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0.5~1℃/min;
B、 1.5~2℃/min;
C、 2.5~3℃/min;
D、 3.5~4℃/min。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锅炉启动过程中汽包内工质升温速率的控制要求。
选项分析如下:
A选项(0.5~1℃/min):这个速度太慢,虽然可以保证安全,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增加启动时间,效率较低。
B选项(1.5~2℃/min):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速度,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能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启动过程。
C选项(2.5~3℃/min):这个速度较快,可能会导致金属部件的热应力过大,存在安全隐患。
D选项(3.5~4℃/min):这个速度过快,对设备的安全性影响更大,容易造成材料疲劳或损坏。
选择B选项的理由是:在锅炉启动期间,需要平衡加热速度与设备安全。过快的升温速率会导致金属部件因热胀冷缩而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从而可能损害设备;过慢则会延长启动时间,影响效率。因此,一般规定汽包内工质的温升速度应控制在一个既安全又能接受的范围内,即1.5到2℃每分钟。这样既能确保设备安全,也能有效地缩短启动时间。
A、 0.5~1℃/min;
B、 1.5~2℃/min;
C、 2.5~3℃/min;
D、 3.5~4℃/min。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锅炉启动过程中汽包内工质升温速率的控制要求。
选项分析如下:
A选项(0.5~1℃/min):这个速度太慢,虽然可以保证安全,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增加启动时间,效率较低。
B选项(1.5~2℃/min):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速度,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能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启动过程。
C选项(2.5~3℃/min):这个速度较快,可能会导致金属部件的热应力过大,存在安全隐患。
D选项(3.5~4℃/min):这个速度过快,对设备的安全性影响更大,容易造成材料疲劳或损坏。
选择B选项的理由是:在锅炉启动期间,需要平衡加热速度与设备安全。过快的升温速率会导致金属部件因热胀冷缩而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从而可能损害设备;过慢则会延长启动时间,影响效率。因此,一般规定汽包内工质的温升速度应控制在一个既安全又能接受的范围内,即1.5到2℃每分钟。这样既能确保设备安全,也能有效地缩短启动时间。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炉前喷钙脱硫工艺中碳酸钙分解反应的知识点判断题。我们来逐一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选项:
题目描述:
炉前喷钙脱硫工艺中,碳酸钙(CaCO₃)在炉膛温度90~125℃的区域内受热分解。
分解产物为氧化钙(CaO)和二氧化碳(CO₂)。
关键信息分析:
碳酸钙(CaCO₃)的分解温度:碳酸钙通常在高温下(通常远高于90~125℃)才会发生显著的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炉膛温度范围:90~125℃对于碳酸钙的分解来说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范围。
选项分析:
A. 正确:如果选择这个选项,意味着碳酸钙在90~125℃的温度下能够显著分解,这与碳酸钙的实际分解温度不符。
B. 错误:选择这个选项表示题目中描述的碳酸钙在90~125℃下分解的情况是不准确的,这符合我们对碳酸钙分解温度的了解。
综上所述,碳酸钙在90~125℃的温度下并不会显著分解,因此题目中的描述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是B。
A. 限制通过SCR催化剂的烟气SO₂/SO₃的转换率
B. 控制SCR出口的NH₃泄漏量;
C. 增大氨空比;
D. 降低SCR入口NOx浓度。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防止硫酸氢氨对空气预热器造成影响措施的选择题。我们需要根据发电集控和环保化学的知识,分析每个选项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A. 限制通过SCR催化剂的烟气SO₂/SO₃的转换率:
解析:硫酸氢氨的形成与SO₃有关,而SO₃往往是通过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将SO₂氧化而来。因此,限制这种转换率可以有效减少SO₃的生成,进而减少硫酸氢氨的生成,这对防止空气预热器受硫酸氢氨影响是有效的。
B. 控制SCR出口的NH₃泄漏量:
解析:NH₃(氨气)可以与SO₃反应生成硫酸氢氨。控制SCR出口的NH₃泄漏量可以减少硫酸氢氨的生成,因此这也是一个有效的措施。
C. 增大氨空比:
解析:增大氨空比意味着在SCR反应中增加氨气的浓度,这可能会增加NH₃的泄漏量,反而促进硫酸氢氨的生成。因此,这个选项不仅不能防止硫酸氢氨对空气预热器的影响,反而可能加剧这种影响。
D. 降低SCR入口NOx浓度:
解析:虽然降低SCR入口的NOx浓度可以减少SCR反应中氨气的消耗,但它并不直接影响SO₂到SO₃的转换,也不直接影响NH₃的泄漏量。因此,这个措施对于防止硫酸氢氨的生成没有直接作用。
综上所述,正确的答案是A和B,因为它们直接针对硫酸氢氨生成的关键因素(SO₃的生成和NH₃的泄漏)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
因此,答案是AB。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电路基本知识的判断题。我们需要分析题目中的说法,判断其是否正确。
首先,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题目提到“对于任一分支的电阻电路,只要知道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三个量中任意一个量,就可以求出另外一个量。” 这是我们需要评估的论断。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正确:
这个选项认为,只要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中的任意一个量,就能求出另一个量。然而,在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V=IR),电压(V)、电流(I)和电阻(R)之间存在直接关系,但要知道其中两个量才能求出第三个量。如果只知道其中一个量,是无法确定另外两个量的。例如,如果只知道电阻,而不知道电压或电流,那么无法求出电流或电压。
B. 错误:
这个选项否认了上述论断,即不能只通过一个已知量来求出另一个量。这是正确的,因为根据欧姆定律,至少需要两个已知量(电压、电流、电阻中的任意两个)才能求出第三个量。
因此,答案是B(错误)。因为在一个电阻电路中,不能仅通过一个已知量(电压、电流、电阻中的任意一个)来求出另一个量,而需要至少两个已知量。
A. 35;
B. 47;
C. 50;
D. 60。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工业安全和设备维护的选择题。我们需要分析为防止人身烫伤,设备和管道外表面应设置保温层的温度阈值。
首先,理解题目背景:在工业环境中,设备和管道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高温。为了防止操作人员在进行日常操作或维修时受到烫伤,对于外表面温度过高的设备和管道,通常需要设置保温层。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35℃):这个温度相对较低,通常不会造成烫伤风险,因此不需要特别设置保温层。
B选项(47℃):虽然这个温度比35℃高,但在许多工业环境中,这个温度仍然不足以构成严重的烫伤风险,因此可能不是设置保温层的标准温度。
C选项(50℃):这个温度是一个相对合理的阈值。在工业安全标准中,通常认为设备和管道的外表面温度超过50℃时,可能会对操作人员构成烫伤风险,因此需要设置保温层。
D选项(60℃):这个温度虽然远高于50℃,但设置过高的温度阈值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如更多的保温材料),同时在实际操作中,50℃已经是一个足够警惕的烫伤风险点。
综上所述,考虑到工业安全标准和成本效益的平衡,选择C选项(50℃)作为设备和管道外表面需要设置保温层的温度阈值是合理的。这是因为在这个温度下,既能有效防止操作人员烫伤,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因此,答案是C。
A. 升高;
B. 下降;
C. 基本不变;
D. 由低到高再下降。
解析:解析如下:
选项A(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负荷增加,锅炉效率确实会提升,因为设备运行更加经济,但是这只是初期情况,并不是从50%到额定负荷全程的情况。
选项B(下降):如果负荷一直增加到最大,由于热力设备的限制,过高的负荷会导致效率开始下降,但这同样不是全程的情况。
选项C(基本不变):理论上,如果锅炉设计得非常理想,并且操作条件控制得当,效率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但实际上,随着负荷变化,效率也会有所波动。
选项D(由低到高再下降):这是正确答案。通常情况下,当锅炉从较低负荷逐渐增加至某个中间负荷范围时,其效率会逐渐提升,因为随着负荷的提高,燃料利用率更高,热损失相对减少。但是,当负荷进一步接近额定值时,为了满足更高的蒸汽需求,可能会导致燃烧效率降低、热应力增加等问题,从而使得效率开始下降。
因此,从50%负荷到额定负荷的过程中,锅炉效率的变化趋势是由低到高然后再下降。
A. 10min;
B. 30min;
C. 2h;
D. 8h。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锅炉大小修后转动机械试运行时间的选择题。我们需要根据锅炉转动机械检修后的常规试运行要求,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首先,理解题目背景:锅炉大小修后,转动机械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试运行来验证其可靠性。这是确保设备在正式投入运行前能够稳定、安全工作的必要步骤。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10min):这个时间太短,可能无法充分验证转动机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B选项(30min):这个时间长度适中,既能对转动机械进行一定的负荷测试,又不会过长地影响检修进度。
C选项(2h):虽然更长时间的试运行可能提供更全面的测试,但也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延误和成本增加。
D选项(8h):这个时间过长,通常不是转动机械试运行的常规选择。
最后,根据锅炉转动机械试运行的常规做法,以及题目中要求的“不少于”这一条件,我们可以推断出,一个既不过长也不过短,能够合理验证转动机械可靠性的时间长度是最佳选择。因此,B选项(30min)既符合常规要求,也满足了题目的条件。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即锅炉大小修后的转动机械须进行不少于30min的试运行,以验证其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