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不能判断。
答案:A
解析:好的,让我们来详细解析这道题目,帮助你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 题目分析
题目中提到的“空冷凝汽器”和“汽轮机排汽压力”是热力学和动力工程中的重要概念。我们需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1. **空冷凝汽器**:这是一个用于将蒸汽冷却并凝结成液体的设备。它通过空气来冷却蒸汽,而不是使用水。这种方式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尤其重要。
2. **汽轮机排汽压力**:汽轮机在工作时,蒸汽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排出蒸汽的压力称为排汽压力。这个压力会影响汽轮机的效率和输出功率。
### 逻辑推理
当空冷凝汽器内的真空升高时,意味着凝汽器内的压力降低。根据热力学的基本原理,汽轮机的排汽压力与凝汽器的压力是直接相关的。
- **真空升高**:在凝汽器内,真空升高意味着内部压力降低。
- **汽轮机排汽压力**:如果凝汽器的压力降低,汽轮机的排汽压力也会随之降低。
因此,选项A(降低)是正确的。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房间的空气被抽走,形成了一个真空状态。随着空气的减少,房间内的压力也会降低。现在,如果你在这个房间里放了一个气球,气球内的气体会因为外部压力的降低而膨胀,甚至可能会导致气球破裂。
在汽轮机的工作中,类似的情况发生。当凝汽器内的真空升高(即压力降低),汽轮机的排汽压力也会降低。这就像气球在低压环境中膨胀一样,汽轮机的工作效率会受到影响。
### 总结
因此,答案是A:降低。通过理解空冷凝汽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汽轮机排汽压力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不能判断。
答案:A
解析:好的,让我们来详细解析这道题目,帮助你理解相关的知识点。
### 题目分析
题目中提到的“空冷凝汽器”和“汽轮机排汽压力”是热力学和动力工程中的重要概念。我们需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1. **空冷凝汽器**:这是一个用于将蒸汽冷却并凝结成液体的设备。它通过空气来冷却蒸汽,而不是使用水。这种方式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尤其重要。
2. **汽轮机排汽压力**:汽轮机在工作时,蒸汽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排出蒸汽的压力称为排汽压力。这个压力会影响汽轮机的效率和输出功率。
### 逻辑推理
当空冷凝汽器内的真空升高时,意味着凝汽器内的压力降低。根据热力学的基本原理,汽轮机的排汽压力与凝汽器的压力是直接相关的。
- **真空升高**:在凝汽器内,真空升高意味着内部压力降低。
- **汽轮机排汽压力**:如果凝汽器的压力降低,汽轮机的排汽压力也会随之降低。
因此,选项A(降低)是正确的。
### 生动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密闭的房间里,房间的空气被抽走,形成了一个真空状态。随着空气的减少,房间内的压力也会降低。现在,如果你在这个房间里放了一个气球,气球内的气体会因为外部压力的降低而膨胀,甚至可能会导致气球破裂。
在汽轮机的工作中,类似的情况发生。当凝汽器内的真空升高(即压力降低),汽轮机的排汽压力也会降低。这就像气球在低压环境中膨胀一样,汽轮机的工作效率会受到影响。
### 总结
因此,答案是A:降低。通过理解空冷凝汽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汽轮机排汽压力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D. 无规定。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发电厂中发电机内部氢气压力与定子冷却水压力之间的关系。
解析:
A. 小于:如果氢气压力小于定子冷却水压力,在冷却水系统出现任何泄漏时,水可能会渗入发电机的氢气环境中,导致氢气纯度下降甚至可能引起电气故障或化学反应,这是不可取的。
B. 大于: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通常会维持发电机内部氢气的压力高于定子冷却水的压力。这样即使有泄漏,氢气会进入水中而不是水进入氢气环境中,这样可以避免对发电机造成损害。
C. 等于:如果两者压力相等,在发生微小泄漏的情况下,仍然有可能导致冷却水进入发电机内部,因此这不是最佳的选择。
D. 无规定:实际上,在电力行业的标准操作程序中有明确的规定来确保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因此,正确答案是 B. 大于。这是为了确保在任何潜在泄漏的情况下,氢气不会被冷却水污染,并且可以保持发电机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A. 排汽缸;
B. 凝汽器;
C. 低压缸轴封;
D. 轴封。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汽轮机低压缸喷水减温装置作用的选择题。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排汽缸:
汽轮机低压缸喷水减温装置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喷水来降低排汽缸的温度。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排汽缸会因为高温蒸汽的排放而温度升高,喷水减温可以有效控制这一温度,防止排汽缸过热,保护设备正常运行。
B. 凝汽器:
凝汽器是汽轮机系统中的另一个关键部件,主要作用是将汽轮机排出的乏汽凝结成水,以便循环利用。但它并不是喷水减温装置直接作用的对象。喷水减温装置主要关注的是降低排入凝汽器之前的蒸汽温度,而非凝汽器本身的温度。
C. 低压缸轴封:
轴封的作用是防止汽轮机轴端漏气,保证汽轮机内部的高压蒸汽不会泄漏到外部,同时防止外部空气进入汽轮机内部。虽然轴封的温度也需要控制,但喷水减温装置并不直接作用于轴封,而是作用于排汽缸。
D. 轴封(泛指):
与C选项类似,这个选项也是泛指轴封,没有具体到低压缸轴封或其他类型的轴封。喷水减温装置的主要作用不是降低轴封的温度。
综上所述,汽轮机低压缸喷水减温装置的作用是降低排汽缸的温度,以防止其过热并保护设备。因此,正确答案是A. 排汽缸。
A. 热效率提高,排汽湿度增加;
B. 热效率提高,冲动汽轮机容易;
C. 热效率提高,排汽湿度降低;
D. 热效率不变,但排汽湿度降低。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热力发电厂中使用中间再热循环对汽轮机性能的影响。
解析如下:
A. 热效率提高,排汽湿度增加;实际上,中间再热可以提高热效率,但是排汽湿度应该是减少而不是增加,因此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B. 热效率提高,冲动汽轮机容易;虽然中间再热确实提高了热效率,但它并不直接影响汽轮机冲动(启动)的难易程度,所以这个选项也是不对的。
C. 热效率提高,排汽湿度降低;这是正确答案。中间再热循环通过在高压缸和低压缸之间重新加热蒸汽,可以显著提高整个热力循环的效率,并且由于蒸汽在低压缸入口处的温度更高,湿度会降低,从而减少了对叶片的侵蚀,延长了设备寿命。
D. 热效率不变,但排汽湿度降低;这一选项描述的情况不会发生,因为中间再热确实能提高热效率而不仅仅是降低排汽湿度,所以此选项也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C。
A. 76%;
B. 95%;
C. 97%;
D. 96%。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发电机氢气纯度管理的题目。我们需要根据发电机内氢气纯度的标准来判断何时应该进行排污操作。
首先,理解题目背景:发电机内的氢气纯度对于发电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氢气纯度不足可能导致发电效率下降,甚至对发电机设备造成损害。因此,当氢气纯度低于某个阈值时,需要进行排污操作以恢复合适的纯度。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76%):这个纯度远低于通常要求的发电机氢气纯度标准,如果以此为排污标准,则可能导致发电机长时间在较低的氢气纯度下运行,不利于效率和安全。
B选项(95%):虽然这个纯度较高,但并非所有发电机都要求达到95%以上的纯度才进行排污。此选项可能过于严格。
C选项(97%):这个纯度标准同样很高,可能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需等到纯度降至如此低才进行排污。
D选项(96%):这个纯度标准是一个较为合理的阈值。当氢气纯度低于96%时,进行排污操作可以确保发电机在合适的氢气纯度下运行,既保证了效率也保证了安全。
综上所述,选择D选项(96%)作为排污的纯度阈值是合理的。这是因为在发电机运行过程中,保持氢气纯度在96%以上有助于优化发电效率和设备安全。当纯度降至96%以下时,进行排污操作可以恢复适当的纯度水平。
因此,答案是D。
A. 61.5%;
B. 62.5%;
C. 94.7%;
D. 93.7%
解析:### 1. 理解热效率
热效率(η)是指热机将吸收的热量转化为有用功的效率。它的计算公式为:
\[
η = 1 - \frac{T_c}{T_h}
\]
其中:
- \(T_h\) 是热源的绝对温度(开尔文),
- \(T_c\) 是冷源的绝对温度(开尔文)。
### 2. 温度转换
题目中给出的热源温度为517℃,冷源温度为27℃。我们需要将这些温度转换为开尔文(K):
\[
T_h = 517 + 273.15 = 790.15 \, K
\]
\[
T_c = 27 + 273.15 = 300.15 \, K
\]
### 3. 代入公式计算热效率
将这些值代入热效率的公式中:
\[
η = 1 - \frac{T_c}{T_h} = 1 - \frac{300.15}{790.15}
\]
计算分数部分:
\[
\frac{300.15}{790.15} \approx 0.379
\]
因此,
\[
η \approx 1 - 0.379 \approx 0.621
\]
换算成百分比:
\[
η \approx 62.1\%
\]
### 4. 选择答案
根据计算结果,最接近的选项是 **B: 62.5%**。
### 5. 深入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记忆。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夏天的下午,想要喝冰镇饮料。你把饮料放在冰箱里(冷源),而冰箱的热排放部分(热源)则是向外界释放热量。冰箱的工作原理就像一个热机,它从冷源(饮料)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到热源(外部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冰箱的效率取决于它从冷源吸收的热量和它向热源排放的热量之间的关系。卡诺定理告诉我们,任何热机的最高效率只与热源和冷源的温度有关,而与具体的工作物质和机械结构无关。
### 6. 总结
A. 凝结水过冷却;
B. 凝结水压力低;
C. 凝汽器汽侧漏入空气;
D. 凝汽器铜管泄漏。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凝结水系统故障诊断的理解。
A选项(凝结水过冷却):这种情况通常不会导致导电度增加,因为过冷却只是温度变化,并没有引入其他导电物质。
B选项(凝结水压力低):凝结水的压力变化不会直接影响其导电度,除非这种变化导致了其他物质的混入,但这不是直接原因。
C选项(凝汽器汽侧漏入空气):虽然空气中的氧气可能会造成一些腐蚀,但空气中不含导电离子,因此不会显著增加导电度。
D选项(凝汽器铜管泄漏):这是正确答案。当凝汽器铜管发生泄漏时,冷却水会与蒸汽混合,而冷却水中含有各种矿物质和其他可溶性离子,这些离子会增加凝结水的导电度。
因此,在运行中发现凝结水导电度增大时,最可能的原因是凝汽器铜管泄漏,选项D正确。
A. 黏度;
B. 酸价;
C. 闪点;
D. 破乳化度。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抗燃油性质变化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抗燃油温度升高时,哪些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并判断哪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首先,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抗燃油温度升高,我们需要找出因此降低的性质。
接下来,逐个分析选项:
A选项(黏度):黏度是流体流动时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于抗燃油来说,温度升高会导致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从而使黏度降低。这个选项符合题意。
B选项(酸价):酸价是衡量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指标,与温度的关系不直接。一般情况下,温度的变化不会直接影响酸价。因此,这个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闪点):闪点是液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对于特定的液体,其闪点是固定的,不会因为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反而可能因环境温度升高而接近引发闪燃的风险增加,但闪点本身不变)。因此,这个选项不符合题意。
D选项(破乳化度):破乳化度是衡量油品抵抗与水形成乳化液能力的指标。它与温度的关系也不直接,温度的变化通常不会显著影响破乳化度。因此,这个选项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当抗燃油温度升高时,其黏度会降低。因此,正确答案是A(黏度)。
A. 疲劳;
B. 蠕变;
C. 应力松弛;
D. 塑性变形。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材料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应力松弛。我们来逐一分析选项,并通过生动的例子帮助你理解这个知识点。
### 选项分析:
1. **A: 疲劳**
疲劳是指材料在反复加载和卸载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材料的强度逐渐降低,最终导致断裂。疲劳通常与循环载荷有关,而不是单一的高温和初始应力。
2. **B: 蠕变**
蠕变是指材料在恒定的应力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持续的变形。它通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但题干中提到的是“维持总变形不变”,所以这不是正确答案。
3. **C: 应力松弛**
应力松弛是指在恒定的变形条件下,材料内部的应力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正好符合题干的描述。因此,这是正确答案。
4. **D: 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是指材料在超过其屈服强度后发生的不可逆变形。虽然塑性变形也可能在高温下发生,但它与应力松弛的概念不同。
### 深入理解应力松弛:
想象一下,你在高温的环境中用橡皮筋拉伸它。最开始,橡皮筋会很紧,感觉很有弹性。但是如果你保持这个拉伸状态一段时间,橡皮筋的紧绷感会逐渐减弱,虽然你没有放松它。这就是应力松弛的一个简单例子。
在工程应用中,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如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材料的应力松弛现象非常重要。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这一点,以确保结构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不会因为应力降低而导致失效。
### 结论:
因此,题干中提到的“随着时间的增加,部件内的应力会逐渐降低”正是应力松弛的特征,所以正确答案是 **C: 应力松弛**。
A. 减小;
B. 增加;
C. 不变;
D. 不确定。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凝汽器真空对轴向推力的影响。当凝汽器真空下降时,意味着凝汽器内部的压力增加,导致了轴向推力的增加。这是因为凝汽器真空下降会导致汽轮机排汽压力增加,从而增加了汽轮机叶片的出口压力,进而增加了叶片的出口推力,最终导致轴向推力增加。
A. 螺旋管式,卧式;
B. 管式,板式;
C. 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
D. 表面式,混合式。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热力系统中加热器的不同分类方式。
选项解析如下:
A选项提到的是加热器的结构形式,如螺旋管式和卧式,并不是按照工作原理来区分的。
B选项同样描述了结构形式,即管式与板式,并非基于工作原理进行分类。
C选项根据压力等级对加热器进行了分类,分为高压加热器和低压加热器,但这也不是从工作原理的角度来划分的。
D选项则准确地从工作原理的角度将加热器分为表面式和混合式。表面式加热器是通过金属传热面将热量传递给流体,而混合式则是直接将加热介质与被加热介质混合以达到加热效果。
因此,正确答案是D,因为它按照加热器的工作原理来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