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6
B、 12
C、 24
D、 36
答案:C
A、 6
B、 12
C、 24
D、 36
答案:C
A. 3
B. 5
C. 2
D. 1
A. 刑事处分
B. 行政处分
C. 纪律处分
D. 经济处罚
A. 3
B. 4
C. 5
D. 7
A. 性别
B. 年龄
C. 职业
D. 国籍
A. 与可疑类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应当采取标准型尽职调查措施识别客户身份,并按照本机构特定的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B. 在可疑客户的业务关系续存期间,应当全面了解客户的信息,加强监控其日常各项交易情况和错作行为
C. 对于可疑类客户,应当对其身份信息及资金状况进行审核,审核频率应高于关注类客户,并根据结果调整客户洗钱分类等级
D. 可疑类客户及其金融交易活动如在风险等级评定周期内再次出现可疑交易,应持续进行报告
A. 证券经营机构指令银行划出与证券交易、清算无关的资金,与其实际经营情况不符
B. 证券经营机构通过银行频繁大量拆借外汇资金
C. 保险机构通过银行频繁大量对同一家投保人发生赔付或者办理退保
D. 自然人实盘外汇买卖交易过程中不同外币币种间的转换
A. 接收并分析人民币、外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B. 建立国家反洗钱数据库,妥善保存金融机构提交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信息。
C. 监督、检查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情况
D. 要求金融机构及时补正人民币、外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A. 在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客户身份资料发生变更的,可选择适当时间更新客户身份资料
B. 金融机构破产或者解散时,应当将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移交当地政府指定的机构
C. 客户身份资料在业务关系建立后、客户交易信息在交易成功后,应当至少保存5年
D. 委托第三方代为履行识别客户身份的,金融机构应当承担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责任
A. 柜面业务
B. 自助服务业务
C. 非柜面业务
D. 电子银行业务
A. 毒品犯罪
B. 恐怖活动犯罪
C. 敲诈勒索罪
D. 贪污受贿犯罪