、张某的伤情诊断证明,但李某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作出处罚决定

D.  李某不交代自己的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公安机关不能作出处罚决定

解析:【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三条,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对没有本人陈述,但其他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但是,只有本人陈述,没有其他证据证明的,不能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六条 违法嫌疑人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但只要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按其自报的姓名并贴附照片作出处理决 定 , 并 在 相 关 法 律 文 书 中 注 明 。 综 上 , 本 题 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a754-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3、下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不应当从重处罚的是( )。

A.  甲许诺提拔某下属,教唆下属发手机信息骚扰自己的情敌

B.  乙冒充法院的法警,骗取某民事诉讼对象多次请客吃饭

C.  丙因不满陈某告发自己偷东西把陈某打伤

D.  丁多次殴打夏某

解析:【解析】(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条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二)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故此 A项应当从重处罚;(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第二款冒充军警人员招摇撞骗的,从重处罚,故此 B 项应当从重处罚;(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处罚:(三)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打击报复的;故此 C 项应当从重处罚;(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多次殴打系特别规定,故此 D项不属于应当从重处罚情行;综上,本题选 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841c-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0、刘某因组织淫秽表演被公安机关当场查获,公安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刘某( )。

A. 组织淫秽表演的事实

B. 案件的审核、审批程序

C.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据

D. 依法享有的权利

解析:【解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七条第一款“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法嫌疑人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违法嫌疑人依法享有陈述权和申辩权。单位违法的,应当告知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其授权的人员”,故应选 A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a-fc63-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张某因上访得不到满意答复,纠集十几人到城市快速路上阻碍过往车辆,造成交通堵塞近 20 分钟。张某的行为构成( )。

A.  聚众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

B.  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

C.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

D.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对聚众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罪与非罪的理解。(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之规定,聚众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是指组织、纠集 3人以上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张某在城市快速路上阻碍过往车辆通知,属于聚众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故此 A项正确;(2)根据《刑法》第 291 条之规定,聚众扰乱交通秩序罪是指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行为,张某并未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故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8-f965-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甲对乙一直怀恨在心,甲在互联网上将乙的手机号留作联系电话,并注明提供“特殊服务”。乙连续收到骚扰电话和短信,苦不堪言。甲的行为构成( )。

A.  侮辱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B.  侵犯隐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  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D.  诽谤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对侮辱、诽谤、侵犯隐私和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违法行为的理解。(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四项之规定,侮辱是指以暴力、辱骂或其他方式,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甲散布他人隐私,其行为构成侵犯隐私的违法行为,故此 A 项错误;(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六项之规定,侵犯隐私是指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受法律保护,不愿被公众知悉的个人生活秘密,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甲散布乙的个人隐私,构成侵犯隐私的违法行为,故此 B 项正确;(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五项之规定,发送信息干扰正常生活是指多次通过信件、电话、计算机信息网络等途径传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甲的主观并非是为了干扰乙的正常生活,也未多次发送信息,而是将乙的从个人隐私信息散布于众,故此 C 项错误;(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之规定,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甲散布乙手机号并非出于破坏乙名誉的目的,不构成诽谤的违法行为,故此 D 项错误;综上,本题选 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71d-c4f8-f124-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1、廖某醉酒后和朋友冯某发生争执,廖某欲动手对冯某进行殴打,民警赶到后及时制止,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八条第一款之规定,违法嫌疑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可以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也可以通知其家属、亲友或者所属单位将其领回看管,必要时,应当送医院醒酒。对行为举止失控的醉酒人,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进行约束,但是不得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本题: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5856-668b-8fcc-c037-4e681fd89c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