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00℃;
B、 90℃;
C、 80℃;
D、 60℃。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干式变压器绕组温升的限制知识。
解析如下:
温升指的是设备运行时温度相对于环境温度的升高。对于干式变压器而言,其冷却方式不同于油浸式变压器,通常依靠空气自然冷却或强迫风冷,因此对温升有一定的限制来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F级绝缘材料是干式变压器常用的一种绝缘等级,它能够承受较高的工作温度。F级绝缘材料允许的最高持续工作温度大约在155°C左右。
绕组温升限值是指在最热点温度不超过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的前提下,绕组温度相对于环境温度的最大允许升高值。
选项分析:
A. 100℃:这是F级绝缘材料干式变压器绕组温升的一个常见限值。根据标准,考虑到实际工作环境的温度,使得绕组温度不会超过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例如155°C),假设环境温度为40°C,则绕组温度上升限值可以设置为100°C(即40°C + 100°C = 140°C,低于155°C)。
B. 90℃;C. 80℃;D. 60℃:这些数值均小于100℃,虽然也是可能的温升值,但在F级绝缘材料的情况下,100℃是一个更为合理的温升限值。
因此,正确答案是A. 100℃。
A、 100℃;
B、 90℃;
C、 80℃;
D、 60℃。
答案:A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干式变压器绕组温升的限制知识。
解析如下:
温升指的是设备运行时温度相对于环境温度的升高。对于干式变压器而言,其冷却方式不同于油浸式变压器,通常依靠空气自然冷却或强迫风冷,因此对温升有一定的限制来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F级绝缘材料是干式变压器常用的一种绝缘等级,它能够承受较高的工作温度。F级绝缘材料允许的最高持续工作温度大约在155°C左右。
绕组温升限值是指在最热点温度不超过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的前提下,绕组温度相对于环境温度的最大允许升高值。
选项分析:
A. 100℃:这是F级绝缘材料干式变压器绕组温升的一个常见限值。根据标准,考虑到实际工作环境的温度,使得绕组温度不会超过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例如155°C),假设环境温度为40°C,则绕组温度上升限值可以设置为100°C(即40°C + 100°C = 140°C,低于155°C)。
B. 90℃;C. 80℃;D. 60℃:这些数值均小于100℃,虽然也是可能的温升值,但在F级绝缘材料的情况下,100℃是一个更为合理的温升限值。
因此,正确答案是A. 100℃。
A. 电压;
B. 电流;
C. 温度;
D. 机械强度。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电工绝缘材料的分级标准。我们可以逐一分析选项来确定正确答案:
A. 电压:虽然电压是影响绝缘材料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绝缘材料的分级并不是直接按照其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来划分的。绝缘材料的电压承受能力固然重要,但在这个问题的语境下,它并不是分级的直接依据。
B. 电流: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对绝缘材料造成热应力。然而,绝缘材料的分级并不是基于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而是基于其能承受的最高工作温度或其他相关特性。
C. 温度:绝缘材料的性能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高温可能导致材料老化、性能下降,甚至引发故障。因此,在正常运行方式下,电工绝缘材料通常是按照其允许的最高工作温度来分级的。这个选项直接对应了问题的关键点。
D. 机械强度:虽然机械强度也是绝缘材料的一个重要特性,但它并不是决定绝缘材料分级的唯一或主要标准。绝缘材料的分级更多地是考虑其在特定温度下的电气性能和热稳定性。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即电工绝缘材料在正常运行方式下是按其允许最高工作温度来分级的。这是因为温度是影响绝缘材料性能和寿命的关键因素,通过控制工作温度可以确保绝缘材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A. 均升高3倍;
B. 均不变;
C. 一个不变两个升高;
D. 两个低一个高。
解析:### 题目解析
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中,三相电压是相对中性点的电压。当发生一点接地故障时,意味着其中一相(比如A相)与地相连,而其他两相(B相和C相)仍然保持不变。
#### 选项分析
- **A: 均升高3倍**
这个选项不正确。接地故障不会导致所有相的电压均升高。
- **B: 均不变**
这个选项是正确的。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发生一点接地后,虽然A相的电压相对于地是0,但B相和C相的电压相对于地并没有变化,因此它们的线电压也不会变化。
- **C: 一个不变两个升高**
这个选项也不正确。虽然A相的电压变为0,但B相和C相的电压并不会升高。
- **D: 两个低一个高**
这个选项同样不正确。接地故障不会导致其他相的电压降低。
### 深入理解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记忆。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三层楼的建筑里,每一层代表一相电压(A、B、C)。在正常情况下,三层楼的高度是相同的,代表三相电压是平衡的。现在,假设A层(A相)突然被水淹了(接地故障),这层楼的高度变为0(相对于地)。但是,B层和C层(B相和C相)仍然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A层的高度(电压)变了,但B层和C层的高度(电压)并没有受到影响。因此,整个建筑的结构(线电压)也没有改变。
### 总结
A. 大小;
B. 平方值;
C. 立方值;
D. 方根值。
A. 有关;
B. 无关;
C. 关系不大;
D. 反比。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涡流损耗与铁芯材料性质关系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涡流损耗的产生原因及其与铁芯材料的关系,以确定正确答案。
涡流损耗的产生:涡流损耗是由于变化的磁场在导体(如铁芯)内部产生感应电流(涡流),这些涡流在导体内部流动时会产生热量,从而导致能量损失。涡流损耗的大小与导体的电阻率、磁导率、磁场变化的频率以及导体的几何形状有关。
铁芯材料的性质:铁芯材料的磁导率、电阻率等物理性质直接影响涡流损耗的大小。例如,具有高电阻率的材料可以减少涡流的形成,从而降低涡流损耗。
分析选项:
A. 有关:这个选项指出涡流损耗与铁芯材料的性质有关,符合涡流损耗的产生机制和铁芯材料性质的影响。
B. 无关:这个选项与涡流损耗的产生机制和铁芯材料性质的影响相悖。
C. 关系不大:这个选项同样忽略了铁芯材料性质对涡流损耗的重要影响。
D. 反比:这个选项表述不准确,涡流损耗与铁芯材料的某些性质可能有关,但不一定是反比关系。
综上所述,涡流损耗的大小确实与铁芯材料的性质有关。因此,正确答案是A。
A. 成反比;
B. 成正比;
C. 无关;
D. 不确定。
解析:磁滞损耗是指在磁场中,磁性材料反复磁化时所消耗的能量。这种能量损失以热的形式释放,并且与磁场变化的频率有关。
选项分析如下:
A选项(成反比)是错误的,因为磁滞损耗实际上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而不是减少。
B选项(成正比)是正确的,磁滞损耗与频率成正比是因为每当磁场方向改变一次,磁畴就会重新排列一次,造成一次能量损失。因此,在相同时间内磁场变化次数越多(即频率越高),总的磁滞损耗就越大。
C选项(无关)是错误的,因为它忽略了频率对磁滞损耗的影响。
D选项(不确定)也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确实知道频率和磁滞损耗之间的关系。
因此正确答案是B。
A. 温差;
B. 温降;
C. 温升;
D. 温度。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发电机的温度控制知识。在发电机运行过程中,发电机绕组会因为电流通过而产生热量,如果温度过高会影响发电机的正常运行甚至损坏。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发电机的温度情况。
选项中,温差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温度差异,温降是指物体温度下降的过程,温升是指物体温度上升的过程,而温度是指物体的热量状态。
在这道题中,发电机绕组的最高温度与发电机入口风温差值称为发电机的温升。这个概念很重要,因为通过控制发电机的温升,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发电机是否存在过热的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发电机。
A. 频率;
B. 机端电压;
C. 励磁电流;
D. 定子的边长。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发电机铁损与哪些因素成正比的关系。我们可以逐一分析每个选项来确定正确答案。
A. 频率:虽然发电机的铁芯损耗(即铁损)中的涡流损耗与频率有关,但题目问的是与哪个量的平方成正比,而铁损通常不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因此A选项不正确。
B. 机端电压:发电机的铁损主要包括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在发电机正常运行时,磁滞损耗基本不变,但涡流损耗与铁芯中的磁通密度(即与电压成正比)的平方成正比。由于机端电压的增加会导致铁芯中的磁通密度增加,因此涡流损耗也会显著增加,且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所以B选项是正确答案。
C. 励磁电流:励磁电流主要影响发电机的磁场强度,进而影响输出电压和电流。虽然励磁电流的变化会影响铁芯中的磁通量,但铁损与励磁电流的平方并不成正比,而是与磁通密度的平方(即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因此,C选项不正确。
D. 定子的边长:定子的边长主要影响发电机的物理尺寸和容量,但并不直接影响铁损与某个量的平方成正比的关系。铁损主要与磁通密度(与电压相关)有关,而与定子的边长没有直接的平方关系。因此,D选项不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即发电机铁损与发电机机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这是因为涡流损耗是铁损的主要组成部分,且与铁芯中的磁通密度(即与电压成正比)的平方成正比。
A. 1~5;
B. 5~10;
C. 10~15;
D. 15~20。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变压器油中糠醛(furfural)含量与变压器运行年限的关系。糠醛是纸绝缘在热应力下分解产生的有机物,其含量可以作为评估变压器内固体绝缘老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选项解析如下:
A. 1~5年:新投运或运行年限较短的变压器,其内部的绝缘材料老化程度较低,糠醛含量通常会更低,甚至可能检测不到。
B. 5~10年:在这个运行阶段,变压器已经经历了一定的使用周期,其内部绝缘材料开始有一定的老化现象,糠醛含量可能会逐渐升高,但仍处于一个相对较低且可接受的水平。
C. 10~15年: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变压器的老化程度加深,糠醛含量可能会超过0.2 mg/L的标准。
D. 15~20年:此阶段的变压器属于长期运行设备,内部绝缘老化更为严重,糠醛含量通常会更高。
正确答案是B,即对于运行了5至10年的变压器,如果其油中的糠醛含量小于0.2 mg/L,则认为检测合格,表明该变压器的内部绝缘状态尚好,老化程度在可控范围内。
A. 将增大;
B. 将减小;
C. 可视为不变;
D. 有变化。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电压互感器误差与二次负载关系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电压互感器的误差如何随二次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理解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PT)是一种用于将高电压转换为低电压的设备,以便测量和保护系统能够安全、准确地工作。
它的误差主要指的是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偏差。
分析二次负载对误差的影响:
电压互感器的误差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二次负载的大小是一个重要因素。
当二次负载增加时,电压互感器需要提供更多的电流来满足负载需求。
这会导致互感器内部的磁场分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输出电压的准确性。
一般来说,随着负载的增加,互感器内部的能量损耗也会增加,这通常会导致误差增大。
对比选项:
A. 将增大:这与上述分析一致,即随着负载的增加,误差会增大。
B. 将减小:这与实际情况不符,因为负载增加通常会导致误差增大。
C. 可视为不变:这同样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负载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互感器的误差。
D. 有变化:虽然这个选项承认误差会有变化,但它没有明确指出是增大还是减小,因此不够具体。
综上所述,当电压互感器的二次负载增加时,其误差会相应增大。因此,正确答案是A。
A. 保安系统;
B. 直流系统;
C. 交流系统;
D. 保护系统。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电力系统中柴油发电机的应用场景。
选项A:保安系统
保安系统指的是在核电站或其他重要设施中用于保障关键设备运行的电源系统。当主电源(如电网)失效时,保安电源系统会立即启动,以确保像冷却系统这样的关键安全设备能够继续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
选项B:直流系统
直流系统通常是指为控制、信号传输、应急照明等提供稳定直流电源的部分,它也可能包括蓄电池组来保证不间断供电,但通常不会直接由柴油发电机供电。
选项C:交流系统
交流系统是电网中最常见的形式,也是大多数工业和民用设施的主要电源。然而,在全厂失电的情况下,通常需要的是一个快速响应的备用电源,而不是常规的交流供电系统。
选项D:保护系统
保护系统主要是指各种保护继电器和自动化装置,用以检测电力系统的故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跳闸等,它并不直接涉及电源供应的问题。
正确答案是A,因为柴油发电机通常被设计为在全厂失电后作为紧急备用电源,特别是为了保障那些与安全紧密相关的系统能够继续运作,因此它们主要服务于保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