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发电集控值班员
搜索
发电集控值班员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1、La4B2002所有液体都有黏性,而气体不一定有黏性。( )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的答案是 B. 错误。

解析:
题目中提到“所有液体都有黏性,而气体不一定有黏性”,这是不正确的陈述。实际上,无论是液体还是气体,它们都具有黏性,这是流体的基本特性之一。

黏性(viscosity)是指流体内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导致流体层间相对运动时产生内摩擦力的能力。对于液体来说,黏性是很明显的,比如蜂蜜或糖浆的流动性就很慢,这是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黏度。而对于气体而言,虽然其黏性比液体要小得多,但是气体同样具有黏性。在气体中,黏性导致分子之间的能量转移,使得气体层在相对运动时也会产生阻力。

因此,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所有液体和气体都具有黏性。题目中的说法不准确,所以选择“错误”。

Scan me!
发电集控值班员
1、La4B3003可燃物的爆炸极限越大,发生爆炸的机会越少。(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ccef-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La4B3004金属在一定温度和应力作用下,逐渐产生弹性变形的现象,就是蠕变。(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cefd-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La3B2005不同液体在相同压力下沸点不同,但同一液体在不同压力下沸点相同。(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d187-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La3B3006热平衡是指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及系统与外界没有温差,也会发生传热。(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d3dc-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La3B4007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能够改变形状而不破坏,在取消载荷后又能把改变形状保持下来的性能称为塑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d5b4-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La2B2008卡诺循环是由两个可逆的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绝热过程组成。(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d92d-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La2B3009流体与壁面间温差越大,换热面积越大,对流换热热阻越大,则换热量也应越大。(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dbae-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La2B4010传热量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即:冷、热流体传热平均温差,换热面积和传热系数。(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de4d-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La1B2011水蒸气在T—S图和P—V图上可分为三个区,即未饱和水区,湿蒸汽区和过热蒸汽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e1f6-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La1B2012流体有层流和紊流,发电厂的汽、水、风、烟等各种流动管道系统中的流动,绝大多数属于层流。(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e447-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发电集控值班员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Scan me!
发电集控值班员

1、La4B2002所有液体都有黏性,而气体不一定有黏性。( )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的答案是 B. 错误。

解析:
题目中提到“所有液体都有黏性,而气体不一定有黏性”,这是不正确的陈述。实际上,无论是液体还是气体,它们都具有黏性,这是流体的基本特性之一。

黏性(viscosity)是指流体内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导致流体层间相对运动时产生内摩擦力的能力。对于液体来说,黏性是很明显的,比如蜂蜜或糖浆的流动性就很慢,这是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黏度。而对于气体而言,虽然其黏性比液体要小得多,但是气体同样具有黏性。在气体中,黏性导致分子之间的能量转移,使得气体层在相对运动时也会产生阻力。

因此,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所有液体和气体都具有黏性。题目中的说法不准确,所以选择“错误”。

分享
Scan me!
发电集控值班员
相关题目
1、La4B3003可燃物的爆炸极限越大,发生爆炸的机会越少。( )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可燃物爆炸极限与爆炸机会之间关系的判断题。我们来逐一分析题目和选项:

理解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到火源会引起爆炸的浓度范围。这个范围通常用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LEL)来表示。
爆炸极限有两个边界值,即下限(LEL)和上限(UEL)。当浓度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时,混合气体通常不会爆炸。
分析题目中的说法:
题目中提到“可燃物的爆炸极限越大,发生爆炸的机会越少”。这里需要明确的是,爆炸极限的“大”通常指的是范围的宽度(即上限与下限之间的差值)。
如果爆炸极限的范围变宽,意味着可燃物在更宽的浓度范围内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增加了发生爆炸的机会,而不是减少。
评估选项:
A. 正确:这个选项认为题目中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根据我们的分析,这是不正确的。
B. 错误:这个选项认为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这与我们的分析相符。

综上所述,可燃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意味着在更宽的浓度范围内都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从而增加了发生爆炸的机会。因此,题目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ccef-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La4B3004金属在一定温度和应力作用下,逐渐产生弹性变形的现象,就是蠕变。( )

解析:这道题的题干提到的“蠕变”是一个材料科学中的重要概念,涉及到材料在长期负载下的变形行为。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这个概念,并理解为什么答案是“错误”。

### 蠕变的定义

**蠕变**(Creep)是指材料在恒定的应力和温度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的缓慢而持续的塑性变形。通常,这种现象在高温或高应力的环境中更为明显。蠕变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初始蠕变阶段**:变形速度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形速度逐渐减小。
2. **稳态蠕变阶段**:变形速度趋于稳定,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
3. **加速蠕变阶段**:变形速度开始加快,最终导致材料的破坏。

### 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

在材料力学中,变形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 **弹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材料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尺寸。这种变形是可逆的,通常发生在材料的弹性限度内。
- **塑性变形**:当外力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时,材料会发生永久变形,即使外力去除后也无法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变形是不可逆的。

### 题干分析

题干中提到的“在一定温度和应力作用下,逐渐产生弹性变形的现象”,实际上描述的是弹性变形的过程,而不是蠕变。蠕变是与塑性变形相关的现象,强调的是在恒定应力下的时间依赖性变形。

### 结论

因此,题干的描述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 **B:错误**。

### 生动的例子

为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可以想象一个橡皮筋的情况:

- 当你轻轻拉伸橡皮筋时,它会发生弹性变形,放开后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 如果你持续拉伸橡皮筋,超过它的极限,它会开始发生塑性变形,变得不再完全恢复。
- 如果你在高温下持续拉伸某种材料,比如金属,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施加的应力保持不变,材料也会逐渐发生蠕变,最终可能导致材料的破坏。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弹性变形与蠕变之间的区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cefd-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La3B2005不同液体在相同压力下沸点不同,但同一液体在不同压力下沸点相同。( )

解析:这道题的答案是 B. 错误。

解析:

不同液体在相同压力下沸点不同:这是正确的。每种液体都有其特定的沸点,这取决于液体本身的性质(如分子间作用力),即使是在相同的外界压力条件下,不同的液体也会有不同的沸点。
同一液体在不同压力下沸点相同:这是错误的说法。实际上,同一液体在不同的压力下的沸点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随着外界施加的压力增加,液体的沸点也会升高;反之,当压力减小,沸点也会降低。这是因为液体沸腾时需要克服外界的压力,所以压力的变化会影响液体沸腾所需的能量。

总结来说,选项中的后半句是错误的,因此整个陈述也是错误的。这就是为什么选择 B 作为正确答案的原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d187-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La3B3006热平衡是指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及系统与外界没有温差,也会发生传热。( )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热力学中热平衡概念的理解题。我们可以根据热平衡的定义来逐一分析选项:

热平衡的定义:在热力学中,热平衡指的是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没有热量的净交换,即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存在温差,从而没有热量的流动。这是热平衡的核心特征。

分析选项:

A选项(正确):这个选项认为即使没有温差也会发生传热,这与热平衡的定义相矛盾。因为热平衡的前提就是没有温差,从而不会有热量的流动或传热。
B选项(错误):这个选项否认了在没有温差的情况下会发生传热,这与热平衡的定义是一致的。在热平衡状态下,由于不存在温差,所以不会发生传热。

确定答案:根据热平衡的定义和对选项的分析,可以确定B选项(错误)是正确答案。因为它正确地指出了在没有温差的情况下,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之间不会发生传热。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因为它准确地反映了热平衡状态下不会发生传热的情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d3dc-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La3B4007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能够改变形状而不破坏,在取消载荷后又能把改变形状保持下来的性能称为塑性。()

解析:这道题目是关于金属材料的塑性性能的判断题。根据题干的描述,La3B4007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能够改变形状而不破坏,并且在取消载荷后又能把改变形状保持下来。这符合塑性材料的定义,因此答案是A,正确。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一块塑料泥,你可以随意将其塑造成各种形状,比如球、长方体等。这里的塑料泥就是一种塑性材料,它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改变形状,但不会破坏。当你取消对塑料泥的外力作用时,它又能够保持之前的形状。这就是塑性材料的特性,而La3B4007金属材料也具备这种特性,因此答案是A,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d5b4-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La2B2008卡诺循环是由两个可逆的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绝热过程组成。( )

解析:这道题的判断是正确的,答案是A。接下来,我将详细解析卡诺循环的概念,并通过生动的例子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 卡诺循环的基本概念

卡诺循环是热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想化循环过程,由法国物理学家萨迪·卡诺(Sadi Carnot)提出。它是由四个过程组成的:

1. **等温膨胀过程**(可逆的定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在高温热源(例如热水)中吸收热量,体积增大,气体做功。

2. **绝热膨胀过程**(可逆的绝热过程):气体在这个过程中不与外界交换热量,继续膨胀,温度下降,做功。

3. **等温压缩过程**(可逆的定温过程):气体在低温热源(例如冰水)中释放热量,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

4. **绝热压缩过程**(可逆的绝热过程):气体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不与外界交换热量,继续被压缩,温度升高。

### 理解卡诺循环的例子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正在进行一场“水杯挑战”。你有两个水杯,一个装满热水(高温热源),另一个装满冰水(低温热源)。

1. **等温膨胀**:你把一个气球放入热水中,气球里的气体吸收热量,气球膨胀,变得更大。这就像卡诺循环中的第一个过程。

2. **绝热膨胀**:然后你把气球拿出热水,放在室温下。气球继续膨胀,但因为没有与外界交换热量,气体的温度会下降。这是第二个过程。

3. **等温压缩**:接下来,你把气球放入冰水中,气球里的气体释放热量,气球开始缩小。这就对应于卡诺循环中的第三个过程。

4. **绝热压缩**:最后,你用手压缩气球,气球的体积减小,气体的温度升高,但没有与外界交换热量。这是第四个过程。

### 总结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卡诺循环是如何通过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的。它展示了热能如何在不同温度之间转移,并且是理解热机效率的基础。

因此,题干中的说法“La2B2008卡诺循环是由两个可逆的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绝热过程组成”是正确的,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d92d-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La2B3009流体与壁面间温差越大,换热面积越大,对流换热热阻越大,则换热量也应越大。( )

解析:这道题的核心在于理解换热的基本原理,尤其是对流换热的相关概念。我们来逐步分析题干中的每个部分。

### 题干分析

1. **流体与壁面间温差越大**:
- 温差是换热的驱动力。根据热传导的基本原理,温差越大,热量传递的驱动力越强,换热量通常会增加。

2. **换热面积越大**:
- 换热面积也是影响换热量的重要因素。面积越大,能够传递的热量通常也会越多。

3. **对流换热热阻越大**:
- 热阻是指热量传递的阻碍程度。在对流换热中,热阻越大,意味着热量传递的困难程度越高。因此,热阻越大,换热量应该是越小的。

4. **换热量也应越大**:
- 这里的逻辑出现了矛盾。虽然温差和换热面积的增加会导致换热量增加,但如果热阻增加,实际上会导致换热量减少。

###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虽然温差和换热面积的增加会促进换热,但热阻的增加会抑制换热。因此,换热量不可能随着热阻的增加而增加。

### 例子帮助理解

想象一下你在冬天用手去摸一个冰冷的金属表面。假设这个金属表面非常大(换热面积大),而且你的手和金属之间的温差很大(你的手是热的,金属是冷的)。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感觉到热量从手传递到金属,换热量会很大。

但是,如果这个金属表面上有一层厚厚的绝缘材料(相当于热阻大),即使你的手和金属之间的温差很大,你也会发现几乎没有热量传递到金属上。因为绝缘材料阻碍了热量的传递,尽管温差和面积都很大,换热量却可能很小。

### 总结

因此,正确答案是 **B:错误**。换热量的变化不仅仅依赖于温差和换热面积,还受到热阻的影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dbae-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La2B4010传热量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即:冷、热流体传热平均温差,换热面积和传热系数。(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de4d-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La1B2011水蒸气在T—S图和P—V图上可分为三个区,即未饱和水区,湿蒸汽区和过热蒸汽区。( )

解析:**这道判断题的答案是A:正确**。 解析:在热力学中,水蒸气在T-S图(温度-熵图)和P-V图(压力-体积图)上的状态确实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区域: 1. **未饱和水区**:在这个区域,水蒸气处于液态或气液共存状态,但尚未达到饱和状态。温度低于饱和温度,水蒸气可以凝结为液态水。 2. **湿蒸汽区**:也称为饱和蒸汽区或两相区。在这个区域,水蒸气处于饱和状态,同时存在液态水和气态蒸汽。压力和温度保持恒定(对应于特定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而蒸汽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直至全部转化为干蒸汽。 3. **过热蒸汽区**:在这个区域,水蒸气已经完全转化为气态,并且温度高于饱和温度。过热蒸汽不再含有液态水,其状态完全由温度和压力决定。 因此,题干中的描述是准确的,水蒸气在T-S图和P-V图上确实可以分为未饱和水区、湿蒸汽区和过热蒸汽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e1f6-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La1B2012流体有层流和紊流,发电厂的汽、水、风、烟等各种流动管道系统中的流动,绝大多数属于层流。( )

解析:解析: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流体力学中流体流动状态的基本概念。

选项分析:
A. 正确 - 这个选项表示认为发电厂中的汽、水、风、烟等流动通常是层流。
B. 错误 - 这个选项表示发电厂中的这些流体流动并非主要是层流。

答案选择 B(错误)的原因是:
在发电厂中,由于管道内流体的速度通常较高,并且流体的流量往往也很大,导致雷诺数(Reynolds number, 表示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的一个无量纲数)一般较大。当雷诺数超过一定阈值时,流体流动倾向于从层流转变为紊流。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如蒸汽在锅炉或汽轮机管道内的流动,冷却水在冷凝器中的流动等,这些流体流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紊流状态,而非层流状态。

因此,题目中的陈述是错误的,正确答案为 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b965-db34-e447-c01a-1b8152c39e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