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R;
B、 1/2R;
C、 4R;
D、 1/4R。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电功率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电功率(P)的计算公式:P=
R
U
2
,其中U是电压,R是电阻。
题目中给出两台设备的额定功率相同,但额定电压不同。设额定电压为110V的设备的电阻为R,我们需要找出额定电压为220V的设备的电阻。
对于额定电压为110V的设备,其功率可以表示为:P=
R
110
2
对于额定电压为220V的设备,设其电阻为R',其功率也可以表示为:P=
R
′
220
2
由于两台设备的额定功率相同,所以我们可以将两个功率公式相等来求解R':
R
110
2
=
R
′
220
2
解这个方程,我们得到:
R
′
=4R
所以,额定电压为220V的设备的电阻是额定电压为110V的设备电阻的4倍,选项C正确。
A、 2R;
B、 1/2R;
C、 4R;
D、 1/4R。
答案:C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电功率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电功率(P)的计算公式:P=
R
U
2
,其中U是电压,R是电阻。
题目中给出两台设备的额定功率相同,但额定电压不同。设额定电压为110V的设备的电阻为R,我们需要找出额定电压为220V的设备的电阻。
对于额定电压为110V的设备,其功率可以表示为:P=
R
110
2
对于额定电压为220V的设备,设其电阻为R',其功率也可以表示为:P=
R
′
220
2
由于两台设备的额定功率相同,所以我们可以将两个功率公式相等来求解R':
R
110
2
=
R
′
220
2
解这个方程,我们得到:
R
′
=4R
所以,额定电压为220V的设备的电阻是额定电压为110V的设备电阻的4倍,选项C正确。
A. 吸力;
B. 斥力;
C. 零;
D. 不变的力。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具体来说是三个平行放置的导体流过相同方向电流时的受力情况。
根据安培定律(Ampère's force law),当两段平行的直导线中流过同向电流时,它们之间会产生吸引力;如果流过反向电流,则会产生排斥力。但是在这个题目中,有三根导体,并且流过的电流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当考虑中间导体与两侧导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
中间导体与左侧导体之间由于同向电流产生吸引力。
中间导体与右侧导体之间同样由于同向电流产生吸引力。
这两个吸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理论上会互相抵消,导致中间导体实际上不受净力的作用,即所受合力为零。
所以正确答案是C. 零。
A. 串联;
B. 并联;
C. 混联;
D. 其他连接。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电容器连接方式的题目。电容器可以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来改变其总电容量。我们需要理解这两种连接方式的基本特性来解决这个问题。
串联电容器:当电容器串联时,它们的总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电容量的倒数之和。即,总电容C_total = 1 / (1/C1 + 1/C2 + ... + 1/Cn),其中C1, C2, ..., Cn是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因此,串联会导致总电容量减小。
并联电容器:当电容器并联时,它们的总电容量等于各个电容器电容量的总和。即,总电容C_total = C1 + C2 + ... + Cn。因此,并联会增加总电容量。
现在,我们来分析题目中的选项:
A. 串联:如上所述,串联会导致总电容量减小,因此不能通过串联三个10F的电容器来获得30F的总电容量。
B. 并联:根据并联电容器的特性,三个10F的电容器并联后的总电容量是30F(10F + 10F + 10F = 30F),符合题目要求。
C. 混联:混联(即既有串联又有并联)的情况复杂,且通常不会简单地增加总电容量到三个电容器电容量的总和。因此,混联不是获得30F电容量的直接方法。
D. 其他连接:这个选项是一个笼统的备选,但根据电容器的连接方式,我们知道只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方式,且串联不符合题目要求,因此“其他连接”也不是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为了获得30F的电容量,最直接且有效的方法是将三个10F的电容器并联。因此,正确答案是B。
A. 构成电流回路;
B. 获得两种电压;
C. 使不对称负载相电压对称;
D. 使不对称负载功率对称。
解析:在三相四线制电路中,中线(通常称为中性线或N线)的主要作用是为了确保即使在负载不对称的情况下,各相的相电压(即负载两端的电压)也能保持对称,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使不对称负载相电压对称”。
解析每个选项:
A选项:“构成电流回路”。虽然中线确实允许电流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但这并不是它最主要的功能。
B选项:“获得两种电压”。三相四线制电路确实可以提供线电压和相电压两种电压等级,但这并非中线的主要功能。
C选项:“使不对称负载相电压对称”。这是正确的答案,因为在三相系统中,如果负载不是完全对称的,中线的存在可以平衡各相的电压,使得每相的负载都能得到稳定的电压。
D选项:“使不对称负载功率对称”。中线并不直接控制或改变功率的对称性,而是通过保持电压的稳定性间接影响功率。
因此,C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A. 正电荷;
B. 负电荷;
C. 中性的;
D. 无法确定。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即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首先,根据题目信息,丁带负电荷。由于丙排斥丁,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则,我们可以推断出丙也带负电荷。
接着,甲吸引丙,由于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我们可以推断出甲带正电荷。
最后,甲排斥乙,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我们可以推断出乙也带正电荷。
现在我们来分析选项:
A选项(正电荷):根据我们的推断,乙确实带正电荷,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选项(负电荷):乙带正电荷,不是负电荷,所以B选项是错误的。
C选项(中性的):乙带电,不是中性的,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
D选项(无法确定):我们已经通过逻辑推理确定了乙的电荷性质,所以D选项也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即乙带的电荷是正电荷。
A. 1:1;
B. 1:2;
C. 1:3;
D. 1:4。
A. 3A;
B. 4A;
C. 6A;
D. 2A。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题目中给出的情况:La3A3218电流表的内阻为0.150,最大量程是1A。现在将一个0.050的小电阻并联在电流表上,我们要求扩大后的电流表量程。
当一个小电阻并联在电流表上时,相当于整体的内阻变小了,这样就可以扩大电流表的量程。这是因为并联电阻会改变整个电路的等效电阻,从而改变电流表的灵敏度。
在这道题中,原本电流表的内阻是0.150,现在并联了一个0.050的小电阻,相当于整体的内阻变为了0.150和0.050并联后的等效内阻。我们可以利用并联电阻的公式来计算:
1/R = 1/0.150 + 1/0.050 = 1/0.1
R = 0.1
所以,扩大后的电流表的内阻为0.1。根据电流表的最大量程是1A,我们可以计算扩大后的电流表量程:
I = V/R = 1/0.1 = 10A
所以,扩大后的电流表量程为10A,选项B: 4A 是正确答案。
A. 135~140℃;
B. -10~-45℃;
C. 250~300℃;
D. 300℃以上。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变压器油闪点温度范围的选择题。我们需要根据变压器油的物理特性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首先,理解闪点的概念:
闪点是指油脂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开始闪火时的温度。它是油脂的一个重要安全指标,表明油脂在储存、运输和使用时的安全程度。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135~140℃):这个温度范围符合变压器油闪点的常规值。变压器油需要有一定的闪点以确保其在正常运行和储存过程中不会因温度过高而自燃。
B选项(-10~-45℃):这个温度范围过低,远低于常规变压器油的闪点,不符合实际情况。
C选项(250~300℃):这个温度范围过高,超过了常规变压器油的闪点,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D选项(300℃以上):同样,这个温度范围也过高,不符合变压器油的物理特性。
综上所述,根据变压器油的闪点特性和安全要求,A选项(135~140℃)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
因此,答案是A。
A. 冷却和绝缘;
B. 冷却;
C. 绝缘;
D. 消弧。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变压器油的作用。
解析如下:
A. 冷却和绝缘:这是正确答案。变压器油在电力变压器中主要承担两项重要功能,一是作为冷却介质帮助变压器散热,二是作为绝缘介质增强电气设备内部的绝缘性能。
B. 冷却:虽然变压器油确实具有冷却功能,但它忽略了另一项重要的功能——绝缘,因此不全面。
C. 绝缘:与B选项类似,仅提到绝缘功能而忽略了冷却功能,也是不全面的。
D. 消弧:变压器油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可以帮助熄灭电弧,但这并不是其主要功能。
所以正确答案是A,因为变压器油的主要作用包括了冷却和绝缘两个方面。
A. 噪声;
B. 发热;
C. 振动;
D. 膨胀。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发电机容量提升时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的选择题。我们来逐一分析各个选项:
A. 噪声:噪声是发电机运行时的一个伴随现象,但它通常不是限制发电机容量提升的主要因素。噪声问题更多关联于设备的设计、制造材料和隔音措施等,而非直接关联于发电机的容量或运行效率。
B. 发热: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尤其是在提高容量时,电流和电磁场强度的增加会导致更多的热量产生。如果无法有效解决发热问题,可能会导致发电机过热、绝缘损坏甚至故障。因此,提高发电机容量时,必须有效解决其发热问题,以确保发电机的安全、稳定运行。
C. 振动:虽然振动是发电机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但它通常不是由发电机容量直接引起的。振动可能源于不平衡、松动或设计缺陷等,与发电机容量的提升无直接关联。
D. 膨胀: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温度变化而产生一定的热膨胀,但这不是限制发电机容量提升的主要因素。膨胀问题通常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材来控制和解决。
综上所述,提高发电机容量时,最直接且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发热问题。因为随着容量的提升,发热量会显著增加,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发电机的性能和寿命。因此,正确答案是B. 发热。
A. 在故障点处;
B. 在变压器中性点处;
C. 在接地电阻大的地方;
D. 在离故障点较近的地方。
解析:解析:
题目询问的是在110kV及以上电力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零序电压的特征情况。
A. 在故障点处:正确答案。当系统中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在故障点处会形成零序电流的通路,并且该点的零序电压会达到最大值。
B. 在变压器中性点处:错误。虽然中性点接地可以提供零序电流的返回路径,但是零序电压在中性点并不会是最高的。
C. 在接地电阻大的地方:错误。零序电压与接地电阻的关系并不是直接关联,尤其是在电力系统的分析中,零序电压主要集中在故障点。
D. 在离故障点较近的地方:虽然离故障点近的地方零序电压也会相对较高,但是最高的零序电压还是在故障点处。
因此,正确答案为A,在故障点处的零序电压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