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A
A. 0.5~1℃/min;
B. 1.5~2℃/min;
C. 2.5~3℃/min;
D. 3.5~4℃/min。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锅炉启动过程中汽包内工质升温速率的控制要求。
选项分析如下:
A选项(0.5~1℃/min):这个速度太慢,虽然可以保证安全,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增加启动时间,效率较低。
B选项(1.5~2℃/min):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速度,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能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启动过程。
C选项(2.5~3℃/min):这个速度较快,可能会导致金属部件的热应力过大,存在安全隐患。
D选项(3.5~4℃/min):这个速度过快,对设备的安全性影响更大,容易造成材料疲劳或损坏。
选择B选项的理由是:在锅炉启动期间,需要平衡加热速度与设备安全。过快的升温速率会导致金属部件因热胀冷缩而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从而可能损害设备;过慢则会延长启动时间,影响效率。因此,一般规定汽包内工质的温升速度应控制在一个既安全又能接受的范围内,即1.5到2℃每分钟。这样既能确保设备安全,也能有效地缩短启动时间。
A. 在靠近管壁处;
B. 在截面中心处;
C. 在管壁和截面中心之间;
D. 根据截面大小而不同。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流体力学中紊流状态流速分布的问题。我们需要分析在紊流状态下,管截面上流速最大的位置。
首先,理解紊流的基本概念:紊流,或称湍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当流速增加到一定程度,流体质点的轨迹不再是有条理的层流,而是变得杂乱无章,形成紊流。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在靠近管壁处):在层流状态下,流速通常是在管壁处最小,而在截面中心最大(泊肃叶定律)。但在紊流状态下,虽然流速分布更加复杂,但最大流速仍然倾向于出现在截面中心附近,而非管壁处。
B选项(在截面中心处):在紊流中,尽管流速分布复杂多变,但总体上,截面中心附近的流速仍然是最大的。这是因为紊流虽然包含了许多涡旋和速度波动,但总体上仍遵循从截面中心向管壁逐渐减小的趋势。
C选项(在管壁和截面中心之间):这个选项表述模糊,且不符合紊流流速分布的一般规律。在紊流中,流速最大的地方通常不会出现在管壁和截面中心之间的某个具体位置,而是倾向于集中在截面中心附近。
D选项(根据截面大小而不同):虽然流速分布会受到管道尺寸的影响,但流速最大的位置(即截面中心附近)这一基本规律并不会因截面大小而改变。
综上所述,当管内的液体为紊流状态时,管截面上流速最大的地方通常是在截面中心处。因此,正确答案是B。
A. 反动式汽轮机轴向间隙较大;
B. 反动式汽轮机轴向推力较小;
C. 反动式汽轮机没有叶轮;
D. 反动式汽轮机没有隔板。
解析:这是一道选择题,旨在识别哪一项不是反动式汽轮机的特点。我们需要根据反动式汽轮机的基本特性和各个选项的描述来判断。
首先,理解反动式汽轮机的基本特点:反动式汽轮机中,蒸汽不仅在喷嘴(或静叶)中膨胀,产生推动力,而且在动叶中也膨胀,产生反作用力,推动转子旋转。这种设计有助于减小轴向推力并提高效率。
接下来,分析各个选项:
A选项(反动式汽轮机轴向间隙较大):反动式设计通常要求较大的轴向间隙以适应蒸汽在动叶中的膨胀,这是其特点之一。因此,A选项描述正确,但不是本题答案。
B选项(反动式汽轮机轴向推力较小):虽然反动式设计有助于减小轴向推力,但“轴向推力较小”这一描述并非反动式汽轮机的独特特点,而是其设计目标之一。然而,在本题的语境下,要求识别出“不是”反动式汽轮机的特点,而实际上反动式汽轮机确实旨在减小轴向推力,因此这一描述并不构成其“非特点”。但考虑到题目要求选择“不是”的特点,且其他选项存在更直接的“非特点”,这里选择B作为答案更多是基于排除法,因为从直接描述来看,B项并非错误,但在对比中显得不够直接作为“非特点”。然而,重要的是理解,在实际知识体系中,反动式汽轮机确实旨在减小轴向推力。
C选项(反动式汽轮机没有叶轮):这是错误的。反动式汽轮机同样有叶轮(或称为动叶),用于接收蒸汽的反作用力并带动转子旋转。因此,C选项明确指出了反动式汽轮机的一个“非特点”。但根据题目要求和答案,C项虽错误却非本题所选答案,这可能是因为题目设计或答案给出的特定考量。
D选项(反动式汽轮机没有隔板):这同样是错误的。反动式汽轮机中,隔板(或称为静叶持环)用于安装喷嘴,引导蒸汽流向动叶。因此,D选项也描述了反动式汽轮机的一个“非特点”,但同样非本题所选答案。
综上所述,虽然B项“反动式汽轮机轴向推力较小”在知识体系中是正确的描述,但考虑到题目要求识别“不是”的特点,并且基于题目给出的答案,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基于排除法的选择。在四个选项中,A、C、D三项分别描述了反动式汽轮机的可能特点或明确非特点,而B项虽然描述了反动式汽轮机的一个正面效果,但在本题语境下被视为不够直接作为“非特点”的表述(尽管实际上它并非错误)。因此,根据题目要求和给出的答案,我们选择B项作为“不是反动式汽轮机的特点”的答案,主要是基于题目设计的特定考量和排除法。
但重要的是,从知识层面理解,反动式汽轮机确实旨在通过其设计减小轴向推力,并提高蒸汽膨胀做功的效率。
A. 投、切大型空载变压器;
B. 发生三相短路;
C. 系统内发生两相接地短路;
D. 发生单相接地短路。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的问题,我们需要从提供的选项中判断哪一种情况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破坏最严重。
首先,我们分析每个选项及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A选项(投、切大型空载变压器):投切大型空载变压器主要会产生过电压和涌流现象,这些现象虽然可能对电力系统的某些部分造成冲击,但通常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稳定性的严重破坏。
B选项(发生三相短路):三相短路是电力系统中最严重的故障之一。在三相短路情况下,短路电流极大,可能导致保护装置迅速动作,切除故障部分。但更重要的是,三相短路会严重破坏电力系统的平衡状态,可能导致电压崩溃、频率失稳等严重后果,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构成极大威胁。
C选项(系统内发生两相接地短路):两相接地短路虽然也是严重故障,但其影响通常小于三相短路。因为至少有一相仍然保持完好,系统仍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
D选项(发生单相接地短路):单相接地短路在电力系统中较为常见,但因其影响相对较小,通常不会导致系统稳定性的严重破坏。特别是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甚至允许带故障运行一段时间。
综上所述,三相短路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破坏最为严重,因为它会迅速打破系统的平衡状态,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因此,正确答案是B选项(发生三相短路)。
A. 50%;
B. 60%~70%;
C. 80%;
D. 90%。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电力系统中厂用母线电压在故障后恢复时,对电动机自启动能力的要求。
解析:
A. 50%:如果电压恢复到只有额定电压的一半,许多电动机可能无法成功自启动,因为它们需要足够的电压来克服启动时的高电流需求。
B. 60%~70%:这是正确答案。当电压降到这个范围时,大多数电动机仍然可以自启动,并且对电网的冲击相对较小,能够保证重要设备在电压恢复后的正常运行。
C. 80%:虽然更高的电压恢复水平(如80%)会使更多电动机成功启动,但它不是最低保证要求,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对电网造成过大的瞬时负荷。
D. 90%:接近满电压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电动机都可以自启动,但这不是必需的最低标准,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不需要这么高的电压就能保证关键设备的启动。
因此,选择B项是因为它既保证了重要电动机在电压恢复后的自启动能力,又不至于对电网造成过大的瞬时负荷,是一个折中的安全标准。
A. 300~450℃;
B. 320~420℃;
C. 280~400℃;
D. 315~420℃。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催化剂在脱硝(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过程中最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
解析如下:
A选项(300~450℃):此范围有些宽泛,并且上限过高,对于大多数催化剂来说可能太高。
B选项(320~420℃):这是正确的答案,因为此温度范围内,催化剂活性最佳,能够有效地促进NOx与NH3反应生成N2和H2O,实现高效脱硝。
C选项(280~400℃):此范围下限过低,对于某些催化剂来说可能无法达到足够的活性。
D选项(315~420℃):虽然接近正确答案,但是温度范围的下限比B选项稍微高一些,可能不适合所有类型的催化剂。
因此,选择B选项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适合大多数催化剂工作的温度区间,在这个区间内,催化剂能够有效促进氮氧化物的还原反应,从而达到较好的脱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